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2021-04-07高启平苏宝辉
曾 娟,高启平,苏宝辉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水产健康养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93)
池塘内循环养殖是指利用占池塘面积2%~5%的水面,建设具有气提推水增氧和集排污装备的系列水槽作为养殖区,进行类似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其余95%~98%的水面作为净化区,是一种集成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高效集污技术、生物净水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型池塘养殖模式。截至2018年底已在全国如江苏、浙江、重庆、安徽、四川等10多个省(市)示范应用流水养殖槽2 000多条,并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鲈(Lateolabraxjaponicas)、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斑点叉尾鮰(IetalurusPunetaus)、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鲫(Carassiusauratus)、鲤(Cyprinuscarpio)、鳜(Sinipercachuatsi)等淡水鱼养殖已取得显著成效[1-5]。
2018年我国鲤养殖总量达296万吨,与2016年的350万吨产量相比显著下降[6-8],这与近两年全国鲤市场价格低糜、养殖效益偏低息息相关。探索高效养殖模式,突破低效益壁垒,已成为当下鲤鱼养殖行业的关键任务。杨林等[9]已有研究表明,在投喂相同饲料下,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鲤鱼单位产量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池塘养殖。但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高,水流速度大,是否更高营养水平的饲料可以达到更高的养殖效益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Cyprinuscarpiovar)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以期为鲤池塘循环水高密度健康养殖合理营养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养殖条件
试验在通威四川西昌渔光一体化基地固定式流水槽(单槽22 m×5 m×2 m)中进行。流水槽分为气提推水增氧区、养殖区和集污区。流水槽前端安装气提推水增氧装置,养殖区底部安装微孔增氧设施。因养殖季节原因,试验期间流水槽水深只有0.7 m。
1.2 试验饲料
试验饲料3种,分别记为F1、F2、F3。F1以建鲤传统池塘养殖适宜营养水平[10,11]为依据,以鱼粉、肉粉和豆粕、菜粕、棉粕、玉米等为主要蛋白原料,以豆油为脂肪原料配制而成,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32%、8%;F2在F1基础上,提高鱼粉、肉粉动物蛋白水平及脂肪水平,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34%、10%;F3在F1基础上,提高鱼粉、肉粉动物蛋白水平及脂肪水平,同时提高赖氨酸等微量营养水平,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38%、11%。具体饲料配方组成、价格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饲料根据建鲤不同生长阶段,分别使用粒径2 mm和3 mm的膨化饲料。
表1 试验饲料组成、成本与营养水平Tab.1 Formulation,cost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diets
1.3 试验鱼苗分组与饲养管理
试验建鲤鱼苗购于通威种苗公司,平均规格(85.26±0.98) g/尾。购回暂养于流水槽中,投喂F1饲料驯养2周。正式试验时,鱼体饥饿24 h后,将试验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共9个流水槽(22 m×5 m×2 m),每个流水槽约3 400尾鱼,290 kg/槽,密度约为3.5 kg/m3。分别投喂饲料F1、F2、F3。试验期间每日投饲4次,投喂时间分别为8:00、11:00、14:00和17:00,日投喂量为其体重的1%~4%,根据天气、水温及试验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每天记录摄食及死亡情况,及时清除死鱼。试验养殖从2019年8月1日-10月11日,为期71 d。在整个养殖试验期间,气提推水增氧设备 24 h开启,前端水流速度0.2 m/s,水温在20.2~29.0 ℃(自然水温),溶氧大于5.0 mg/L,pH值8.0左右,氨氮浓度≤0.2 mg/L。
1.4 样品采集与检测指标
饲养试验结束后,禁食24 h后,以流水槽为单位称总重并计尾数,然后每个重复随机取5尾,分别测定体重、体长,解剖取出内脏,分离肝胰脏并称重。主要指标计算与测定方法如下:
存活率(SR)=100%×Nt/N0
增重率(WGR)=100%×(Wt-W0)/W0
特定生长率(SGR)=100% ×(lnWf-lnWi)/t
饲料系数(FCR)=Wf/(Wt-W0)
蛋白质效率(PER)=(Wt-W0)/Wp
肥满度(CF)=100%×(W/L3)
肝体指数(HIS)=100%×Wg/W
肠体指数(ISI)=100%×Wc/W
空腔率(DCR)=100%×(W-Wn)/W
式中,N0和Nt分别为试验初始鱼尾数和结束鱼尾数,W0和Wt分别为试验初始鱼体总重和结束鱼体总重(g),Wi和Wf分别为试验鱼初始均重和结束均重(g),Wf为摄入饲料总重(g),Wp为摄入蛋白总量(g),t为养殖天数(d),W为鱼体重(g),L为鱼体长(cm),Wg为肝脏重(g),Wn为内脏重,Wc为肠重(g)。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 23.0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Duncan′s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均值的差异显著性,当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生长性能和饲料PER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的SR、WGR、SGR和FCR未产生显著影响,而对饲料PER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营养水平上升,FCR呈下降趋势,WGR呈上升趋势,SGR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F3组饲料PER显著低于F1和F2。
2.2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形体指标的影响
由表3结果可以看出,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的HIS、ISI和CF未产生显著影响,而对DCR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营养水平上升,ISI、CF均呈上升趋势,DCR呈下降趋势,HIS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F3组HIS最高。F3组DCR显著低于F1组。
表3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鲤鱼形体指标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feed nutrition level on morphology indexes of C.carpio %
2.3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养殖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饲料营养水平的升高,流水槽中建鲤养殖效益呈下降趋势。营养水平最低的F1组毛利润最高,为6 419元/槽;其次F2为5 638元/槽,F3最低为4 822元/槽。
表4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鲤鱼养殖效益的影响Tab.4 Effects of feed nutrition level on culture benefit of C.carpio
3 讨论
3.1 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生长性能和饲料蛋白质效率的影响
鱼类对蛋白质、脂肪等饲料营养的消化利用情况与饲料中所含该类营养物质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也与养殖模式相关[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71 d养殖周期内,虽然饲料系数随饲料营养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但对建鲤的生长性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且F1、F2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F3,说明在池塘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建鲤对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在32%~34%、8%~10%的饲料消化利用率和生长性能比较好,而对像F3高蛋白质、高脂肪等的高营养水平饲料的蛋白消化利用率反而不高。
涂永芹等[11]研究表明,随着蛋白水平提高,春鲤的特定生长率并没有显著变化,当脂肪水平从5%提到11%时,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还会显著下降。因此,脂肪虽作为必需营养物质为鱼类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但其在饲料中的含量要适宜,过多或不足均不利于生长和发育[13,14]。此次试验结果显示F3饲料蛋白质效率显著偏低,可能还与其动物蛋白含量较高有关。大量研究已表明,利用一定量的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等动物蛋白源不会显著影响鱼类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15,16]。徐蒙蒙[17]在用豆粕、棉粕、菜粕等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中发现,当替代比例小于等于25%时,对黄河鲤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并且其体内GH和 IGF-I基因表达量高于鱼粉组。内分泌激素GH和 IGF-I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贮存的关键影响因子,能够调节细胞内糖类、脂质、蛋白质等的代谢,增加胞内蛋白质合成,减缓蛋白质降解[18,19]。张宝龙[20]也研究发现,适量添加玉米淀粉替代鱼粉可提高鲤鱼免疫力、消化酶和代谢酶活力。说明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适当的植物蛋白源可以改善饲料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
3.2 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形体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的肝体指数、肠体指数和肥满度未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饲料营养水平上升,F3组空腔率显著降低。这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建鲤对蛋白和脂肪水平分别在32%~34%、8%~10%的饲料具有较好的消化和吸收利用率,更高营养水平饲料可能引起代谢不平衡,尤其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越高,可促进肝脏中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的增加,使脂肪蓄积在肝脏或其他内脏中,从而使空壳率降低。何志刚等[21]研究报道,芙蓉鲤鲫在饲料脂肪水平6.61%~10.81%范围内,脏体比、肝体比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而升高。张宝龙[20]研究也表明,鲤肝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张树明等[22]研究也表明,粗蛋白、粗脂肪分别为41.5%、9%的高蛋白高脂肪饲料组建鲤肝胰脏中粗脂肪含量、肥满度和肝体比均为最高,但各处理组无显著差异。
3.3 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养殖效益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模式下,投喂蛋白含量为32.6%、脂肪含量为7.6%的F1饲料建鲤养殖效益最高;随着蛋白和脂肪含量的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经计算可得,当饲料价格不变、鱼价上下波动时,F1仍为养殖效益最高;当鱼价不变,饲料价格按同等配销差率同时上下波动时,F1仍为养殖效益最高。若要达到相同养殖效益,越高营养水平的饲料需要越低的配销差率;若要高营养水平饲料养殖效益更高,则配销差率需要更低,这不符合饲料行业市场规律。如鱼价为11元/千克时,投喂F1、F2、F3达到相同养殖效益,其价格则须分别由5 040元/吨、5 740元/吨、6 440元/吨变为5 040元/吨、5 303元/吨、5 526元/吨,其中F2、F3配销差率严重低于F1。因此,在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虽然提高营养水平可以降低建鲤养殖饲料系数,但建鲤对F1的利用率已经比较高,而高营养水平不能带来对应的更高的生产性能,结合饲料成本因素,使用F1组饲料的养殖效益为最佳。
曾娟等[23]研究中结果表明,在适温季节,投喂含有6%鱼粉、33.19%粗蛋白和7.3%粗脂肪的一般营养水平饲料,即可实现异育银鲫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双丰收。本试验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也表明适宜于传统池塘养殖的蛋白、脂肪等营养需求水平同样适宜于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既可以保证建鲤较好的生长性能,还能实现最高养殖效益,并缓解因鱼粉等资源依赖带来的原料价格压力。本试验因季节水位原因,放养密度较正常密度低,若按常规流水槽放苗密度10 000~20 000尾/槽,其养殖效益还将大大提高。
4 结论
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下,选择投喂蛋白含量在32%左右、脂肪含量为8%左右饲料的建鲤养殖效益最高。再继续提高营养水平,不能显著提升建鲤生长性能,养殖效益也没有提高,且对形体指标有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