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厌百回改,百炼成钢佳作来
2021-04-07李茜
李茜
鲁迅先生曾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此话有理,有着古代小说巅峰之作殊荣的《红楼梦》,也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才完成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限,在审题、构思、选材、语言等方面都有问题,要想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需要常写常改,尤其需要进行作文升格训练。
一、学生作文中的问题
1.审题立意不准确
学生作文时一般不太注意审题立意,看到作文题目就写,哪些内容喜欢写就多写,知道多的地方就多写;不会写的地方少写几行字,了解不深的地方不写或少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字数差不多就赶紧收尾。很少按照作文要求审题立意,都是根据自己的立意确定主次重点、进行详略安排。
2.空话连篇情感假
学生生活简单,基本都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活动,生活体验少,缺少生动的作文素材。写作素材从哪里来,肯定是来自平时的生活。为了完成作文任务,学生在没有生活体验的情况下,只能硬着头皮胡编乱造。可想而知,学生的作文里没有多少真情实感,当然不可能让读者感动。
3.详略不当流水账
很多学生写作时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有结构、详略等安排,没有作文前列提纲的习惯,作文内容很全面,但是该重点写作、详细描写的地方一带而过,而需要删减、不该描述的地方却面面俱到,啰里啰嗦,让人看了很无趣。
4.语言直白无文采
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对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还不请楚,常常把生活中使用的口语都写在文章中,没有加工润色,读起来干巴巴,味同嚼蜡。除此之外,学生阅读量小,语言积累少,写作时不能灵活运用词语,也是作文平淡乏味、没有文采的原因。
二、作文升格攻略
1.提高审题意识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那么文章主题好比是人的眼睛,眼睛失去了神采,这个人就没有了活力。审题立意不准确,文章也就失去了灵魂。很多学生的作文中之所以出现问题,如内容像流水账、结构不合理、主次不明确、素材安排不合理,甚至出现了文不对题的情况,主要是没有好好把握主题,在审题立意上需要加大力度,提高审题能力。
如一位学生的作文《爬山》,从题目上看,这篇作文应该围绕爬山的过程写,通过在爬山中的感受表现主人公的精神。爬山的运动量大,途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篇作文表现的主题应该是勇敢、乐观、坚强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这位同学寥寥数语就把爬山的过程写完,却用大量笔墨描写在山下游玩的快乐时光。很明显,作者已经偏离主题,根本没有圍绕“爬山”来写,立意也偏离了主题。教师应该指导作者在作文前有审题意识,抓住题目重点写作,比如“爬山”是重点,根据主题确定立意,选材就很容易了。
2.合理安排素材
作文选材十分重要,很多学生的作文之所以详略不当、啰里啰嗦,写成了流水账,主要是没有根据主题认真选材。给这样的作文升格,应该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和主题的关系不大的素材,只需交代一下,甚至一笔带过就可以,这样安排素材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把学生的作文升格为更高的层次。
如上文谈到的学生作文《爬山》,主题是爬山给自己的启发:如做事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要勇于尝试等。可是作者没有写爬山的感受,却写了爬山后的快乐,而且用了很多笔墨写了和爬山无关的事,显然是选材出现了问题。应该指导他在作文时通过审题立意合理选材,并在选材中学会取舍。像爬山准备、爬山途中、登上山顶,这些是选材重点,而回去途中的风景和主题关系不大,可以一笔带过,少写或不写。而回家途中的快乐时光和爬山没有任何关系,可以删去。这样就可以调整一下,前文简写的应该加大力度描述,这是选材重点;后文详写的应该删去,属选材不当。
3.增加生活体验
很多学生作文时胡编乱造,假话连篇,内容空洞无物,拼凑的痕迹比较重,抒发的感情也是虚假的。其实主要还是学生的作文与生活脱轨,没有生活体验的作文,一看就是假的。为了在作文中抒发真实的感情,应该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素材,这样学生的作文中会少一些空话套话,多一些真实。这样的升格,会改变学生作文随意、内容空洞无物的状况,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如写作“这件事让我想起来就难过”,从题目可知,很明显要求写一件悲伤的事情,可是学生身边很少有悲伤的事情发生,多数人既没有和家人生离死别的痛苦,生活也没有经历过较大的变故,如大病、大灾等,根本不知道什么事会让自己难过,只好编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世的假话,编造悲伤的故事。由于内容是编造的,所以情感很虚假。要想给这样的作文升格,必须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如仔细想想自己受过委屈吗?比如被亲人误会、与朋友分离、比赛失败等。有了这些体验,作文时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就不会出现假话连篇、套话一堆的“假大空”现象了。
4.掌握写作技巧
学生的作文用语随便,不论书面语还是口语,不加选择,都写进了作文中。很明显,这种语言表达是不规范的,要知道作文和其它文章一样,都要锤炼语言,虽然达不到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但要流畅自然。《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尝试在作文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可见小学作文语言的最低要求是书面语,还要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汇,最好能不断创新。学生需要在语言表达技巧上进一步升格,让作文赏心悦目。
如学生的作文《春天来了》,描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语言平淡直白:“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红了,引来了好多蝴蝶,它们飞啊飞啊,一会儿在草丛里,一会儿在花园里,玩得开心极了。”这位同学的观察能力不错,但缺少表达技巧,没有认真磨炼语言的意识,可以指导学生修改成:“春天来了,你看,小草已经迫不及待了,探头探脑,好像在观察这个新世界。五颜六色的花儿已经绽放,阵阵花香引来无数蝴蝶,它们在草丛中翩翩起舞,一会儿又跳着曼妙的舞姿来到花园里,像可爱的精灵。”这样一改,运用了修辞手法,色彩鲜明,动静结合,想象丰富,文采斐然,立刻上升为佳作。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升格,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立意准确、选材恰当、主次分明、语言优美,方可百炼成钢,成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