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科普动漫创作与传播模式研究

2021-04-08何希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动漫科普互联网+

何希尧 李 岩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一、前言

当前,社会发展步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塔上“互联网+”这趟快车,实现了自身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并催生了一系列的经济新业态,重新焕发出了巨大的生机。科普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向民众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然而,囿于技术限制,作为科普工作开展重要载体的科普动漫并充分发挥出其作用,自身的发展亦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互联网+科普动漫”跨界融合让科普动漫创作与传播迈向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这一新兴模式展开深入分析,对于深刻变革形式下实现科普动漫长远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科普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特点

“互联网+”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强大的跨界融合能力,通过连接一切的方式对传统工业结构化模式进行了颠覆,且这种颠覆不以损害行业发展为其表现,而是促进不同业态之间的融合,从而催生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产业。互联网破除了以往传统工业社会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桎梏,开放共享的本质属性让互联网能够将一切资源高效连接起来,共同参与到创新创造与传播之中。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互联网+”,即需要侧重对其连接属性的认知,以连接促跨界、以连接促融合、以连接促创新,让连接成为一种高效沟通机制,通过提升连接质量来拓展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二)“互联网+”背景下科普发展迈向新阶段

2015年,中国科协加大了科普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出全面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并于同年4月30日与腾讯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中国”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当前,大数据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科普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以科协同腾讯的合作为例,《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行为大数据》报告根植腾讯海量用户数据,在深度挖掘的基础上,结合在线调研平台,从12个维度全方位地展示了科普发展现状。再者,立足于大数据技术,精准化科普内容推送亦取得了较大发展,通过深耕原创科普,借助多媒体账号运营的巨大传播优势,精准传播科普内容的效率性大大提升。

三、科普动漫创作与传播探析

(一)科普动漫的发展现状

科普动漫是趣味性展现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其发展与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在国家鼓励与支持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得以夯实,动漫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动漫产品消费人数骤增,同时动漫产品的创作亦取得了蓬勃发展。然而,审视动漫创作产品的结构可以看到,科普动漫作品数量较为稀少,且质量上乘、影响力较大的科普动漫作品更是寥寥可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普动漫作品的受众需求巨大,希望通过科普动漫获取科学知识的人数众多,科普动漫的发展前景较为光明。

(二)科普动漫的创作与传播

科普动漫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动漫作品,其创作需要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保障内容科学严谨的前提下,还要追求呈现形式上的美感,这也是其创作的难点所在。

通常而言,科普动漫的创作需要经历下述过程:一是文学剧本环节,包括对创作内容的创新构思、文字分镜头、导演阐述等内容;二是设定环节,需要对场景、造型、美术风格、镜头画面等内容进行科学设定;三是实际创作环节,包括原画动作设计、背景设计、中间画添加、描线上色等内容;四是拍摄环节,包括实拍、剪辑、录音,最后再进行成片输出。

现阶段,我国科普动漫作品的创作主体多为政府或是社会公益机构,一般是服务于科学常识普及工作或是特别活动。完整、成熟的科普动漫产业链并未形成,一方面,科普动漫制作技术发展仍然较为滞后,无法实现作品数量的大幅提升,满足不了当今日益蓬勃的受众需求,同时科普动漫作品质量亦参差不齐,投入市场后反响平平;另一方面,科普动漫产业相关运营人才缺失,没有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资本进入扶持的案例较少,整个科普动漫市场处在极其缓慢的发展状态之中。

四、“互联网+”背景下的科普动漫创作与传播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科普动漫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首先,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得以夯实;其次,互联网还破除了以往存在于文化领域产业链诸环节之间的壁垒,从整体业态的层面实现了革新升级,另外,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创作者的权益保障日渐完善。互联网重构了文化产业的内容体系,以动漫为代表的产业得到了协同创新效应的优势,加之互联网侧重交互性,彰显个性化,给科普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思路。

(一)“互联网+”时代为科普动漫变革提供机遇

1.推动科普动漫创作机制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在其日常生活中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不论是生活、购物、旅游、娱乐方面,抑或是医疗、健康、交通、教育等方面,各种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在之前一直被遗忘忽视。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分析此类资源,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一直以来,主流的科普动漫创作过于关注作品的趣味性、科学性、娱乐性等单方面的内容,却忽视了社会民众的现实需求,使得创作机制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主观性。“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科普动漫创作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针对性与交互性,紧紧地抓住受众真实科普需求。可以预见,科普动漫创作机制将在“互联网+”背景下持续优化,作品同受众的契合性将逐步增强,受众需求导向下的良性“创作——反馈”机制会建立起来。

2.促进科普动漫创作热情的高涨

“互联网+”催生了全新的经济形态,成为了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审视动漫产业的发展特点,可以看到,IP内容正逐步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基于智力创造性活动而生出的权利,IP在不同类型文化创造活动中转换,能够产生持续的价值。

目前,科普动漫创作可分为两种主要的形式:其一,依托经典IP资源,通过深度挖掘进行科普内容的再创作,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获取用户的成本,并迅速增强作品的影响力;其二,独立创作科普动漫作品,使之成为IP资源,此类创作模式通常难度较大,面临的风险亦较为复杂。

(二)“互联网+科普动漫”——创作风格创新

科普动漫本质上依然属于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其创作亦需紧跟时代艺术审美发展趋势。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交互设计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趋势,扁平化设计风格成为了时下众多网站所选择的类型,以往传统的视觉震撼效果呈现的方式日渐淘汰,界面更“平”,直观展现事物信息,将认知障碍发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具体到平面设计领域,采用扁平化的设计风格制作信息图已然成为了众多设计师展现数据信息的方式,这又与科普信息表达具有天然的相合性。

此外,随着制作理念、制作软件、制作技术的创新发展,科学知识内涵能够以更为丰富的方式表现出来,且其契合流行趋势的优势亦较为显著,能够快速抓住科普受众的注意力。

(三)“互联网+科普动漫”——传播方式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交网络日益成为了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数据化的信息传播既增强了共享效率,同时也极大地扩充了信息传播范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为文化传播插上了飞跃式发展的“翅膀”,“两微一端”为代表的信息传播平台重塑了文化传播发展业态。科普动漫的传播需要依托此类新兴媒介,以微博微信为例,应大力培育科意见领袖,通过优质科普内容吸引粉丝,建设科普专属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自媒体。

另外,科普动漫传播还需要充分发挥出热点传播效应,结合受众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话题性的科普内容,扶植一批优秀科普动漫作品,提振民众对科普动漫的关注,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五、陕西基于“互联网+”的科普动漫创作与传播模式建构

2006年,陕西省即制定并出台了旨在鼓励和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经过十几年的磨砺与积淀,陕西动漫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囿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瓶颈”,这一点突出表现在科普动漫的发展方面。“互联网+”背景下,地域限制与时间限制得以突破,“互联网+科普动漫”的创作与传播模式为陕西科普动漫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

陕西基于“互联网+”的科普动漫创作与传播模式的内容如下:

(1)激发原创的内在驱动力,对陕西本省内的优质IP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普动漫的创作。

(2)采用可视化信息图,以简洁明了的交互界面设计作为陕西省科普动漫的首选艺术风格,使其高度契合互联网传播特性。

(3)注重用户体验,并据此不断进行微创新,具体可加大大数据技术在科普传播平台中的应用力度,广泛搜集受众反馈意见,从而使得陕西省科普动漫创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并强化其对科普资讯迭代的适应性。

(4)转战互联网社群这一关键的传播突破口,即深耕各类社交媒介,加强极具号召力与影响力的自媒体账号建设,促进陕西省科普动漫的产业化。

(5)政府应推动科普动漫发展走向独立创新模式,以“互联网+科普动漫”的跨界融合为契机,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为其产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1.2020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陕西地域特色科普动画创作研究,项目编号:S202010723063;2.2019年陕西省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研究计划项目:基于陕西地域特色的科普动画创作与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动漫科普互联网+
科普达人养成记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开口笑
锋绘动漫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