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凉乐”的艺术特征
2021-04-08田若涵
田若涵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00)
一、西凉乐的起源
(一)西凉乐兴起之地
西凉自西汉建郡,李广后裔于此建西凉王朝,立国都于敦煌。古代西凉是一个集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富饶之地。先秦时期,便有先古居民进入青铜时代,于此繁衍生息。中国最早的古文献《尔雅》中便有记载:“河西曰雍州”。西汉元朔三年,汉武帝刘彻因此地十分寒凉,故改雍曰凉,故因此而得名。魏晋时期,凉州经济繁华、人文荟萃,有“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之美誉,以供应良马美酿而闻名于世。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首次民族迁徒高潮,其也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为后续西凉乐的萌芽提供了基础。
(二)西凉乐之始祖——清商乐
1.清商乐的起源。追溯清商乐来源,可见汉代乐府《相和歌》中的相和三调。汉代以采集各地民歌、制宫廷雅乐为主的乐府诗中亦称作清商曲辞,属周代娱乐性宫廷音乐房之乐遗音,如师旷所作商调曲“天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曲也”——《白雪》等。魏晋时代清商乐多为与雅乐相对立的继巫而起的专业女乐歌舞,以为大钟、鸣鼓、琴琵、竽笙之声。
2.清商乐的发展。自汉朝以后,清商乐随着朝代的不断变迁而发展演变。南北朝其清商曲难免沾染胭脂水粉气呈香艳之曲,如南陈后主所作的乐曲《玉树后庭花》。隋唐时期,炀帝制定了以清商乐为首部的九部乐。后于太宗年间补为十部,清商乐位居第二。并一去其中哀怨苦闷之意,考而补之。“清,商也”,清商乐在形成后边不断吸取民间优秀乐舞以滋养自身日益发展、源远流长,被后世学者评为华夏之正声主流,然盛行至唐代始建衰亡。清商乐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众多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音乐史的重要考证。
二、西凉乐的发展
隋朝及唐代为西凉乐发展、传播乃至逐步走向衰落的重要时期。
(一)隋朝时期
公元581 年,北周亡,隋文帝杨坚将国号定为“隋”。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隋文帝重视乐舞,于开皇初期制以《西凉伎》为首,囊括:南朝旧乐之南音《清商伎》;以印度乐调为理论的胡羌古龟兹乐舞《龟兹伎》;最早传入前凉的古印度乐《天竺伎》;北魏太武帝时自安国传入中原的《安国伎》;经北魏灭北燕冯氏时所得,于北周武帝灭北齐后传入中原地区的《高丽伎》及歌颂追思晋朝太尉庾亮的南朝乐府歌舞音乐《礼毕》的《七部乐》。后隋灭陈之战打响,南朝陈亡,隋设置清商署来管理乐舞。590 年,结束中国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中国。隋炀帝时,于大业年间西巡凉州“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地,值此玉门关、阳关以西之地的二十七国国君与史臣均前来朝见隋帝,各国商人更是云集于此。此后,隋炀帝在制定的《七部乐》基础上增以古代中亚民族国家康国胡旋舞曲为主的《康国伎》、西域古国由乐工十名和舞蹈者二名组成的疏勒乐舞《疏勒伎》,改《国伎》为《西凉康国》扩设《九部乐》。
(二)唐代时期
唐代初期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宴百寮间,在隋末《九部乐》基础上加奏丝绸之路要冲高昌国舞乐《高昌伎》,始成十部乐,其中《西凉伎》任栖居第二。唐朝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郭知运将《凉州曲》进贡至朝庭,深受当时的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明皇唐玄宗的喜爱。此后便为宫廷常奏于饕宴之乐,影响极为广泛[13]。不仅“魏世共隋咸重之”,甚至于盛唐前后,宫廷乐部《西凉乐》逐渐走向衰亡的时期,在数百种管弦杂曲中也仍旧有很大一部分是西凉乐。同时,在民间西凉乐仍然作为地域乐种繁盛昌盛。如出自《元氏长庆集》中唐代文学家元稹古体诗作《西凉伎》中的诗句,描绘了西凉乐结合“太平乐”《狮舞》及西域“醉舞”之《胡腾舞》,是有证可考的西凉乐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西凉乐舞的艺术特征
西凉乐舞以当地杂居多民族舞蹈艺术为基础,吸纳了中原汉舞、西域胡羌乐舞及古印度舞蹈。论其艺术特征,首先从精神层面出发,西凉乐舞是我国西凉等多民族集居地日常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由艺术过程层面可知,其集中原乐舞的柔美婀娜与西域舞蹈的刚劲矫健于一体,包含有爽朗敏捷的健舞,也有舒缓婉约的软舞。以下将对西凉乐舞艺术特征的形象性、主体性及审美性进行逐条论述。
(一)形象性
形象性即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生动、立体程度。西凉乐舞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仅荟萃中原汉舞、西域胡羌乐舞以及古印度舞蹈三种个性特异的乐舞之所长,充分体现了西凉地域的风土人情,并展示了民族交融的繁盛景象。同时,西凉乐舞也在其神韵上达到了乐舞共性的统一。例如隋唐广为流传的《胡腾舞》,动作粗犷、恣意洒脱,以急促多变的跳跃性踢踏舞步,伴以竹丝乐器演奏的节奏鲜明热烈之乐曲,充分体现了草原男儿策马奔腾,扬鞭茫茫草原,以牛羊牧群为伴的潇洒生活;同时又蕴含着乐舞中的神韵之精髓。
(二)主体性
艺术流派本身便具有其自身的主体性。西凉乐舞兴起于五千年前,其以凉州劳动人民为主体,经过人们长期与自然环境斗智斗勇中所创作出来的歌舞形式。如节奏鲜明、风格刚劲的西凉民间舞蹈《胡旋舞》,其主要表现出西域游牧民族胡旋女在鼓乐声中迎风起舞,即“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三)审美性
艺术流派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艺术的集中体现,更是人性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西凉乐舞不仅传承了西凉当地民族民间乐舞中的杰出之作,杂合了古印度舞蹈之神韵及羌胡羌族和匈奴族矫健雄壮之舞姿,更吸收了当时中原王朝乐舞中的精华,其审美性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例如,《霓裳羽衣舞》便是西凉乐舞中乐曲及舞蹈均具备极高审美水平的的代表之作,白居易曾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四、西凉乐的影响及其艺术价值
(一)西凉乐的影响
这里主要从西凉乐对后世舞剧、戏曲、狮舞以及诗词三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
1.对后世舞剧的影响。舞剧的全称为舞台剧本,其通常以舞蹈表演形式作为主,同时辅以音乐、诗歌、朗诵、歌唱及剧情演绎等艺术手段的一种表演。我国的舞剧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一种综合了舞蹈、乐曲和诗歌三方面的艺术表演形式,以《胡腾舞》为重要穿插的全能剧《西凉伎》,便是我国传统舞剧的最早雏形。后见《楚辞》中囊括十一章记叙大量远古神明及其与人类之间的羁绊眷恋的神话传说;描绘楚国士兵将领士气高昂、浴血奋战的场面及哀悼战时阵亡士兵将领歌颂其爱国精神为国捐躯的《九歌》,如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典范”的《凉州乐舞》。
2.对后世戏曲文化的影响。中国戏曲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原始文化形态舞乐,并由中国古代民族民间歌舞、民间说唱和上海地区地方戏曲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后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经验及艺术创作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以及豫剧这五大核心类型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也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历史发展,可追溯至先秦的乐舞谐戏“俳优”,后又可见汉朝以杂技为主要表演形式的“百戏”。其在中唐以后飞跃发展,唐玄宗所建之教坊梨园,使得戏曲艺者受到了正规化训练。宋代杂剧及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从乐曲、结构到内容等方面的初步成型,为后世中国戏剧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至元代涌现出大量优秀而杰出的杂剧曲目,其不仅从侧面展示出了当时的社会风土人情,更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至明清时代,戏曲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角色分工更加细密,进入了繁荣时代。
3.对后世狮舞的影响。狮舞又称“狮灯”,狮子是中国古代图腾文化中传说的瑞兽,有祥瑞之寓意。也是中华之地各族民间于新年、重要节气或喜庆活动中所常备的受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表演性舞蹈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据从形式和精神两方面来阐述明唐代戏剧发展状况的学术专著《唐戏弄》考订,中唐时期集西凉乐、狮舞及二胡儿之料白表演为主。同时,《西凉伎》还融入了狮舞的元素,这是我国传统狮舞文化的起源。
4.对诗词的影响。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诗歌与音乐和舞蹈自古便密切相关。西凉乐对我国传统诗词曲赋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太原郡公郭知运曾收集了大量凉州当地之曲谱,后经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制成曲谱,流传至后世被许多文人墨客所延用。如孟浩然的“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均为流传后世、朗朗上口诗句之佳作。至宋代、元朝和明清之时,许多词曲里也有《菩萨凉州》及《小梁州》等,如元末明初汤式借景抒情的散曲《小梁州·九日渡江》。
(二)西凉乐的艺术价值
西凉乐融百家乐舞之精华,汇历代歌舞之长,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缩影。陈寅恪先生曾说:“唐朝兴盛胡音之乐多起因于隋朝之作,而其又多传自北齐,北齐则实承接于北魏。实则北魏之胡音商乐又是由凉州及河西流传入中原之地的。故,追本溯源,北魏至唐朝数百年间宫廷乐舞的源流,均与凉州和河西地区息息相关。”西凉乐以曼妙高雅之音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书写下了动人的篇章。《旧唐书·音乐志二》有云:“惟独《庆善舞》独通晓西凉乐之用,最为闲置雅趣”。随着西凉乐的发展,它已然成为隋唐之国乐,自唐代以后更是流传四洲,名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