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中的演唱与审美内涵探索
2021-04-08姚中译
姚中译
(福建省歌舞剧院,福建 福州350001)
一、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概况
(一)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创作背景
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是意大利19世纪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唐·卡洛》中的一首咏叹调作品。这首咏叹调的音乐不仅采用轻柔的连贯线条将剧中主角的复杂心情与性格特征很好的表达出来,还展现出主人公在价值取向上的深层内涵特征。
这首咏叹调的创作背景正是意大利国内民众争取统一的民族热情高涨之时,这时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民族主义被融入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中,表现技法的创新运用也层出不穷。此时的歌剧创作经过多次改革后,不仅在各国、各地出现了本土歌剧和不同形态特征的歌剧,还使得传统悲剧戏剧的内涵表达也出现了新的风格特征。
当时的歌剧演唱风格也逐渐出现了使用女高音替代阉人歌手的趋势,使得很多男中音、男低音的演唱探索也开始进入到歌剧的演唱中。尤其是在演唱咏叹调时,主角已经从原来的男高音、女高音传统中出现了男中音的倾向。各国还在演唱风格的探索中出现了个性化的演唱理念与实践,都对推动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现实主义内涵
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中所表达的深层内涵还包括对在宣叙调中插入抒情性的创作技法进行人物性格的表现,以及采用多样性的写作手法表现威尔第的个性化风格,都对于剧情中“罗德里格”的人物塑造与戏剧揭示具有重要意义。这首咏叹调在很多细节处都留有独特的设计,不仅咏叹调的美声韵味得到了很大发展,而且歌剧的戏剧表达也出现了很大的创新。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不仅很好的表现出主角人物“罗德里格”的在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理变化,还体现出一种超越常理的不恐惧、有理想、有信念的价值取向特点。而这些现实生活与当代政治内涵是人物能够克服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
剧情中“罗德里格”所演唱的唱段《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就是充满了这样种理想情怀与现实主义精神的歌曲。在第10小节的曲调中,不仅带有较强的抒情色彩,还带有一种强烈的视死如归的“精神”特征。这首咏叹调中的几个抒情性的乐句小节,恰好很好的把剧中主角“罗德里格”的复杂内心变化很好的表现出来,展现出一种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阶层的价值取向特点。
二、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技法特点
(一)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和声与调性
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中使用的和声与调性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
比如在“我为仍能够拥抱你而高兴”的歌词、音乐部分时就使用了加六度的平衡和弦进行,一方面为了更好的表现出“罗德里格”克制自己情绪的场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罗德里格”不希望自己伤感的情绪被王子“卡洛”察觉到,影响到他的信心。再比如在第12小节音乐部分,为了强调“罗德里格”用坚定的语气告诉王子“我要救你出去”时,使用了七和弦的和声分解进行。在乐句的第14小节时,就通过属和弦转到了bE旋律大调的调性上,同时还将bC和bD融入bE旋律大调中,成为调性的特性音进行,大大强化了音乐的色彩性,淡化了和声的功能性特征。
其次,第14—17小节在围绕这两个特性音进行情景、剧情表达外,还表现出“罗德里格”热情、激动的特点。“罗德里格”在激动的情绪中向王子“卡洛”告别时,还运用了多个富有色彩性的“离调和弦”。比如在第17小节处所运用的变音和弦,不仅非常明确的成为咏叹调的属准备,还是后面第18小节的半音和声的铺垫。尤其是在最后一个乐句中,和声的半音上行不仅很形象的表现出“罗德里格”对王子“卡洛”不舍别离之情,也同时可以把音乐旋律更流畅的引入到咏叹调的戏剧性位置处。27小节—33小节部分,展现出由乐队奏出的间奏部分就体现出从前面bE大调转到了近关系的c和声小调的调性特征,同时也展现出半音和弦的基本功能特征。
(二)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织体与旋律
首先,采用特殊的音型建构明晰、简洁的织体。这首咏叹调中的第一部分是建立在降E大调上的,采用了相对简洁、规整的织体。在咏叹调开始时的第19小节处,采用一个很显著的带保持记号的休止符,这个音型不仅可以很好的让唱段中的情感得到转变,还可以让唱段乐句更具象征性、暗示性。
其次,在这个咏叹调中还连续重复的音型进行织体构建。比如在在19—27小节共分4个大线条的乐句中就采用了这种技法表达方式。比如采用了连续进行的、具有明显重复性的十六分音符作为织体的基本元素。在这个分解和弦构成的伴奏织体中,不仅有长大、舒缓的旋律线条,还有对比的节奏、连贯的语言线条以及纵向清晰的和声。
再次,还采用了调式转换的方式进行织体变化。这种方式可以将剧中人物的内心悲伤情绪很好的表现出来,然后在转换前面大调式的基础上,与后面的舒缓、平和的语调上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而且还在“罗德里格”伤感的情绪表现中运用了乐队演奏的旋律音调,用连贯性的音色重复乐队的旋律部分,进行旋律主题的再现。再比如,“罗德里格”还在鼓励王子振作起来时,使用了四个具有音色变化的乐句和不同特点的音型进行“卡洛”复杂心理的描述。
最后,这首咏叹调中还采用了特殊的伴奏声部对旋律产生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构建了特殊的“织体”形态特征。竖琴演奏的分解和弦不仅与不同的音型相对比,还与乐谱上标有“dolce”(柔美的)表情符号形成效果对比。这首咏叹调的前面音乐段落中使用的分解和弦与细分的十六分音型,相比这里的音乐不仅能够凸显出更加坚定的信念、信心,还能够展现出音乐的抒情性气氛。比如在咏叹调的第一部分结尾中就用了这种特殊的织体与旋律——在半音上行的逐步推进中塑造一种舒展性的气氛,然后和声在大幅度的力度变化下推动相同歌词进行重复,最后推动剧情达到高潮。这些都是巧妙利用织体将剧情的戏剧性推向高潮的典型技法。
三、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演唱与审美
(一)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演唱
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演唱中,需要充分发挥男中音的音色与技巧特点。
首先,这首唱段的伴奏声部是由竖琴担任的,在19世纪的伴奏乐器中,竖琴能够模拟钢琴弹奏出动听的分解和弦音色,所以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将男中音浑厚、圆润的音色很好的发挥出来,与竖琴的音色进行更好的对比——竖琴在这个音层中象征着女声、女性的角色,负责描绘出一种温柔、舒展而幻梦、甜蜜般的气氛或场景,男中音音色则担任“理想”的实现者角色,因此实现人生声部与伴奏乐器声部的明确对比与交融,是演唱时首先需要关注的“角色”塑造问题。
其次,这首唱段中所表现出的生离死别时刻的“生死”哲理问题,需要更多的演唱共鸣来烘托,这是演唱中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音色要素问题。声乐唱段除了需要在分解和弦之上进行戏剧性展开外,还需要在一些乐句中展现出轻柔、委婉的气质特点,尤其是音乐线条被拉宽到极致时,更需要这种飘逸的高音区音色来进行场面、情景的表达。主角“罗德里格”内心认为,他自己的死正是解救王子“卡洛”的最好方式,实现一种“伟大理想”的救赎——救出了卡洛王子也就预示着自己的理想可以通过这位“权力”人进行实现,他的伟大社会抱负与“理念”也就有了更大实现的可能。所以当“罗德里格”在面对死亡考验时,才显得非常平静,而且是感到宽慰、快乐的。
再次,在演唱23—31小节时,需要演唱者通过“移情”很好的表达出抒情性的咏叹调气质特点。这种具有很强情感宣泄性的曲调虽然只有几个乐句,但却如同来自天堂的召唤,具有飘逸、神秘、虚幻般的情境特征。
(二)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的审美取向
咏叹调《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在演唱中能够表现出几个层面的审美取向特征:
首先,这首咏叹调展现出“悲剧美”的审美取向。这首咏叹调中运用了很多的三度和谐音程、五度、六度音程,以及铿锵有力的不同节奏、音型,从而很好的显示了“罗德里格”当时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决心。这既是主人公“罗德里格”在临死前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是在豪情壮志的政治理想对比中苍白无力的“悲剧美”情结。“罗德里格”不仅在死亡面前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壮志”,还体现出主人公内心激动、复杂的情感变化。
其次,这首咏叹调中还体现出“崇高美”的审美取向。要卡洛记住自己替他去死的意义。在这里音乐转到了色彩十分明亮的A大调。伴奏声部此时呈现出第一幕中罗德里格劝说卡洛一起为解放弗兰而并肩战斗,两个人准备一起做一番事业时二重唱《是他,王储独自一人》的音乐。
再次,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还具有“抒情美”的审美取向。在这个抒情性乐句段落中,需要融入说话般的音调特征,这样同样是为了剧情表达的需要。因为这些乐句中体现出主角在面临身体痛苦处境时,不仅呼吸开始变得更加急促,而且所说的话语也都断断续续、言词不清,所以需要演唱的更接近说话般的色彩,但都需要体现出“抒情性”的戏剧表达特征。比如在34小节处的16分休止符一段,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特征。
四、结语
在威尔第的这首咏叹调的结尾部分,还渗透了很多不断加快的速度记号、密集的节奏变化,以及可以在瞬间把音乐推到最高潮的各种表情标记。全曲都体现出主人公在最后一刻所竭力呼喊的“啊,保护弗兰德,卡洛永别了”的主题内涵——“罗德里格”心中为他未完成的伟大事业呼喊、努力、献身的信念,以及“解放弗兰德”的追求,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等群体都极力追捧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