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2021-04-07姚成柱林伯昌徐惠珍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姚成柱,林伯昌,徐惠珍

(恵州市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100)

脑梗死发病急,可在睡眠、休息时突然发生,导致患者出现头痛、耳鸣、眩晕、吐字不清、偏瘫等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是以抗血小板聚集为主,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则是常见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2]。本研究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4 例,女26 例;年龄47~80 岁,平均(62.24±5.36)岁;梗死面积0.10~4.91 cm2,平均(1.35±0.20)cm2;病程4~54 h,平均(19.54±10.69)h。观察组男26 例,女24 例;年龄48~80 岁,平均(61.87±5.47)岁;梗死面积0.11~4.95 cm2,平均(1.48±0.24)cm2;病程4~54 h,平均(20.36±10.50)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CT、MRI 等检查确诊为脑梗死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有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降血压、降血糖、降脂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3021756)治疗,首次服用剂量为0.3 g/次,之后改为0.1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83]治疗,即75 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30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3]、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4]评分、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以及不良反应(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皮疹、便秘)。MoCA 评分是评定患者的注意力、执行功能、抽象思维、定向力等情况,总分3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NIHSS评分是评定患者的凝视能力、上肢运动、下肢运动、感觉、言语等情况,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oCA和NIHSS评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腹部不适1例、恶心呕吐3例、皮疹2 例、便秘8 例;观察组腹部不适1 例、恶心呕吐2 例、皮疹1 例、便秘1 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oCA及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oCA及NIHSS评分比较(±s,分)

两组治疗前MoCA及NIHSS评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VMoCA 及NIHSS 评分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MoCA 及NI⁃HSS评分比较,P<0.05。

组别 n MoCA NIHSS观察组 治疗前 50 18.47±3.41 17.03±1.28治疗后 26.14±1.04 5.14±0.59对照组 治疗前 50 18.54±3.69 17.25±1.54治疗后 22.07±1.57 8.47±1.0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细胞沉降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细胞沉降率比较(±s)

两组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0.05。

组别 n 全血粘度(mPa·s) 血浆粘度(mPa·s) 红细胞沉降率(mm/h)观察组 治疗前 50 13.73±1.29 2.71±0.67 35.26±2.51治疗后 9.08±1.07 1.57±0.21 18.47±2.01对照组 治疗前 50 13.57±1.48 2.79±0.58 35.74±2.69治疗后 11.27±1.16 2.08±0.34 24.87±2.04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四肢偏瘫、语言智力障碍、昏迷等,部分患者容易并发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以及肺部感染等,死亡率较高[5]。血小板聚集在脑梗死临床发病机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抗血小板聚集则是防治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方向。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作为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其用量、使用方法等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找寻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认知能力。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进入人体后,能快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阻止前列素、血栓素的合成,达到治疗的目的[6]。氯吡格雷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糖蛋白的活性来阻止血小板聚集,起到防治血栓的目的。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保证血氧循环。虽然脑梗死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控制病情,但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阿司匹林起效快,抗血小板聚集能力强,能快速溶解血栓,改善血液粘度,进而降低各项血液流变学参数;而氯吡格雷药物起效慢,可选择性与二磷酸腺苷的受体相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及血小板的聚集,将二者结合,能取长补短,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快速调节血氧循环,缓解脑组织缺氧、缺血现象,降低血液粘度[7]。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各项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且有较高安全性。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