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湘西苗族民歌的特点及演唱风格
2021-04-08冯悦菁
冯悦菁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215228)
一、前言
苗族地处湘西,其民歌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源自大自然动物的声音,逐渐演变为现代苗歌唱法。但现代社会的发展,诸多流行文化的冲击,导致众多少数民族歌曲被湮没,很少人会唱少数民族歌曲,而少数民族歌曲的表演更是少之又少。事实上,湘西苗歌所体现的独特演唱以及表演,与往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存在明显区别,同时,山寨唱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究其唱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音乐演唱和表演技巧,可以有效地传承湘西苗族独特的文化。
二、湘西苗族民歌的特点分析
(一)演唱形式丰富多样
湘西苗歌的叫法体现了民族特色,按照苗语习惯,苗歌称为“萨”,主要指的就是用于古代祭祀活动的歌曲,经过历史演变,最终演变为多种形式。在演唱腔调方面,主要划分为“韶吾”和“韶萨”[1],“韶吾”是利用高腔演唱,在旋律上要更加激进,演唱比较自由,所以,演唱的歌曲也多为高亢激烈,让人兴奋。而“韶萨”属于平缓型,不会出现较大的旋律变化,一般情况下,是叙述一些故事,所以,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往往会增加即兴演唱部分,速度上可以结合演唱随时调整快慢,非常灵活,充分体现了湘西苗族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比如《开天辟地歌》、《万物起源歌》等创世歌,主要是叙述天地日月的起源,万物的产生。还有《人类起源歌》、《洪水滔天》等祖先歌,讲述人类的产生,民族的来源和迁徙等内容,这类歌曲一般体现的是积极的思想,与此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历史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二)音调的特点
从湘西苗族民歌音乐内容看,多数是源自百姓日常生活内容,与西方系统化音乐形式不同,同时,也不同与流行音乐编曲形式,所以,从音调以及框架上与西方音乐表现形式形成了较大差异。从湘西苗族民歌音乐情况看,以三到五音阶为主,同时,运用的音调方式也与其他音乐形式不同,属于混合式音调,当中包含了微、羽、商、商微、羽商[2]。而湘西苗族民歌在音调上以自然音程居多,其中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是民歌主要形式,使得湘西苗族民歌的民族性充分体现。而在实际演唱苗族民歌时,在演唱方式方面,体现出了与宫廷式演唱相似之处,这一点主要强调的是旋律上的平稳,从而更好的将情感表达出来。相比之下,商调式则与之不同,其表现出来的音乐更加具有跳跃性、起伏性,所以,演唱更加活泼、灵点,这一调试多用于高腔演唱中。通过音调、音乐框架方面的不同展示,促使湘西苗族民歌音乐特色愈发浓厚[3]。
(三)结构较为特殊
音乐结构的独特性,促使湘西苗族音乐的独特性得以充分展现,并与其他音乐形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分析苗族音乐,不难发现,主要以起腔起始,所以被称为“起萨”,与其他音乐形式形成了较大差别,而后是沙阿拓初、撒绞边等唱法,作为音乐的起始部分,成为起腔中的一部分。而进入到音乐正文部分,即为“加腔”,与开头部分衔接的歌曲[4]。最后是苗族歌曲的结尾部分,即音乐的“绞腔”。这三部分构成了完整的苗族歌曲,经过不断变化、重复后,使得歌曲更加活泼有趣。在表演湘西苗族民歌时,主要是以起腔为开头作为后续音乐的基调基础,重复性也是湘西苗族民歌的重要特点之一,此外,还会增加一些即兴演唱的部分,通过此种方式赋予了民族歌曲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情感,从而使得苗族音乐表演形式以及演唱风格,更具有变化性。
三、湘西苗族民歌在演唱方面的风格体现
(一)明亮浑厚的演唱声音
宽广的音域,促使湘西苗族民歌的音乐形式得以充分展现,从大部分苗族音乐作品看,主要以两个八度以内为主。如果音乐作品起伏情况较大,则需要演唱者具有较高水平的音域,即使是男生演唱,也需要达到两个八度,如果演唱者为女性,则要求更高。此种较为宽广的音域,对演唱者具有较高要求,而八度以上的跳音也增加了演唱难度[5]。
在演唱湘西苗族音乐时,需要将音乐的抑扬顿挫效果表现出来,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演唱者在音量方面做出改变,并运用一定的音乐技巧进行表现。演唱者要能够合理控制演唱过程中的气息,而后让声音呈现出不同强度的变化。比如在演唱高昂时,需要增加声音强度,如果歌曲属于较弱情绪时,则需要将声音变弱[6],借助音量的控制,使得歌曲情感更好的表达出来,从而给人营造出一种美的感受。
(二)直接与婉转的演唱感情
湘西苗族民歌主要源自自然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不断积累产生的,所以,在情感表达方面,也是反映苗族百姓的生活,其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民族、民族精神,通过歌曲演唱情感的表达,将苗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充分展现出来。在音乐中赋予情感,运用不同形式的语言,相互融合、交织,从而逐步演变为独特的音乐形式,与此同时,也提升了表演者的艺术表现能力,逐步向着音乐家发展。
湘西苗族民歌表达感情主要有委婉、直接两种,但对于不同的音乐种类、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其运用方式也不同。湘西苗族的情歌属于较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对应的音乐形式上也多以明快、简洁为主[7]。
而针对委婉型情歌,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于表达爱情故事,所以是不能完全的直接表达,因为,故事中往往是叙述别人的情感故事。因此,在处理这类情感时,需要在直接表达中融入更加细腻情感,需要通过较多的装饰来体现这一情感,从而更好的表达出演唱者的相关情感,以湘西苗族民族《见鱼没有网来撒》歌曲为典型代表,其中所传达的情感,主要就是见到自己心爱姑娘时,小伙子那羞涩而又喜悦的心情,这类歌曲的表达方式,一般多与所处的环境、历史背景等相关。
(三)演唱依字行腔
歌词作为歌曲的重要部分,歌词的内容与含义,可以直接将湘西苗族民歌音乐独特形式展现出来,从中可以直观的看到语言结构,也可以了解到演唱湘西苗族民歌音乐时,具体运用的一些技巧,尤其是咬字方面,都透漏着湘西苗族独特的民族性。按照语言划分,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而湘西地区的语言属于苗瑶语方言形式之一,在声音、音调表达方面具有多种形式的发音技巧,比如,湘西花垣县苗族,该地区在发音中包含了清浊音、送气、不送气等,与汉语等语言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独特性较为突出[8]。我国近些年在积极推广、普及普通话,原本就不多的湘西地区真正苗族语言就更加少了,再加上湘西地区出现的各种方言冲击下,导致人与人沟通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较大,人们大都使用普通话交流,几乎不会应用方言,这便造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性难以传承。
演唱苗族地区民歌音乐,要得到较高水平的表达,需要全面研究这些语言,掌握语言特点,了解对应的文化背景,才能够很好地演唱相应的歌曲。其中“依字行腔”是湘西地区苗族民歌演唱的规律之一,在苗族语言基础上,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曲调,从苗语特点出发,一般重音都置于音值后半拍上。在此种音乐形式下,可以较好的掌控音乐节奏,借助切分技法,实现对音乐中强音的移位处理,让音乐更好的与苗语进行融合。根据苗语特点划分歌曲曲子节奏,有助于突出苗语的特点,更好的融合音乐节奏,这一点在众多的苗语歌曲中都有所体现。
(四)以润腔展现韵味
湘西苗族民歌的演唱,不仅可以传递情感,更重要的就是当中的综合韵味,这一后是无法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事实上,韵味也是音乐的精髓所在,湘西苗族民歌的韵味主要体现:一方面,苗族歌曲润腔的运用,无论是高腔还是平腔方面的演唱技巧,主要就是运用特殊的长音进行表达,通过此种方式,使得气息得到不断延长,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停顿等表达方式,综合这些表达方式,使得苗族歌曲抒情韵味非常浓厚。另一方面,在表达感情类歌曲时,一般不会使用过多的休止符,使用任何停顿都需要仔细推敲,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再加工,将停顿运用到句前以及句中,利用不同的停顿方式,为听众营造出不同的歌曲意境,进而让听众产生遐想,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苗族民歌的特殊韵味也正是因此而得以充分展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湘西苗族民歌作为地域以及历史时代下的综合产物,其独特的形式中融合了苗族生产方式、劳作方式。通过本文对湘西民歌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技巧、曲调还是语言、结构,诸多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对演唱者的演唱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因此,有关民歌音乐演唱家需要积极研究,探究湘西苗族民歌所传递出来的独特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