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吾与焉

2021-04-07李成

雪莲 2021年2期
关键词:秤杆造桥杆秤

李成

一桥如飞

如果说桥起到的作用是连接断裂、沟通两岸的作用,那么人类大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造桥,而且会一直持续地造下去,直到人类的终结——如果人类有终结的话。

人类如果有终结的那一天,那实际上也就是人类造桥的失败:那通往别的空间、通往未来的桥终于没有造成。

因此,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造桥史,这绝不为过。

那最初的桥却可能是偶然造成的,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发现。一道沟壑、一条溪流横亘在人们面前,以当时人的能力并不能跨越,人们只得在此岸彷徨、咨嗟,束手无策;但偶然有一天,“奇迹”出现了,一棵长在岸边的大树因为某种原因倒下了,正好横亘在沟壑或溪流上,可想而知,这样一来两岸就变成了“通途”,这时的人们该是何等的欣喜!

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甚至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善于模仿,以“造化为师”,去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桥就是体现这一能耐的最早、最杰出的成果!

一旦發现可以用桥来沟通两岸,人类的未来——光辉灿烂的图景就得以昭示。

这就表明,人类不受任何地域的限制;就表明,整个地球的表面,都将遍布人类的足迹;也就是说,地球上每一块大陆,每一个岛屿,每一片海洋,都将连接成一个整体,成为人类无远弗届的生存家园。

从这一点来说,人类建立最初的桥梁,是最惊心动魄的一件事。如果有上帝,他在云端看着下界蚂蚁似的芸芸众生在做出这一举动(在造桥——或许只是一根独木桥),一定会惊掉了下巴。他知道,他的对手,他唯一的对手出现了:人类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是开天辟地般的一件大事!这实际上就是人类在大地上建造他们曾经向往的巴别塔——通天的巴别塔。只不过这塔似乎不是矗立于空中,而是横卧在地面上。

自建造最初的独木桥开始,人类似乎总在一刻也不停地造桥!现在的地球上,似乎每天都有人在造桥,甚至每天都有桥梁诞生。

我不是桥梁专家,我数不出现在世界上已有桥梁的种类,我只能大概地举出:木桥、石桥、绳桥、铁索桥、水泥桥、钢铁与水泥混合的大桥……

我也不能说出各种桥梁的类型:拱桥、公路桥、铁路桥、公路铁路合用桥、廊桥、斜拉桥……

但我可以说:每一种桥都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人类美好向往的体现,因为它都是科学与诗意的结合,凝聚着科学的力与诗意的美,是人类文明最璀璨的花朵,是人类精神之花结出的最美的果实!

因此,我爱世界上每一座桥,我想走遍世界去看每一座桥,领略它无比壮实的力,领略它的风姿与美!

我再一次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时空当中。我还有幸亲眼见到正在使用的独木桥——这种在原始时代,人们就会“建造”的桥梁。那大约是在我八九岁时的某一天,我随父亲去他刚调任不久的学校,晚饭后,学校里的老师说附近的村庄有电影,我们便决定去看。走到田野上,暮色降临,我们在田埂上急急地行走着。忽然一行人都停下来了,因为前面出现一道深壑似的河流,无疑不便徒涉,人们正焦急、绝望之际,忽然其中一位青年老师说:我记得这条沟渠上有一座小桥。他带领大家左右奔跑、寻索,果然不久有人惊呼:“在这里!”我们跑去一看,原来是一根黑乎乎的圆木横在沟渠上,也不知它朽了没有,但看此端,它半埋在土里,也还结实,走上去几步,也没有倾塌的迹象,于是一人带头,众人随后,都赶上了独木桥。它果然是稳实的,似乎连颤抖都没有颤抖几下,就把我们送过了对岸。在幽暗的夜色中,仅凭着一丝朦胧的光,我频频回首,向这座独木桥投去感激而不舍的目光。那一晚的电影没有留给我丝毫印象,而过独木桥的一幕却电影一般清晰地印在心上。

我也曾专程去拜访中古时期的石桥——赵州桥。刚到桥头看这桥,似乎没觉得多么了不起——因为我们毕竟看过一些颇有长度和宽度的桥梁,但当我们踏上赵州桥,尤其是看着下面的洨河,不禁深叹。这么一座巨大的石桥,以单孔横跨在这么宽的河道上,一千四百年间,经历了多少次洪水冲击,它依然安然无恙,这不是奇迹是什么!尤其是当我下到桥头下面的桥础边,看着那么庞大的石壁,严丝合缝地镶嵌在一起,没有任何可乘之隙,所以整座桥梁稳重如山,我不由从心底赞佩隋朝的造桥专家:李春!他在那没有任何现代搬运吊装机械的情况下,是怎么精确地把每一块巨石嵌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恰到好处的拱形,并且确保无论局部与整体都坚不可摧?我为中国人的造桥技术而感到骄傲!

在读小学的时候,记得我们的课本里就有一篇记叙武汉长江大桥的文章,这座大桥是作为那些年里最杰出的成就向全世界介绍的,长了多少中国人的志气!那时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风光图片。我一次又一次地凝视这图片,总是不禁心驰神往。我多么想到这桥上走一走,看看那是怎样的一幅桥下行船,桥中间通火车而桥上奔驰着一辆辆汽车的画面。可是,机缘不到,我至今未去过武汉!我只是乘着轮船从武汉市边上穿过,我在船上久久凝望着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桥,以表达心中的渴慕之情于万一。同样,我对长江大河的每一座桥梁都是深怀崇仰之心的。对黄河上的大桥也是向往已久。可是,我好多次往返于南北两地,乘坐的火车都是在夜间,过黄河时几乎都不见大桥的雄姿倩影,甚至只听见过桥时那种除哐当哐当的声音外,另有一种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似乎还有一种微微的震颤,我的内心也在微微地震颤着。终于有一次,我在郑州转车,便特意走出市区去观赏黄河大桥。我看到了它雄伟的姿式,横在空阔的云天与空旷的原野上,一片大水浩浩东流,一种幸福感无端地涌上了我的心头。我也赶到桥头,下到底下,我看到那夭娇的姿势与坚实的钢铁结构,我轻轻敲击着那钢梁,听不出多么响亮的声响,心里却回荡着深广的音韵,我仿佛融入了一种令人振奋的历史之中。

长江和黄河上,如今新建了多少桥梁!每一座都气魄非凡,精巧漂亮,我从中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说真话,即便是我这个对一切习惯于不轻易乐观的人,对民族和人类的未来也有了一种乐观的信念!

何况我们现在还有了跨海大桥,不可思议地将海峡变成了通途。几百里长的桥梁涌现于沧海之上,在这以前,怎么能想象!它们真是一条条巨龙,飞腾于浪尖,直入邈远的海洋深处!这是人类创造的史诗,这是巴别塔的雏形,这是人类通往永恒的津梁!

人类就是时刻在创造奇迹的生物!人类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沟通,能联合一切的智慧与力量。无数的智慧、力量叠加、裂变、生发,自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创意与成果,什么样的人间奇迹,不会出现在大地上!

当然,这当中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汗水与生命。我曾记得小时候听过人们说:乡间每修一座桥,都必得死一个修桥的人。只有死一个人,那座桥才能建成。否则,建成了也会垮的,而那个死的人,实际上是用他的灵魂驮起了桥。也就是说,每座桥都是由一个灵魂驮起来的!我虽然将信将疑,甚至全然不信,但我也深知造桥的不易,造桥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正是因为此,我在一所中学任教的时候,听说学校五里外的一个乡村正在修建一座大石桥,便起了去一探究竟的愿望。可是我只能在傍晚有一点空闲,便骑车去了。我到了那里,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只看见即将合龙的大石桥边,还散放着许多石色的水泥砖石,也隐隐约约地看到桥身以及即将收工的几个工人,我特别想打听,修这座桥牺牲了人没有!说真话,我当然不希望有人为此而献身,我希望传说的每座桥都必须由一个人的灵魂驮起,只不过是已经翻篇的历史……

但正是有这个传说,我感到每一座桥都不是硬邦邦、冷冰冰的水泥砖石,而是有血有肉的身躯,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灵魂!所以,当我读到余光中先生的诗作《西螺大桥》便深有同感。他说:

矗着,钢的灵魂醒着

严肃的静铿锵着

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

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

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

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

严肃的静。

……

矗立着,庞大的沉默。

醒着,钢的灵魂。

古往今来,多少人赞美桥,用各种比喻来形容它,用得最多的恐怕是巨龙与长虹。这是非常确切的。

但我觉得这还不够,不够在于没有写出从桥上通过的感受。也难怪,古人行走最多不过是骑马,哪比现在迅捷的交通工具。

为了弥补没有从长江大桥上通行过的遗憾,去年我回到南方漫游了一阵后,特意让友人开车从一座新建不久的长江大桥上通过。轿车一路疾驰,一下子就拐上了引桥,转眼就到了长江的中心,再下一瞬间,我们就通过了全桥,驶下了桥段,进入了市区。刚才的情景都是一晃而过,感觉到的只有一个:飞!我就是飞过桥的!

“一桥飞架南北”,过桥的人,也就是骑着桥飞过天堑!那么这桥便是那传说中的大鹏鸟,它张开翅膀,只要我们跨上它,我们就能飞翔!我们就能上天入海,我们就能跨越时空,联通古今,飞向未来!

一桥如飞,人间最美的画图就此展开!

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然会用到的一种衡量物重的工具。作为平民的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跟秤打交道,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到市场上买东西。而我们却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因为现在一般用的都是电子秤,货物搁在一只四方盒子上面,它就会蹦出一串数目字,而称重的环节就已告完成。

如果提到秤,现在的十来岁以下的小孩,大约想到的就是这种电子秤吧,而我们这些四十岁以上的人,却只会想起杆秤。它由一较长的圆杆,加上秤钩、秤砣组成。秤钩由绳子拴着,穿过秤杆一端垂下,秤砣也由线拴着,套在秤杆上。秤重的时候,用秤钩钩住物件,拎起挂着秤钩那端的一根绳子,把套在秤杆上的秤砣拨拉向另一端,一旦达到秤杆平衡而不翘起或下垂,即是完成一次称重活动。而秤杆上刻有标志,会告诉你所称之物的重量。

这样的秤,是人类的重要发明。但我认为,这是并不太难的发明,各个民族都会有,而且可能大同小异。据我猜想,人类各部族一开始都是等物交换,就是彼此持差不多同等重要(或者说质量)、同等重量的物品进行交换,其重量只须用手掂量掂量即可。接下来,就可能是用一根木棍挑起两种物品,以此衡量其重量是否相当,而这根木棍便做了最初的秤杆。后来又固定以一物做为衡量他物的依据,此物最初可能是石头,它便是未来的秤砣。而在秤杆上刻上刻度是关键的一步,拎起原始秤杆的一端,然后拨拉秤砣以衡量物重也是关键的一步,这无疑是人们在实践当中通过反复试验,日积月累,不断改进跨过这两步的,于是完全意义上的“杆秤”便诞生于人间。

秤的发明,其重要意义就是让所有的物体有了“重量”,当然这是对于我们人类而言的(物本身就是一直有其重量的)。这是人类“掌握”这个物质世界的重要一步。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其中也应该包括秤。所谓秤的统一,就是指对秤杆上的刻度和进位制的規定吧。

中国古代在称量上是采取十六进位制的,说白了,就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过去,我国城乡所用的杆秤,也是十六两一斤,也就是秤杆上每斤间有十六个刻度,每个刻度表示一两。秤上的所有刻度都打上洞眼,然后注入锡水,冷却后形成一排等距的显目的圆点,俗称“秤星”。为什么一市斤是十六两十六颗秤星?据说,秤星不是别的,而是用以象征天上的星辰,如此一来,一杆秤便被赋予神圣的意义,有代表着真理的意味,是“一言九鼎”,轻忽不得的。那么,这十六颗星各个代表什么呢?据说:前七颗星代表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意在告诫人们在称物的时候,心思要正,要能明辨是非;中间六颗星是南斗六星(天府、天梁、天机、天同、天相、七杀),意思是对所有人与物都要公平;而后三颗星各代表着福禄寿,对人生寄托着美好的期冀。我想,这种十六星之说,当然是出自后人的臆想与附会,而最初不过是偶然,比如中华某一最有影响的部族采用的就是十六两一市斤制(或许就是秦国吧),而后来,各部族同化,认为十六两制比较“合理”或者早已习惯了,便都接受这一“制度”。这种度量衡的同化与统一,正是文化上的同化与统一的一个缩影。

一物之出,人们总喜欢将其加以神化,从而加强其重要性,这大约是人类普遍的心理。上面的秤星说是如此,中国人把秤的发明权交给范蠡——这样一位改写部分中国人历史的大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何况他功成身退,还成了天天要跟“称重”打交道的大商人,自是顺理成章。其实,秤在范蠡之前就应该已经出现。据考,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实物证据(石块砝码)发现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文明遗址,距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古埃及人在同时代的记载中也有提及,但至今没有发现实物。中国人之发明秤也绝不比这晚多少。理由是,秤并不是一件多么难发明的物件,只要有商业及贸易存在的地方都可能会产生,因为一切发明都基于实际的需要。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横杆,这件衡器既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杆秤,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经过逐步演化,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

这也说明,人类(比如中国人)在发明“秤”的途程中,最初“杆秤”与“天平”似乎是有点模糊不清的。而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杆秤”与“天平”各自成形,各有所用。“秤”也就不断发展,一至如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秤,特别是地磅和今天市场普遍使用的电子秤(以及弹簧秤),我以为是颇为重要的再次发明。

现在一般人会买一盘测体重的电子秤放在家里,只要一站上去,体重就测出来了。我小时候在乡村,基本上很少测体重,但也曾经测过几次,那都是在立夏日,测体重的工具自然是大抬秤。我和与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就抓住秤钩,由大人拎起来,称一下。但有个讲究,就是秤砣只能从轻往重(也就是从里往外)的方向拨,而不能从重往轻(也就是从外往里)拨。因为前者意味着生长,而后者则反过来,体重消减则意味着萎缩,这当然是不好的事情。这是乡间的忌讳之一。还有其他的习俗,如:小孩子周岁“抓周”时,眼前会摆上书本、杆秤、弓箭诸物,如抓到杆秤,当然认为预示孩子长大会做商人。长辈们还会教儿子从小认秤星,而十六两一斤的老秤,大秤星外还有一排小秤星,还真不好认,我就始终没有搞明白,所以我长大后一点经商头脑也无。据说,过去婚礼上,新郎揭开罩在新娘头上的红盖头,也要用秤杆,我没有赶上,故也不知何以要如此,只能推测,是预祝新夫妇将来会过上好日子。这些习俗多少也说明秤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吧。

关于秤的谚语也很多,诸如“心平勿用秤”“家有黄金,外有杆秤”“秤头让人,算盘赢人”等。但我觉得“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最值得记诵,也最是意味深长。这与“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意思相近,说的是做事要讲良心,讲公道,尤其那些为人官长者,要有仁民爱物之心,公平合理之心,因为人民群众总会给你以正确的衡量与评论。

筷子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而且是了不起的发明。它形制简单,两根竹木细棍足矣。使用便捷:几乎可以对付一切食物,夹、戳、撕、穿,简直随心所欲。

因此,我常想:发明筷子的民族应该是在文化上有卓越的创造和发展的民族,完全可以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为他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比如饮食是多么复杂的事,天下有那么多的食物,煎、煮、烹、炒,整体的,切碎的,有条有块的,纠缠成团的,用一双筷子都可直捣黄龙,直取要害,可谓指哪打哪,轻松如意,不需要刀叉敲击叮当作响,不需两手并用,悄悄地,静静地,就能把饮食大事办好,就能满足口腹之欲,甚至可以敲骨吸髓,掏取藏在深奥处的微粒,汲取任何营养,为我所用。一双筷子纵横驰骋于满桌筵宴,几双筷子你唱我和、井然有序地对舞、独舞、伴舞,把一次盛筵演绎成一次精彩的演出,岂不令人感叹其精妙绝伦。

能够发明筷子的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实用的民族。不搞繁文缛节就是实用;不搞那多花样就是实用;就地取材就是实用;直接应用就是实用;万变不离其宗,千言万语“一言以蔽之”,亦即“一以贯之”,就是最大的实用。而这一切,都符合筷子的特点。

哪怕从筷子的名称上也看出这一点。就我所知,筷子在古代曾经叫做“箸”或“筯”。估计这是与最初从动物身上析出筋骨作为筷子有关。但后来发现,用动物骨头还是费事,不如就地取材,用竹木细棍便当。实物变了,名称也得改,因为这种取材方式来得快,不如就叫“快子”!而为了形象取见,干脆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头,既好听,又象形,通俗易懂,老幼称心,于是“实至名归”,确立不移,流传至今。

或许这有点儿“望文生义”,其实也不是完全“想当然耳”。我曾亲眼所见,一群劳动者中午聚在一起,准备享用送来的午饭,而其中一两人没有筷子,而我们也没有吃手抓饭的习惯,怎么办?那两人根本不着急,他们转身就从一棵小树上折下一截细枝,去掉叶子,一分为二,一双筷子便做成了,何等便捷,那时我就想,“筷子”之叫“筷子”可谓名副其实。

筷子形制简单,但其用处除了当餐具却变化无穷。这才是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它仅仅由两根细木组成,但恰如《周易》所运用的“二进位”制,启发了电脑计算方式,这两根细木或用金属等特制的筷子,也把它的功用发挥到极致。

它起码可以做攻防的武器。无论是嬉戏还是真的格斗,一双筷子尤其是金属筷子在手,挥舞起来,总会令对手忌惮三分,让他避之唯恐不及。可以想象,如果是一位大侠,一双筷子在他手里当会用得出神入化,杀人于三步之内亦是易事耳。敌人的利箭飞镖来袭,功夫高手也会将之手到擒来,且只拿一双筷子抵挡,举重若轻,姿势又是多么好看。如果这是想象,那么如遇到毒虫,有一双筷子总比赤手空拳容易对付,用筷子夹取飞舞的苍蝇,我即便没有见过,也可想见它并非完全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而现实生活中,打斗中,将一只或一双筷子插入或拍入对方的喉咙或脑袋,虽然事涉犯罪血腥,然在对敌斗争中,不愧为令人畅快的取胜之道。

众所周知,银制筷子还可以试出食物里有毒与否,这虽然一般只是那些贵重人物才需要,但只须运用就餐时必用的筷子就能试出有没有毒,不也是令人颇感欣慰的一件事么?何况普通人也不能排除会遇到“被投毒”的窘境哩。

筷子还是很好的礼物,尤其是在婚礼上,用筷子作礼物既简易又寓意深厚。因为筷子必须是两根组成一双,彼此不可离弃,只有同心协力,这对于新婚夫妻是多么好的告诫与祝福;同时,一双筷子一样长,这对于夫妻携手白头到老是多么好的暗示与希冀啊!何况,一双上好的筷子,染成红色,看着也有一种喜气。

在我家乡,用一双铁制的筷子深入炉膛、火坛拨火,使火焰或木炭燃烧得更好,是便捷不过的事。

筷子还可以临时用来指画图形。《汉书·张良传》:“良谒汉王。汉王方食,曰:客有为我计挠楚权者。良曰:請借前箸以筹之。”张良借刘邦的筷子来指画当时的形势,比空口而谈更能让对方明白。“借箸”成为代别人谋划的代名词,多有味道。

《三国演义》里讲到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在这大历史的细节处,也见到了一双筷子。不管这筷子落地是刘备被说中心思而大吃一惊的必然结果,还是他借雷震之威以掩饰自己的心迹,总之成了刘备的道具,很好地演出了一出戏,令人印象深刻。

筷子,中国人几乎每天都会用到的这么一件简单餐具,它这上面凝聚了多少玄机,刻写了一部中国餐饮史,礼仪史,甚至暗寓着中国人的命运史。说筷子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凝集,当然也就一点不为过。

据说,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在使用筷子。汉文化圈中的人都会使用筷子,而且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也就是说筷子的源头在中国,这确实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件事。

前面说过,运用筷子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筷子文化的核心就在于用简洁便捷的手段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发明创造与创新,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有益的启迪,也是一种鼓舞的力量。如果说在一双小小的筷子上面也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这种“筷子精神”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秤杆造桥杆秤
一杆老秤挑起尘世的盖头
超大吨位造桥机长距离跨越连续梁施工技术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代表心中有杆秤
哲理漫画
做杆秤的师傅
荷叶秤
造桥机节段拼装64m简支箱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拼装式节段箱梁造桥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铁路客运专线YZ2500移动支架造桥机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