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高望远 继往开来为全省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坚实财政支撑

2021-04-08

山西财税 2021年2期
关键词:财政工作

一、2020年全省财政改革发展走过不平凡的历程

2020年是山西发展历史上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克难攻坚、负重前行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省财政系统牢牢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扣“六稳”“六保”“六新”目标任务,更加有为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大力度支持高质量转型发展,更加精准保障改善民生,更快步伐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财政工作在大战大考中交出过硬答卷。

总结过去一年,我们全面推动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夺取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省财政系统闻令而动、雷厉风行,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加快资金拨付使用,确保人民群众不因费用问题不愿就诊、不敢就诊,确保各市县不因资金问题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与此同时,在减轻患者救治费用负担、提高疫情防控人员待遇、保障医疗防控物资供应、加强科研攻关等方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财税政策,支持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能力水平。全省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财政资金56.7亿元,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综合施策、保压结合,实现财政收支平稳运行。2020年全省财政运行遭遇巨大挑战,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8个月当月减收,全年完成2296.5亿元,比上年下降2.2%,省本级和5个市46个县负增长,省本级和部分市县调整了年度预算。应对突如其来的困局,省财政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压减不必要支出,全省各级年初压减一般性支出62.5亿元,在预算执行中压减收回非急需、非刚性支出68.2亿元;二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全年争取中央转移支付2120.17亿元,同比增长20.5%。与此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查补税收漏洞,督促加强征管,盘活存量资金,大力清欠两权价款,加快涉案资产处置,千方百计筹集财政资金。针对市县财政前所未有的困难,省财政打出“雪中送炭”组合拳,下达县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814亿元,阶段性提高县级财政资金留用比例,加大财政库款调度力度,积极落实资金直达机制,直接惠企利民,确保了市县财政平稳运行。

三是统筹安排、优化结构,保障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重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30亿元以上。财政资金进一步向“六新”、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等领域倾斜,设立煤成气产业基金和煤成气增储上产专项资金,助推我省煤成气产业发展;下达资金26.44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增能提速;加大力度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激励智创城发展,支持快成物流、字节跳动等数字企业落地,成功获批生物“发酵液”零关税政策,大力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超过400亿元的政府采购合同支持中小企业、消费扶贫和转型创新,发挥了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

四是提高站位、多措并举,助力三大攻坚和民生改善。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4.3亿元,增长10.8%,推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安排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0亿元,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保耕稳粮、加工转化,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创新开展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试点。投入各类环保资金75.7亿元,建立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有序推进。统筹做好地方政府债券促发展和防风险两方面工作,债务高风险县区全部纳入全国存量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试点范围,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成效明显,交通、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债务风险化解有力。及时下达就业资金促进就业创业和职业技能提升,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四项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136”兴医工程、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扎实推进。

五是对标一流、争先进位,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完成资源税地方立法任务。出台教育、科技、交通运输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财政政策及时跟进。新定和修订了省直部门公务用车租赁费、食堂运行费、办公区室外绿化等16项支出标准。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项债券管理办法。制定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编制了《省级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在省级层面基本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指引,全面规范财政监督业务流程。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建立了全省单位会计核算科目体系和财政总会计核算科目体系,出台了省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财政项目库管理和预算调剂管理办法。

六是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全厅党员强化“一句誓言、一生作答”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专题讲座和党务干部培训班,开展“书香滋润·文化机关”读书月等活动。党建工作量化为7大项33小项工作指标纳入了目标责任考核。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建设。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大力支持驻厅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对厅属单位和派驻机构进行第三轮全面巡查,推动财政廉政教育进一步精准化常态化。

与此同时,政策研究、财政科研、预算评审、会计服务、新闻宣传、老干部、工青妇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扶贫公司扶贫周转金撬动比例超过3.5倍,农担公司担保额实现资本金放大两倍目标。援疆、扶贫和挂职干部埋头苦干,为当地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易地扶贫搬迁、地方财政总决算工作、财政信息工作、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位居全国前列,预算执行分析、地方部门决算、政法机关经费保障、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国际金融贷款还本付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等工作被财政部表彰肯定。

二、不断发展和深化财政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认识

回顾2020年以及近几年来的工作,我们对财政发展的趋势性变化认识更加深刻。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财政收入增幅由中高速增长,到快速下滑,再到由负转平、由平转正,去年恢复性增长势头又遇到疫情的冲击。这个过程,是我省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暴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凸显的过程,也是财政工作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砥砺前行的奋斗过程。厅党组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躬身入局、主动作为,把握正确方向,抓住主要矛盾,有效扭转了被动局面,财政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时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1642.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296.5亿元,年均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15年的342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111亿元,年均增长8.3%。财政实力的持续提升,这几年使我们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以下三点。

(一)牢牢把握财政职能定位,始终做到“政”施展到哪里,“财”就要跟进到哪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作为政策工具的财政职能提升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近年来,财政工作突出“政”的引领和布局,立足全省治理大局制定政策、安排资金,职能作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我们积极转变观念,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正确的财政政绩观,财政收入不求一时增长快慢,做实收入基数,着眼可持续发展,即便在收入连续大幅下降的年份,也顶住压力,保证全省收入扎实可靠、不含水分。我们积极转变职能,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减少财政投入“点对点”支持的行政性分配,积极引入财政资金竞争性使用和分配机制,充分利用专项债券、PPP、财政注资贴息、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工具,引领、带动一大批社会资本投资转型项目,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大水网工程、三大板块旅游公路建设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我们积极转变作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整治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不规范问题,规范各级财政之间、主管部门之间的权力边界,建立了符合财政自身特点的内控制度体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并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财政支出有效性空前提升,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了动力、要素和体制支撑。

(二)牢牢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方针,始终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办紧要的事

财政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指示要求,是财政工作必须坚守的基本遵循;楼阳生书记提出的“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十二字方针,体现了对财政与经济辩证关系的深邃思考,是做好财政工作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正是在十二字方针指导引领下,我们坚持厉行节约、优化支出结构、创造性开展工作,破解了收支困局,做了多少年想做没做成的事。

我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做好打持久战准备,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打破项目支出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预算安排“三个一律”(政策到期及一次性支出一律取消、低效无效支出一律削减、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腾出资金办紧要的事。去年省级对2021年预算进行结构性重塑,共取消692个项目,压减342个项目,预算调整力度前所未有。我们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建言不藏私、献策顾大局,以无我之心、举大道之策,跳出财政,殚精与谋,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先后提出九个一千亿、人才强省相关政策建议,建立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新体制,出台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发区税收增量两个100%奖励政策,争取将150多亿元两权价款留在我省,为我省转型发展贡献了财政智慧和财政方案。我们统筹各类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累计投入铁路建设资金433亿元,支持我省12条铁路建设,将铁路建设债务纳入政府性债务由财政承担;安排资金充实交控集团资本金,高速公路债务风险有效化解,交控集团体制改革成功完成;累计安排300亿元支持建设三大板块旅游公路,里程达3300公里;累计安排300多亿元注入和转增资本金支持国企改革脱困;累计安排扶贫资金180多亿元支持脱贫攻坚,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多方筹措资金全力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和新设银行筹建工作。

在贯彻执行十二字方针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发展利长远、百姓得实惠、财政可持续”的理财观,提出“三个追求三个不追求”的工作理念(促进转型不追求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追求打好基础、以利长远;保障民生不追求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显绩,追求让老百姓得实惠、真受益的潜绩;财政发展不追求一时的、单纯的、虚胖的高指标,追求有质量、高效益、低风险的可持续),恪守了正确的政绩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感到,十二字方针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今后在工作中应深研细悟、努力践行、一以贯之。

(三)牢牢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始终做到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凝聚起财政发展的磅礴力量

财政厅是一台大型综合性机器,每个人都像机器中的配件和螺丝钉一样不可或缺。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不遗余力教育培养和锻炼干部,为每一位干部提供增长才干、发挥才智的宽广舞台,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将平凡之我、涓滴之力汇聚成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我们连续3年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大规模培训干部,举办全省县级财政局长培训班,财政干部视野进一步开阔、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我们树立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充分考虑人选成熟度和岗位匹配度,选拔了一批埋头干活、能扛重活的干部,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我们以每年十几人的速度招录年轻干部,改善了干部队伍文化级次和年龄结构梯次,增加了整体活跃度。我们想方设法拓展干部成长空间,盘活干部人才资源,激起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我们以精简高效、职能优化为目标,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厅机关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修订,全厅事业单位由14个改革精简到5个,形成了集约力量。这些工作成效,使大家感到工作有干头,升迁有盼头,激发起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良好氛围。

三、抓深抓实2021年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财政重大任务

楼阳生书记指出“要精准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丰富内涵,结合山西转型发展实际需求,创造性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在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搞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继续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方针,实施零基预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要过紧日子。要最大限度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教育人才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高质量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这是我们做好今年财政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林武省长指出,“政府过紧日子,财政突出保战略,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健全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有效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和隐性债务”“完善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机制,深入开展常态化入企服务,做到政策直通、资金直达、服务直供”,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我国进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期,我省转型出雏型将拔节起势,转型发展蹚新路将奋勇开局,做好今年财政工作十分重要。

2021年全省财政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方针,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和“六新”发展;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贯彻上述思路要求,重点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力确保财政持续平稳运行

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充分估计各类风险、矛盾和不确定性,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财政持续平稳运行。

抓好收入组织。多管齐下、开源节流,协调税务部门做好税收组织工作,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督促司法部门加快扫黑除恶案件审判和涉案资产移送进度,确保扫黑除恶罚没收入应缴尽缴;协调自然资源部门加大矿业权出让收益征缴力度,加强对欠缴两权价款的征缴,争取超额完成征收任务;督促推进省属企业改革,争取实现更多国有产权转让收入。

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礼乐不节,财用穷匮。要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深入挖掘节支潜力,坚决把一般性支出压下来。能不开的会不开、能不出的差不出,对于资金使用绩效不高的项目坚决砍掉,对预算执行进度慢的项目资金到期收回,把更多宝贵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

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加大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动财力向困难地区倾斜,逐步建立基层“三保”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三保”预算事中监控机制,及时掌握财政运行状况,及时调度资金,确保全省基层财政稳健运行。

继续争取中央支持。在争取工作的前瞻性、及时性、精准性上下功夫,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出台趋向,把准争取中央支持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有理有据反映我省诉求,精准发力沟通对接,推动更多重点项目、重大改革、重要政策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大盘子。

(二)全力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转型

聚焦战略任务安排财政资金,聚焦战略实施发挥财政职能,把财政工作深度融入全省发展战略和发展大局。

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按照中央部署和统一安排,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同时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大力争取和安排使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我省转型发展重大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推进PPP项目规范发展,引导和撬动民间投资,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合力推动转型项目建设。

大力支持“六新”发展。紧扣“转型出雏型”的重要阶段性战略目标,通过省级统筹整合资金、安排债券资金、引导市县投入,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我省“六新”、创新和高校建设。鼓励综改示范区出台招商引企奖励优惠政策,特别是增强对独角兽企业、企业总部入驻山西的吸引力。支持“111”工程实施,开展基础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双百”行动,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和重大技术产业化问题。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支持领军企业组建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的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支持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完善“双创”政策,发挥智创城平台作用,支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成省属金融、文化企业定机构、定职数、定员额、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改革。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23条”等政策。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发展壮大,与国家融担基金加强合作,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切实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建立稳定的污染防治投入机制。持续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支持完成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行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巩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成果。

(三)全力推动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有机贯通,帮扶政策要保持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留足政策过渡期,推动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坚持“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重点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统筹地方财力支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资金偿还。管好用好产业、生态、光伏等扶贫项目资产,确保农民持久受益。

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推进一产高质量发展,扩规模、降成本、优品质、畅渠道。支持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持续推进三大省级战略、五大平台建设,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继续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大力支持“山西药茶”品牌建设和产业提档升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育种基础性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支持开展良种攻关、打造种业产业,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实施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

(四)全力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注重对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帮扶,切实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保障就业资金持续稳定投入,统筹用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等,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加大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推动稳住就业基本盘。

大力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全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高质量发展。推动“1331”工程提质增效,优化高校布局,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率先发展,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创建步伐。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出台省属文化企业国资监管办法,支持省级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引导市县打造地方标志性文化项目,推动以“山西三宝”为代表的工美、文博创意产业大发展,促进我省文化事业大繁荣。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水平。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强突发重大传染病应对处置能力。支持实施“136”兴医工程,实施“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培育升级重点实验室,突破关键新技术。

加强社会保障。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支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继续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准备工作,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加强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风险防控。做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

要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意见》要求,在制定落实民生政策过程中,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确需出台的民生政策,应按程序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后执行。推动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清理规范不合理民生政策。

(五)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

紧盯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积极完善财税体制。做好契税地方立法工作。出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

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今年通用类标准力争达到30项左右。建成贯通中央、省、市、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升财政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开展政府采购评价工作,推动政府采购专业化高效化发展。加强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完善直达资金管理机制,优化分配流程,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惠企利民。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基础,健全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在全面公开政府和部门预决算的基础上推进单位预决算公开,更加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债券有效拉动投资作用。用好化债奖惩机制,引导和监督高风险市县尽快压减债务规模,有序开展存量政府债务再融资工作,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稳妥有序支持金融风险处置,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全力配合做好城商行和高风险农信社化险改制工作,抓实做细省属金融资本运行监测工作,支持建立全覆盖、穿透式监管体系。严格暂付款管理,不让暂付款成为随意使用和调度财政资金的渠道。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积极探索财政监督的新形式新途径。建立健全以政府部门财会监督为主导的体系框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加强内控报告编制审核和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会计评估行业监管,持续提升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更好发挥财监处作用,聚焦财政中心工作,提升监管水平。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领导,强化财政事业发展基础支撑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要深刻领会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领导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财政部门的政治机关属性,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扛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准化、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支持驻厅纪检监察组执纪问责,用好“四种形态”,突出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要提升内部巡查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强化对财政权力的监督约束。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现代金融、现代产业、国际经贸规则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学习掌握,提高对全局性、复杂性、前瞻性问题分析研究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要强化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狠抓工作落实,压实责任、扣紧链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激励财政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本文节选自山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武涛于2021年1月12日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图片新闻

太原市财政局召开全市财政工作会议

2021年2月2日,太原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0年全市财政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全市财政工作。太原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柱同志作工作报告。市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财政局局长,预算科科长,局机关中层正职干部、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太原市财政局/供稿)

猜你喜欢

财政工作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不工作,爽飞了?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