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

2021-04-07付晓燕李爱丽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双重功能障碍记忆

付晓燕,李爱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五科,郑州 450000)

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死率极高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是由于脑部的血管突然破裂、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造成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脑卒中具有起病快的特点,起病后会立即出现相关症状,如头痛、偏瘫、神经功能受损、语言功能受损等。其中60%~75%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运动感觉和视觉缺损、失语、其他皮质功能损害为主[1]。目前临床上PSCI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疗效。重复经颅磁刺激训练(rTMS)是一种新型无痛的治疗手段,可改善患者言语、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但无法改善患者活动能力。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指的是大脑同时执行认知和运动的双任务,可提高患者躯体运动能力[2]。鉴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应用于老年PSCI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PSCI患者13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60~72岁、平均(66.02±4.30)岁,脑出血28例、脑梗死37例;观察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61~73岁、平均(67.04±4.28)岁,脑出血30例、脑梗死36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3];2)可维持站立平衡Ⅱ级及以上;3)神志清楚,可配合治疗;4)所有患者和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发病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3)听觉、视觉障碍者;4)合并阿尔兹海默症者。

1.3 训练方法

对照组给予rTMS和基本认知训练。1)基本认知训练:对患者进行人物、空间、时间的感知定向训练;采用图片记忆、回忆图片序列进行记忆力训练;通过连续数数、猜测游戏进行注意力训练;每天训练1 h,每天1次。2)rTMS训练: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仰卧位或半卧位,应用Magpro R30型颅脑刺激仪(丹麦Tonica公司)及8字形线圈(四川君健万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线圈平面与颅骨表面相切,将磁刺激频率调为10 Hz,左侧背外侧额叶皮质区为磁刺激部位,强度设定为80%运动阈值,每次刺激2 s中间间隔20 s,每天治疗15~20 min,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4~5 d。

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基础上增加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1)认知训练:命名训练,对家属和常见事物进行命名;倒数训练,从10到0进行数字背诵;倒数日和月训练,从星期日到星期一背诵,从12月到1月背诵;听到数字后向后数数;讲出日常生活活动,如早餐时吃了些什么;写字,写出1个较为常见的字;斯特鲁普任务,引导患者讲出1个颜色或字。1周训练3次,每次20~30 min。2)运动训练:以坐立姿势打击气球;以坐立姿势进行擦玻璃手势;坐在平衡球上,将双手合拢举高;以串联姿势保持平衡5~10 min。每周训练3次,每次20~30 min。

2组患者均持续训练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1)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该表包含定向力、计算、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记忆、语言、执行能力、注意与集中等项目,总分为30分,≥26分为正常;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评估,包含记名字、事物、图片、路线回忆、信件回忆等12个项目,总分为24分,记忆重度障碍为0~9分,记忆中度障碍为10~16分,记忆轻度障碍为17~21分,正常为22~24分。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满分100分,极严重功能障碍为0~20分,严重功能障碍为25~45分,中度功能障碍为50~70分,轻度功能障碍为75~95分,100分为日常生活活动(ADL)自理;ADL能力量表包含洗澡、上下楼梯、活动、转移、进食等10个项目,满分为100分,>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需要完全依赖。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训练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2组训练前MoCA、RBM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2组训练后MoCA、RBMT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训练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分

2.2 2组训练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2组训练前ADL、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前比较,2组训练后(2周末、4周末)ADL、M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训练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分

3 讨论

认知功能属于大脑高级功能,包括定向、记忆、延迟回忆、计算、注意力等方面,有一个或多个方面损伤被认定为认知功能障碍。PSCI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注意障碍、失语、执行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等。有研究[4]表明,造成PSC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史、高龄、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等。PSCI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躯体运动能力的恢复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从而增加了患者康复难度。因此,对PSCI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加强运动康复训练和认知功能的训练尤为重要。

PSCI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其具有语言障碍、注意力下降、记忆力障碍等临床表现。认知障碍不仅造成患者躯体运动功能的损伤,还会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显示,2组训练后MoCA、RBMT、ADL、MBI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提示经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联合rTMS训练可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笔者分析,rTMS训练通过高频的磁刺激可激活脑局部神经元,大脑皮质兴奋性得到提高;还可加大患者大脑血流量,有利于神经细胞的恢复和生长,进而降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提升脑组织的耐受力;通过对神经突触传导阈值的降低,激活突触传导,进而小脑-丘脑-皮质网络系统的兴奋性得到改变,通过对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影响,改善了神经元的兴奋性,加快神经系统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5]。进行基本认知训练和rTMS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有效改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双重任务是利用运动再学习的方法,通过多样化和重复的训练,使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人们在执行多项任务时,受到脊髓和大脑皮层等运动中枢的调控,进而调节认知功能和感觉功能。同时进行多项任务训练时,需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注意力,脑卒中患者因大脑神经系统受损,执行双重任务的能力降低[6]。在患者进行认知-运动的双重任务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命名训练和倒数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注意力训练可提高患者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通过对受损脑组织的自然恢复,包括血肿的吸收、病灶周围水肿消退、侧支循环的形成等,有利于大脑的重塑。运动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功能重组,运动训练可促进神经细胞形成新的突触,通过反复训练,神经细胞会建立新的神经环路突触链,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改善,进而降低患者大脑的受损程度,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提升[7]。

综上所述,认知-运动控制双重任务训练通过激活脑神经元和反复训练对老年PSCI患者干预,可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双重功能障碍记忆
自然与成长的双重变奏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双重打击”致恐龙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