APP下载

满族音乐文化在校园的传承探究

2021-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满族民族音乐校园

葛 宇

(沈阳市皇姑区教育研究少年宫,辽宁 沈阳 110031)

一、前言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及多元化民族的文化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环境自然也会产生广泛的不同。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也因此会逐渐培养出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形式,自然环境对于民族音乐所起的塑造作用可见一斑。它是滋养民族音乐的源泉,文化是社会的生活形态,此外,社会环境对于艺术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其中,比较明显的是满族音乐,它从东北地区诞生,独具特色,它与东北地区的汉族音乐相融合。满族崛起于我国东北部的“白山黑水”之间,以“精骑射、尚勇武、喜渔猎、善歌舞”著称。满族音乐在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特有的地位,其音乐厚重古朴,历史悠久,其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但是在快速发展高科技的现代文明阶段,人类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似乎在被消解和弱化。满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也曾面临文化灭绝的局面,然而,如果出现民族音乐处于困境甚至于逆境的情况,每一个爱护民族文化的人都不会漠不关心。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一定会占据这个民族的人民内心极高的地位。在我们追求物质文明的进化与科学的发展和谐共进的时候,更不能忽略了艺术进步。透过满族音乐可以使我们对满族的文化历史有所了解,因此,满族音乐文化是得以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笔者认为,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重点应放在校园,放在我们未来的建设者身上。那么,我们如何在校园传承满族音乐文化呢?

二、满族音乐文化的背景概述

东北地区山水辽阔雄浑,土地肥沃。满族是其中的重要民族之一。目前其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其余散布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多省和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因此,满族人民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南北。这种环境孕育着许多独具风格的满族文化,民族风情十分浓郁。满族人民在这些具有优势的地域中生活也因此形成了鲜明的歌舞艺术特征。他们积极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用不同的歌舞形式,表达生活的不同方面。满族的歌舞艺术是其民族的文化积淀表现,具有优秀的欣赏与审美价值。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其艺术成就突出,满族人民利用自身的民族特性为中华文化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满族先民在东北境内,在漫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渤海乐”,“女真乐“,和后续的东北关内产生的满族音乐这几大主流因素构成了满族音乐的主要组成,这段历史发展同样蕴含了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满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辽阔的草原以及特色鲜明的地域,因而他们能够很好地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和谐发展。满族人民因此在大好环境中形成了多才多艺,善于劳作,乐观向上的诸多优良品质。这些特质也被赋予到满族人的音乐文化中,一大批音乐旋律简约、朴实,音程跳动棱角分明,呈现出热烈、欢快、质朴豪爽的风格因此被大量产出。满族传统音乐,其范围主要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部分。

满族音乐的源头是满族民歌,演唱形式以满语为主,表现力生动活泼,简单轻快,内容丰富,朗朗上口,满族人通常在生活的歌唱中传递给子孙后代。满族民歌按照内容题材大体分为七类,即渔猎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儿歌、现代民歌。按照内容题材大致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唱、儿歌、萨满神歌五种。其中,萨满神歌的影响力以及艺术表现力都较为鲜明。萨满教的宗教信仰较为广泛,该教信奉的神职比较多,因此不同的神职就有与之匹配的对应歌曲。而不同的歌曲风格以及演唱方式都大有不同,萨满神歌因而也表现力不一,歌曲库内容众多。萨满在演唱神歌时,边唱边舞,集歌、舞、乐为一身,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萨满跳神,祈请众神的表演,其举手投足,一举一动,就是原始舞蹈,再加上萨满神歌的乐曲,以及手鼓、腰铃之间的配合,就是完美、古朴的满族原始音乐。

三、满族音乐文化在校园传承的途径

传承与在文化中的作用是互相的,两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对于前者而言,在国家如此重视民族文化走进社会发展以及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下,一些配合的工作如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对民族文化的大力宣传,“传承人”、“传习所”的设立,各方资金的投入等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其中的具体工作开展却面临着许多阻碍,实际成效却不容乐观。在这种局势下,学校方面为了迎合国家政策发展也开始发展民族音乐进入校园队伍的建设谋划。学校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它具有普及性,功能性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学校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让各级学校的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文化普及教育的传承职能,影响范围无疑最大,且成效显著的良好手段。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如果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根植民族音乐的种子,假以时日,它必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对于学生认识自身的传统文化,并最终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过程影响重大,传承的途径很重要。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教师加强满族音乐文化的校本培训活动,首先,加强理论学习,然后采用走出去的形式,选派各校的优秀骨干的音乐教师与满族音乐文化传承人进行学习、交流,再由这些骨干教师回校后,对其他的音乐教师进行传、帮、带,在各自的学校进行满族音乐文化的校本培训活动,要不断地对满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抚顺的新宾满族永陵小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做法很有特色,学校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力邀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栾榕年老师和她的亲传弟子每周定期去学校辅导满族地秧歌,对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学生们进行培训,经过不断练习、演练,已经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校每天利用大课间,全校学生们在操场上分男女两队对跳地秧歌,不断变换队形,场面非常壮观和震撼。

(二)加强校园文化墙建设

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有限空间,在校园操场的围墙、教学楼墙壁、教学楼楼道、楼梯道等多处精心设计“文化墙”,力争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墙建设,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如历史上的满族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媳妇叨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满族剪纸,满族故事,满族舞蹈图片等等,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满族民俗的兴趣,向学生们展示、渗透满族文化,再通过萨满祭祀活动等特色图片进而渗透满族音乐文化。通过文化墙,让学生们了解满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从而对满族音乐文化产生学习兴趣。“校园文化墙”不仅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而且充分发挥校园的隐性教育作用,增强了学校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校园文化的特色。

四、满族音乐文化在校园传承的方法

(一)满族音乐作为一种传统音乐,除了本民族的人接触的并不多

所以将其带入课堂要经过一定的制度审核。现如今的教育机制对于满族音乐走进课堂仍然有一定的缺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必须要结合现代教学发展的轨迹,而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制定多少有效制度直接与最终课堂成效相关联。这一过程注定不能只仅仅学校一方付出努力,社会各界人士都需要对于自身所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设立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编写适合孩子学习的内容并加以不断完善。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水平。教师队伍也应该经过精心培训,保证教师能够合格上岗,对于学生的教育有所助益。

(二)加强教学环节的趣味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性,设计有效的、有吸引力课程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准备适当的道具,课堂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满族音乐文化,比如在校园里以文艺展演的形式,来表现满族音乐文化,通过以歌唱、舞蹈、小品、舞台剧等多种形式来让学生们体验满族音乐文化。

五、满族音乐文化在校园传承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的艺术表现力都大相径庭。每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被尊重。那是经历过先人的汗水与心血浇灌的,是前人传承给我们的宝贵资源。音乐就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地位重大的一个要素。民族音乐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选择,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民族特色值得我们现代人挖掘学习。可以说,民族音乐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亲和力的聚合体。音乐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一些民族文化内容较为薄弱,他们可能都没有文字记载他们的文化,音乐可能就代替文字对于人们的宗教发展,文化传播、民间习俗、社交礼仪、生活常识颇有助益。民间音乐与各种民俗活动分不开,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民族风情浓厚。

我国历史的悠久程度,使得我国社会发展转型过程十分突出,社会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也经历过重大改变。民族音乐的发展也逐渐受到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有些文化一度被忽视淹没,各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已处于濒危的境地。一些孩子对于自身民族的音乐文化认知十分模糊,有些孩子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都不熟悉,更不要说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与热爱。这样一来,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没有展现魅力的机会,民族音乐的传承陷入困境,对于其的发扬光大的愿景更无从谈起。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在哪里?又何谈民族自豪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我们音乐教育人更应该利用本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把我们具有悠久历史的的满族音乐文化,带进校园,让我们的后人,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内涵,了解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我们东北满族民歌,已深深地植根于东北人民现实生活的丰厚沃土中,满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校园,对将来音乐的广泛传播大有助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六、结语

总之,满族音乐文化渊源流长,它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的保户它,传承它,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把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满族民族音乐校园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