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表型分析及分子遗传学在急性AP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07王萌
王萌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血液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特殊类型,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急性APL 发病率占髓细胞白血病的10%,多发于中青年群体,该病进展迅速且早期死亡率高,所引发的严重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加强对该病的快速诊断,是降低早期死亡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同其他类型的髓细胞白血病相比,急性APL 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特点,借助于流式细胞术为基础的免疫表型分析技术可准确反映急性APL 细胞形态学特点,但并不能进行急性APL 的准确分型,多需借助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结果进一步明确诊断[2]。本文就此探讨免疫表型分析及分子遗传学在急性APL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APL 患者61 例,依照细胞形态学分型划分为M3a 型( 粗颗粒性)31 例,男17 例,女14 例,年龄19 ~42 岁,平均年龄(34.28±2.51)岁;M3b 型(细颗粒型)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0 ~43 岁,平均年龄(34.35±2.54) 岁;两中亚型的急性APL 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免疫表型分析及分子遗传学诊断为急性APL;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加入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出诊时伴有颅内出血或昏迷、抽出、颅神经瘫患者;合并其它恶性肿瘤疾病者;长QT 综合征病史者。
1.2 方法
1.2.1 免疫表型分析
无菌抽取新鲜骨髓,肝素抗凝处理,所用仪器为美国Coulter 公司生产的Epics XL 型流式细胞分析仪,免疫分析试剂盒购置于Immunotech 公司,进行CD45、CD33、CD9、CD13、CD117、CD11、CD15 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膜群表面抗原≥20%、胞内抗原>10%则判定为阳性。
1.2.2 分子遗传学检测
取肝素抗凝骨髓加入PRMI1640 培养基培养24 h后,加入20% 小牛血清,收获前加入秋水酰胺最终浓度0.04 μg/mL 终止分裂。收获细胞后存储于-20℃低温保存,于37℃、50% 饱和湿度下滴片,借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测定。
1.3 观察指标
统计61 例不同亚型的急性APL 患者Hb、RBC、BPC、WBC 血常规检查结果;记录61 例患者CD45、CD33、CD9、CD13、CD117、CD11、CD15 单克隆抗体阳性检测结果及染色体核型异常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处理,±s表示变量数据,t检验;%表示无序分类数据,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亚型的急性APL 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61 例急性APL 患者依照细胞形态学分型划分为M3a型( 粗颗粒性)31 例,M3b 型( 细颗粒型)30 例,两种亚型患者Hb、RBC、BPC、WBC 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亚型的急性APL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s x± )
2.2 61 例急性APL 患者免疫表型表达情况
61 例急性APL 患者免疫分型表达中,以CD45 抗原阳性检出率最高,达91.80%(56/61),其次分别为CD33、CD9、CD13、CD117、CD11、CD15, 其 中CD117、CD11、CD15,抗原阳性检出率均不足50%。见表2。
表2 61例急性APL患者免疫表型表达情况
2.3 61 例患者分子遗传学诊断结果
对61 例患者均进行FISH 检测,结果显示54 例急性APL 患者特征性染色体核型异常,核型完全正常者7例,异常检出率88.52%(54/61)。54 例异常核型中,41例表现为单纯型t(15;17)(q22;q21)100% 易位,13例表现复杂型染色体核型异常。见表3。
表3 61例患者分子遗传学诊断结果
3 讨 论
急性APL 的发生同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有关,白细胞系造血干细胞突变后导致增殖及分化失控,异常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于造血组织中大量积累并释放,浸润相关组织及器官后导致造血功能抑制[3]。急性APL 是髓细胞白血病的特殊亚型,特征表现以骨髓中多颗粒早幼粒细胞为主,亦是凶险性最高的白血病亚型。患者症状表现以出血、发热、关节疼痛及感染为主,且多数患者伴有肝脾器官浸润[4]。
临床研究表明免疫分型同急性APL 患者疗效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性,基于此可借助免疫表型分析进行急性APL 的快速诊断[5]。借助于流式细胞测定法开展急性APL 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标本数量少的优点,可快速获取检测结果,客观提示髓细胞白血病的起源及分化发育情况,且对抗原表达紊乱情况的检测,对急性AP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判定亦具有同样价值[6]。
分子遗传学是对初诊急性APL 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借助于染色体核型检测可对传统核型分析进行重要补充[7]。基于对染色体核型异常情况的检测,虽可对初诊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分子遗传学诊断依据参考,特异性的染色体t(15;17)(q22;q21) 易位,是目前临床用于急性APL 细胞遗传学诊断的标志,但受到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等多因素影响,仅约70%~90%的APL 患者可检查出t(15;17)(q22;q21) 易位[8]。鉴于其可能发生的染色体移位断裂点变异情况,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故本次在分子遗传学检测中借助FISH 检测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本次对61 例急性APL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显示,54 例(88.52%)患者表现为特征性染色体核型异常,41 例为t(15;17)(q22;q21)单纯型易位,其余患者为复杂型染色体核型异常。
综上所述,免疫表型分析、分子遗传学检测在急性APL 诊断中均具重要价值,免疫表型分析可作为急性APL患者的快速诊断方法,条件允许下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并借助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提升急性APL 患者早期诊断准确率,便于指导开展临床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