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信中保持开放
2021-04-07丁慧真
文 题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为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采取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因为这种害怕开放的心理和策略,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渐渐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
材料二:在特朗普打压、封锁中国不停升级的情况下,在疫情肆虐、国内经济发展暂缓之际,中国在对外政策上继续保持开放,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历经多年谈判后,2020年底,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终于宣告诞生。
材料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在对外政策上,中国会低调地强大起来,影响力得到提升。”
读了上述材料,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要,在学校“自信与发展”论坛上发言,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意图
此题体现核心素养“社会参与”中的“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国家认同”是指要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国际理解”是指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此题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现当代发展事实,关注时代发展的重大事件,以史为鉴,以今为重,保持自信状态,坚持对外改革开放,既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需要,也是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
此题由三则材料组成,前两则材料一个从历史反面反思,一个从现实正面思考,构成对比。正是历史的教训,让现在的中国在不顺利的境况中依然保持开放,积极寻求更好的发展策略,这既是对历史的借鉴,也是当下中国自信和智慧的反映。中国早就不再是那个担惊受怕、固步自封的清朝,在当下中美摩擦不断升级的情况下,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保持开放,寻求更大的市场发展经济,给自己国家的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第三则材料用名人的话,暗示这种当下开放姿态的结果:会使中国走向强大,影响力越来越大。
此题设置学校“自信与发展”论坛发言的情境,在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自信和发展”的角度思考对外开放的态度和政策。自信既包含文化自信,也包括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骄傲,文明古国的悠长历史,思想文化的繁荣持续,一直似源远流长的万古江河。制度自信是在目前不利的国际环境下,欧美对中国的围追堵截,更多缘于制度的不同,而疫情的有效防控,以及疫情之后对经济和对外发展的积极应对措施,充分显示了我们在制度上应该保持自信。发展既包括自己的发展,也包括协同周边国家突破美国的打压,保持市场的开放和贸易的自由,促进大家共同发展,这是对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
学生在审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中重复的、对比性的信息。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提到“对外政策”;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开放”,但材料一是“害怕开放”,材料二是“继续保持开放”。因此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对外政策”“开放”,能够意识到在当下,保持对外开放是吸取历史的教训,也是时代所需。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历史和时事,用丰富、鲜活的材料说理论证。清王朝的“害怕”,不过是为了固守自己的地位,罔顾广大人民的利益,置中国发展于不利的境地,让中国的发展陷入困境,也因此使中国因落后而挨打。但是回顾历史,其实中国的自信并非当下才有,比如唐宋时,中国的自信和开放便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当下这种开放的国策,是中国自信的延续和发展。现在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国际环境,都不那么如意,依然障碍重重,但无论是疫情的防控抑或是经济的发展,中国这种延续的自信体现得比较充分。
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紧扣材料完成核心任务。题目的核心任务要求在学校“自信与发展”论坛上发言,就是限定在论坛主题“自信和发展”的范围内思考三则材料。自信是对外开放的原因,发展是对外开放的目的;只有继续葆有自信,保持开放,才能将发展更好地进行下去,才能真正提升影响力。
在自信中保持开放
丁慧真
清王朝的保守狭隘让人痛心疾首,当下中国的持续开放让人欢欣鼓舞。习大大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所以,在自信中保持开放,在艰难中谋求发展,才是正确的态度。
自信是对外开放的原因。这个原因深藏在中国万古江河的深处。历史的分分合合,也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使之焕发新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经历了漫长的繁荣时期,铸就了辉煌不朽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资源。清王朝的闭关锁国虽然让中华民族经历了最为刻骨铭心的痛,让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空前的剧烈变革阵痛,但中华民族依靠着深沉的自信禀赋,以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之路。改革開放40年,我们在奔向现代的道路上狂飙,国家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当代人在时代发展中做出的的答卷。
发展是对外开放的最真实诉求。这个诉求让共赢的理念深入人心。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带着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融合发展,始终以给人民带来福祉为己任,把发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2020年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疫情,在中国以最有效的速度得到防控,更显示了我们文明基因里的优势,给我们带来更多保持开放的自信。RCEP的签署,让我们成功突破美国的封锁,在艰难的境地依然保持开放,这既是自信的表现,也让发展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话,可以看到中国保持开放的可能性,预见了中国可能的强大和影响力。但他没有说到的是,中国从来不是遗世而独立的,我们会在寻求发展中保持善意和共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彰显我们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意识,力求寻找到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让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利益之争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战略,共同面对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保持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民族自信是我们的文化基因,追求发展是我们的使命愿景。这些,也应该成为我们青年学生个人成长的姿态。开放的勇气是自信的外显,只有在开放中,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发展、提升自己。
只有在自信中保持开放,才能将发展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