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八大以来的两会提案看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2021-04-06郭欣怡
郭欣怡
摘 要:十八大以来,随着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强,政府逐步加大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文章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十八大以来历届两会中关于博物馆的提案,探讨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博物馆;两会提案;十八大精神
博物馆作为一种面向全部阶层开放、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多功能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外展示综合国力的有效窗口。但由于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的差异,对博物馆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美国,博物馆被看作是“非营利的常设机构……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1993版),中国则将博物馆定义为“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2015版)。这两种不同的表述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博物馆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①博物馆作为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一部分,政府只参与博物馆的部分经营管理。在中国,博物馆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由政府进行投资与管理,在博物馆机构设置、人事编制、人才引进、财务制度上,政府行政干预仍起主导作用。因此,博物馆从藏品到展览都在体现政府的意志,是政府向民众宣扬优秀文化与主旋律的“传声筒”。
近代中国博物馆多以社会教育为宗旨,积极承担着传播新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责任。②1905年,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搜集物品,凡二千九百有奇,分天然、历史、美术三部。分类陈列,颇合科学。”③中国博物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到1937年,中国已有72座博物馆,但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1949年全国博物馆仅保留21座。④“大跃进”时期,博物馆受“左”的路线干扰进入“繁盛期”,全国在大规模征集革命文物的同时,诞生了一大批新建博物馆,但是其中个别博物馆是某些市、县在几天内建起的,违背了客观事实,不利于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⑤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中国的博物馆也由此迎来了空前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善博物馆事业管理体系,如何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确保有价值的文物不被束之高阁,是文博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近几年的两会上,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出现了许多为博物馆“发声”的提案,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在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纷纷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这些提案涉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两会中关于博物馆的提案超过90件(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这些提案中关于博物馆建设的提案最多,有57件,占比超过63.4%,关于博物馆工作各个方面建设的提案有26件,占比约为28.9%,博物馆其他方面提案有7件,占比约为7.7%。综合这些提案,本文就近年来博物馆事业发展趋势进行综合研判,对未来博物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如下思考。
1 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
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是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文物局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2008)》中提出的。此后,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一提议就多次被两会代表提及。全国政协委员雷鸣强提议“进一步扩大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范围,将所有依法依规依程序设立的博物馆、纪念馆纳入国家免费开放体系”。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提出加强对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绩效考评,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经费补助力度和补助范围,从而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直接结果是参观人数的大幅上涨,观众量从2009年的2.37亿人次跃升为2019年的12.27亿人次(图1),省级博物馆普遍增加3~4倍,专题性博物馆展品种类更加多样。截至2019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达到7246家(图2)。此外,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高,社会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博物馆正在成为游客的旅游胜地、学校举办爱国教育的基地、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的必备场地。
2 激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近年来,鉴宝类节目、文物估价类节目层出不穷,民间刮起了一阵“文物收藏”之风,国家文物局在限制这类节目的同时,也在积极规划非国有博物馆的建设。非国有博物馆即民办博物馆,是出于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①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已达1710家,这极大促进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非国有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高潮。2015年《博物馆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在设立条件、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应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总体而言,《博物馆条例》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非国有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数量不多、存在时间不长,但产生的社会效应却不容忽视。与此同时,非国有博物馆作为新事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基础设施薄弱、行业规范、社会效益不突出等问题,历届两会代表都有自己的见解。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长提议成立中国非国有博物馆协会,河北省人大代表王自勇提议“在一定条件下,减免非国有博物馆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土地使用稅、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收,在各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奖励非国有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将非国有博物馆的人才培养纳入各市人才培训计划”。中国侨联副主席许荣茂则提出要积极思考和探索活化非国有博物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非国有博物馆的文化建设工作。此外,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提议“实行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这些提议在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同时,也为普通民众参观博物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认识到发展非国有博物馆的重要性,尽快将非国有博物馆的建设纳入政府部门的重要日程中。
3 以积极姿态发展文创
目前,博物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责的主要途径和模式是“线上+线下”,即博物馆展厅实体展览和互联网数字博物馆相结合。博物馆文创是对这种模式的进一步补充。借助文创产品,博物馆成功地完成了藏品的“售后服务”,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博物馆文化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博物馆文创产品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特展临展、服务公众的社会教育项目和文化创意衍生产品”。②十八大以来,随着《博物馆条例》和《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下文称《意见》)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博物馆进入文创时代。《意见》提出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对文创产品开发的人才培养,加大对文创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随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先后确定备案了154家试点单位,鼓励试点单位投资设立企业,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营。
中国的博物馆文创产业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经费不足、相关政策不健全、品种雷同、缺乏创意类产品等。针对这些问题,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两会中提议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税收减免。两会代表、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提出国家应该给予博物馆更多的优惠政策,博物馆要以主业为主,不能为了做文创而做文创。这些提议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文博界的广泛响应。在2016年举办的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联展上,汇集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等44家国家、省级、市级综合博物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部分专题博物馆、纪念馆近年来开发的500余种文创产品。首届天猫新文创大会暨2019—2020天猫新文创大赏也发布了“天猫新文创2.0计划”:未来3年,让全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上天猫,并与1万个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协助文创产品破圈。
博物馆文创事业是博物馆事业衍生项目中最具创意的项目,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始终将文化内涵放在第一位,深挖藏品的文化背景,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国家需要出台更加明晰的相关政策,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4 智慧博物馆:新需求、新功能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变得更加网络化、智能化,传统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陈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此催生了“智慧博物館”理念的产生。一般来说,智慧博物馆指“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化、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物联、数联、人联等全新模式,感知、计算、分析博物馆运行相关的人、物、事等信息,推动博物馆藏品保护、公众服务、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升级,最终实现以上三种能力全面提升的博物馆新发展模式和新形态。①2017年,《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设智慧故宫、智慧敦煌、智慧秦始皇陵博物院。《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智慧博物馆,打造博物馆网络矩阵,激发博物馆创造活力”。基于此,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提议“对已建成的博物馆增加数字化内容,在此基础上,探索体验式互动模式,方便公众参观”。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提议博物馆之间建立博物馆联盟,实现“无边界”的博物馆服务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在闭馆的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搭建知识平台,为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如首次以网络会议形式直播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与喜马拉雅平台联合呈现“寻找国宝声音守护人”线上活动等,都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两会代表、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建议“总结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数字资源开发服务以及现代数字技术运用的有益经验,在对已有量化指标分析的同时,系统分析这些资源和技术的使用对象、使用方式、传播效果和文化认知度,并在此基础上为下一步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提议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带来《关于支持博物馆发展在线业务的提案》,提议加强博物馆行业线上发展设计与规划,帮扶博物馆解决短期运营困境。
智慧博物馆是当下博物馆服务的新形态,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让智慧博物馆普惠更多的民众,实现全国博物馆的“超链接”,完成传统博物馆行业的转型,伴随着大数据技术和5G技术的运用,博物馆在未来会释放出更多的活力、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