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视角下的地摊经济
2021-04-07袁如意
[摘 要] 国内疫情正向防控常态化稳步迈进,当前对刺激经济恢复有迫切要求,措施之一有大幅度推動地摊经济及夜经济的发展并且挖掘地摊经济发展方面有较大潜力。在此前提条件下,对地摊经济进行研究,客观分析地摊经济带来的效应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推动地摊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摊经济;夜经济;疫情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3.086
1 引言
2020年年初暴发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行业受到了冲击,其中服务行业最为严重。目前国内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态势整体向好,但要想防止疫情反弹、保持防控成果并进一步巩固,同时稳住经济底盘,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任务仍然艰巨。为了刺激疫情下的经济恢复,解决劳动者失业等困境,“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中央文明办也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明确表态: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范围内。
2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地摊经济的研究多为步入21世纪以后,相对国外起步较晚。钱万等(2016)在研究中把地摊经济的概念界定为指通过摆地摊的方式,出售商品或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经济形式。[1]地摊经济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是为了满足温饱需求,而存在于西方等发达国家则是为了追求心理上的满足,但不管怎样地摊经济的存在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付渊聪,2017)。[2]
近年来,部分学者就地摊经济如何规划管理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比如王岩(2018)基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调查研究对城市地摊经济的管理进行分析研究;[3]杨满珍(2015)以楼底城区为例论述地摊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4]然而今年的疫情让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立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形势,通过对地摊经济进行研究,客观分析地摊经济带来的效应,分析地摊经济中存在的博弈现象,指出地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博弈指参与者同时或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策略选择的互动过程,博弈论正是研究博弈各方在行动时的决策行为,进而指引博弈方在行动时做出更利于自己的决策。博弈论作为一种理论框架,通常用来分析行为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行为人主体。孙立平(2006)指出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的时代,任何一个具体的经济社会事务都可以成为一种利益,从中滋生出一群分享这种利益的人,并围绕着这种利益进行博弈。[5]
3 地摊经济概述
3.1 地摊经济的特征
地摊经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现阶段,地摊经济作为一种不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非正规经济形式,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正规经济的补充和调节,是民生的基础和保障。
地摊经济的从事者多为失业者、农民以及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流动性较大,主要因为地摊经济具有低成本、低门槛、低价格的特点,地摊市场的进出成本较低,摊贩可以自由选择进出市场;并且经营地点、时间、经营范围均具有灵活性。
3.2 地摊经济的意义
地摊经济从事者无论是主动选择也好,还是被动选择也好,或为了生存,或为了积累资本,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它的存在都是必然的。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与市场供需规律,这些都为地摊经济的长期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
3.3 地摊经济点亮夜经济
夜经济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经济形式,区别于白天进行的经济活动,经营时间通常为傍晚6点至次日凌晨2点。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夜间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生产力,夜经济越发达,就说明这座城市越有活力。立足于中国国情,夜间消费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所有第三产业。夜经济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夜经济与地摊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重合部分,但两者也存在不同之处,且夜经济的涉及范围要广于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作为夜经济多种业态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与各类休闲、文化、娱乐等共同构成了夜间经济,更把地摊经济独特的灵活性、流动性及多元化赋能给夜经济。
4 因地制宜是地摊经济的发展前提
4.1 “地摊经济”的响应
“两会”结束后,全国多地响应号召,纷纷开始推行“地摊经济”。以南京市为例,全市各区许可出摊点位数鼓楼区9处,建邺区3处,秦淮区13处,玄武区9处,栖霞区3处,雨花台区6处,六合区1处,浦口区1处,溧水区4处,高淳区3处,江北新区4处,江宁区17处①。
4.2 地摊经济是否应该推行的争议
并非所有城市都在积极推行地摊经济,关于地摊经济是取缔还是鼓励的争议一直不断;比如央视财经就地摊经济发表评论:一线城市不宜推行“地摊经济”。
对于一线城市而言,商业环境人口密集,如果推行地摊经济,治理难度巨大,将会出现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下降甚至资源错配的问题。基于经济的内在运行规律,当经济发动力与制衡力失去平衡时,必然会束缚经济的发展。一座城市是否适宜推行地摊经济,应该从这座城市的定位出发,根据城市的发展要求和目前正处于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即地摊经济的推行发展要以因地制宜为前提,不能任其盲目发展,也不应“一刀切”式的割除。
5 地摊经济效应的两面性
地摊经济低成本、低门槛、低价格与灵活性的特点,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商品流通,尤其是当前疫情环境下为各类劳动者提供了一条出路,解决了部分劳动者的失业问题。但同时地摊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摊贩间的无组织无纪律等,加大了城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也增加了城管及相关部门在管理方面的难度。
6 地摊经济中的博弈现象
就地摊经济而言,摊贩与城管之间、摊贩与摊贩之间,甚至摊贩与周边住户之间都存在着博弈的关系。
6.1 摊贩与摊贩间的博弈
在地摊经济市场中,摊贩们共同瓜分利益,并就此进行博弈,他们可能需要争夺场地空间,也可能想方设法地击败竞争对手。在摊贩与摊贩间的这场博弈中,由于缺乏正确规范的疏导管理,博弈两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对方的利益,甚至进行恶意竞争,比如摊贩间互打“价格战”等。
6.2 摊贩与城管间的博弈
摊贩与城管的双方定位不同,存在利益冲突,基于此构成了一个摊贩与城管博弈的基本框架。在这场博弈中,利益是唯一目标,经营是唯一手段,双方都希望为自身谋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冲突时有发生。当双方冲突严重时甚至会发生暴力执法、暴力抗法的事件,这些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6.3 摊贩与周边住户之间的冲突
摊贩追求的利益是获得尽可能多的销售利润,因此他们只希望吸引更多消费者、完成更多交易。在地摊市场中随处可见摊贩们把乱扔垃圾、大声吆喝着吸引顾客的现象,部分摊贩还会使用扩音喇叭播放广告,造成了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密集的人群也对居民的正常出行带来了困扰。这些都与住户原本想要追求的利益目标——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相违背。
6.4 经营者逃避纳税
地摊经济市场下摊贩们可以自由进出,且未登记在册,不属于地方政府的统计范围内,就有可能会出现部分摊贩利用这一漏洞逃避缴税的现象。
7 政策建议
7.1 对摊贩管理的建议
在摊贩间实行自我管理机制,摊贩需拥有合法营业执照才可经营;同时设立第三方机构自治会,协助监督管理市场秩序,聘请保洁人员负责每天营业结束后的场地清洁卫生;对摊贩进行普法教育,提升业主的法律意识,在不增加经营者负担的前提下,加强税收监管力度。
7.2 对城管管理的建议
对城管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城管的政治素质,同时加强业务素质,规范执法程序。城管执法以规劝为主,对屡教不改的摊贩方可暂扣其商品,并且在摊贩自行接受处罚后,城管应立即归还商品。
7.3 对夜市周边管理的建议
经营场地如有必须变动的情况出现,有关部门需与摊贩协商达成一致,不可采取强制性手段。对于夜市周边住户,当地政府负责协调与沟通,让摊贩与住户良性互动,依照空间上分而治之的原则,规范摊贩经营,划定经营区域、时间及经营范围,对地摊经济监督与保护并存。数据来源于南京本地宝网。
参考文献:
[1]钱万,朱建成,梅智杰,等.针对北方民族大学周边地摊经济统计调查[J].环球市场,2016(5):20-20.
[2]付渊聪.关于城市地摊经济的探讨与分析[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8):193.
[3]王岩.城市精細化管理如何包容地摊经济——基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实证调查研究[J].中国发展观察,2018(13):47-51.
[4]杨满珍.议地摊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楼底城区为例[J].北方经贸,2015(9):51-53.
[5]孙立平.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J].经济研究参考,2005(68):2-4,13.
[作者简介]袁如意(1994—),汉族,安徽人,澳门城市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