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EWS联合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

2021-04-07王广林

医药与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急诊科医护人员家属

王广林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诊患者经过科室内部采取抢救措施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住院或进行其他相关检查的措施。在患者运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无法预知的危险因素以及各类型的状况甚至病死的情况,因此在患者运送过程中需做好监护及病情支持。大多数医护人员更加关注患者病情而忽略了运送完成后交接的重要性,导致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的间断,进而影响恢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种比较简单的生理学评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评断,并采取快速处理,保障患者运送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克服运送过程中延误治疗或者对存在较大潜在危险的患者进行无准备运送,进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国际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制定各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提出:“各级医院为了保障服务的连续性和医务人员间的协调必须设计和实施相应程序[2]”。目前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评价是采用体温、脉搏、血压、意识及症状等指标,国内尚无量化的科学、客观的病情评价系统和界定点[3]。为更好地观察患者潜在病情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本研究将MEWS 联合SBAR 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交接中,并评价其效果。

1 材料及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且经抢救后需转入病房的200 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1 例,女性患者79 例,年龄8 ~89 岁,平均年龄(36.3±18.3) 岁,疾病类型:创伤85 例,颅脑损伤27 例,呼吸系统疾病8 例,失血性休克26 例,烧伤34 例,心血管系统疾病15 例,其他疾病5 例。对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实施MEWS 联合SBAR 沟通模式( 观察组),选取200 例类似的患者不采取MEWS 联合SBAR 沟通模式( 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应用MEWS 模式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制成MEWS 评分表,内容包括体温、呼吸、收缩压、意识及心率等参数。每个参数0 ~3分,总分15 分。急诊患者需要入院,医护人员立即按照MEWS 标准对需要住院的患者进行转运前评分,分值越高,提示该患者的潜在病情越重,需及时给予相应的措施,同时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设备[4]。评分时根据患者资料对照MEWS 评分表进行评分,每项参数分值相加即为总分。MEWS 评分在0 ~4 分,表明该患者病情较稳定可以安全运送;MEWS 评分在5 ~7 分,运送时需要携带好必要的急救设备及药物并随时关注患者病情;MEWS 评分大于8 分表明运送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携带好必要的急救设备及药物,防止运送时出现生命危险,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保障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

1.2.2 建立SBAR 报告模型及设计患者转运交接单

根据SBAR 沟通方式结合急诊科特点,进行质量控制后,制作急诊科标准化患者交接报告模型,即S(现状):患者姓名、年龄;B( 背景):患者基本资料,包括目前病情、治疗状况、入院时间、诊断情况等相关内容;A(评估):对患者的意识、用氧、皮肤等情况及问题进行评估;R( 建议):对患者已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沟通后续治疗和护理方向。以报告模型指导护士交接时能交接患者的完整信息,做到有效沟通,最终建立报告,根据SBAR沟通交接方式的相关内容设计“患者转运交接单”。

1.2.3 人员的培训

培训护士掌握正确的MEWS 使用方法及SBAR 沟通方式。对急诊科护士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培训,使每名护士都能认真理解MEWS 及SBAR 的含义和重要性,同时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现场演练,提高护士在患者交接过程中的MEWS 评分及SBAR 沟通方式的熟练运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运送过程中问题的发生情况;患者或家属及相关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转运问题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转运问题发生率情况[n(%)]

2.2 两组患者或家属及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及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或家属及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患者的安全问题逐渐引起高度重视,MEWS 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可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研究发现,MEWS 评分在识别潜在危重患者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处理和转运患者的质量及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5]。在急诊工作过程中,患者转运是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安全风险。患者运送前应用MEWS 评分系统初步评价患者情况,可以及时帮助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进行发现和消除,克服运送过程中延误治疗或者对存在较大潜在危险的患者进行无准备运送,如果运送过程中出现危险可以更好地依据应急预案开展救治。研究发现,在急诊室中使用SBAR 沟通方式可有效改善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6]。

现代医护人员不论从理论或技能上,综合素质均有待于提高,医护人员普遍存在病情掌握不全、潜在风险判断不及时、条理不清晰等问题[7],而采用MEWS 及SBAR 沟通方式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和沟通能力。使用MEWS 评分系统能够使医护人员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医护人员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掌握病情的基本情况、潜在危险及相关治疗情况。SBAR 沟通模式要求在转运患者前采用标准化、结构化方式清晰、系统地整理病情资料,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料遗漏现象的发生。待转运的患者到达目的地后,运用SBAR 沟通方式,可使交接双方医护人员根据预先制定的清单内容理清交接的思路,使接收方医护人员迅速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治疗情况、发展转归情况及下一步治疗措施,防止出现条理不清及不突出重点等情况;双方医护人员交接完成后进行签字确认,明确双方责任,可最大限度减少交接过程中因交接不清而出现推诿现象。而且通过有效的交接保障运送完成后患者可以迅速得到治疗,并且保障患者或家属及相关科室都能够非常满意。

转运患者是急诊工作过程中抢救患者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既要将患者安全送达,又要提升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安全感及依赖感,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使用MEWS 联合SBAR 沟通模式,使医护人员能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积极主动沟通获取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而减少各类医疗隐患,最终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急诊科存在病种多、病情复杂等特点,需要与相关科室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由于各科室或医护人员对于患者情况的判断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因此需要形成规范的流程及标准的程序去完成交接,并且应该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沟通能力,保障交接的顺利完成。SBAR 沟通形成一种统一规范的交接模式,避免由于科室或个人的原因造成交接过程中条理不清或问题不突出等问题。医护人员按照SBAR 沟通方式制定的步骤进行有序交接能够保障交接的统一规范,促进双方医护人员团队紧密团结合作,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进而提升运送工作的满意情况。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实施MEWS及SBAR 沟通方式可降低转运患者的问题发生率,发现和消除患者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提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及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实施MEWS 及SBAR 可明显提升患者或家属及科室对转运工作满意率,更加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综上所述,MEWS 联合SBAR 沟通方式在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应用可有效提高转运品质与患者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急诊科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