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问题研究

2021-04-06张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期

张宇

摘 要:对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问题进行研究,不但能够促进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还能够促进博物馆文物工作的顺利开展。但实际上,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以待解决,文章立足于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中出现的问题,对具体对策展开探究,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人员顺利开展其工作。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陈列;博物馆工作研究;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历来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的一条主线,涉及文物保管、文物陈列、文物研究等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物陈列成了博物馆服务大众、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文物陈列的策划和研究,努力提升陈列质量和品级。每年通过馆内展览、省内外巡回展览、本地流动展览等不同形式,举办各种类文物展陈十余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研究。本文围绕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的具体做法,就这一主题进行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博物馆工作人员如何在文物陈列过程中更好地保护文物,通过文物陈列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科学理念以及社会功能。

1 博物馆文物陈列概念与文物保护意识简要介绍

博物馆陈列这一名词出现在十九世纪中叶,指的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传播文化科学信息和提供审美欣赏的展品群体①,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更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按如今博物馆陈列的实际情况来看,博物馆陈列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大类。基本陈列是博物馆内由较为固定的主题、内容、展品辅以较完美的艺术形式构成的陈列,一般几年之内,有些甚至十几年都不会有大的变动。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内经常更换的,不同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展品的陈列,时间较短,但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多方面需求,也有利于促进馆际之间的互助合作和交流。目前各大博物馆除了基本陈列外,每年都会推出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公众在博物馆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享受,凸显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文物保护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接触文物的过程中,除了遵守日常的规章制度外,更需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将意识根植于大脑,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确保文物的安全。

2 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2.1 博物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

在文物陈列中所涉及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不仅仅是指博物馆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保管人员,还包括博物馆的清洁人员和运输人员。随着文物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加,文物包装、文物运输、文物展示等工作也越来越频繁,时有运输过程中因为包装不到位导致文物破损、摆放过程中拿取文物的手法不正确造成文物损坏、陈列过程中因为环境的改变使文物产生了质损等严重情况发生。对陈列文物的观察缺乏耐心,不认真观察,对陈列文物的细节变化不能及时发现,没能将文物的状态及变化及时记录,都是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的具体体现。所以针对文物流动频繁的情况,文物保护就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涉及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的业务能力。

2.2 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为匮乏

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除了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意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将直接影响文物的保护效果。现在博物馆少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为单薄,工作懒散,导致博物馆文物陈列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问题,如交接过程中的文物损毁、陈列过程中的文物丢失和调包等,不仅危害了文物安全,更破坏了博物馆的社会形象……部分工作人员虽然及时发现了文物出现变色、锈化等问题,但是并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文物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从而影响文物的质量。

2.3 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文保设施缺乏

不管是出土文物还是征集文物,到博物馆后都会首先进入库房,需要陈列时再从库房转移至展区,进入展柜。温湿度及光照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保存环境发生改变,这些变化是否都能达到文物保管的要求呢?这个问题可能要从不同级别的博物馆区别来谈。目前,我国大型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科技支持,拥有较好的软、硬件设施以及设备。而中小型博物馆巡展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基础设施设备与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如部分博物馆仍然使用透明的文物展览柜,这样虽然可以让观众更清楚地看到文物,但是这种透明的展览柜会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文物,从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久而久之,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有些博物馆根本不具备各类别、各质地文物的陈列条件,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文物陈列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博物馆文物保护监督工作缺位

任何工作都需要过程监督和保障,博物馆文物保护监督工作尤为重要。陈列工作过程中的文物出库、验收交接、运输、入库等环节都需要做好监督工作。我们在对外巡展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中小型博物馆在事多人少的情况下,存在文物保护监督工作缺位这一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

2.5 文物陈列保护措施相对落后

由于受环境、场地等因素影响,很多博物馆的建筑面积不大,文物陈列空间不足,陈列条件差,出现随意摆放、胡乱摆放的情况,很多博物馆在进行文物的陈列与保护时并没有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陈列和保护,对博物馆的环境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控,如很多纸类文物极易受到环境内湿度及温度的影响。因此,博物馆要加强对文物陈列保护措施,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

3 博物馆文物保护意识要求

3.1 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博物馆必须认识到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将文物保护思想意识始终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并加以落实,从各方面入手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强调文物保护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将责任意识渗透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制订安全规章制度,并和每个部门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把文物保护工作落实到博物馆的每项工作中;定期组织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学习《文物保护法》,人人都把文物保護放在第一位,人人都是博物馆文物安全员。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文物保护责任意识,将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保护知识渗透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心中,并将其转化为工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践行责任意识。可以说,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责任意识的培养能够促进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博物馆工作人员能力的提升也会让他们了解更多自身工作的内容和职责,从而促进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

3.2 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意识教育工作

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意识教育工作是博物馆职能发挥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文物保护意识的传播。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依托自身资源,利用各大节日,尤其是5·18国际博物馆日等重要日子开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广活动,同时将博物馆展览送到学校、社区、企业,通过精美的文物和灿烂的文化提升公众的自豪感,增强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4 加强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4.1 提升博物館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需要每个博物馆根据工作发展的需要,以工作需求为向导,结合专业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加强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作技能培训,持续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促进工作人员业务技能的全面提升,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执行力。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高,不仅需要切实可行的人员培训制度,还应有相应的培训经费来保证培训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专门制定了员工培训制度,每年有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具体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组织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文物部门组织的线上、线下专业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馆开展各类业务讲座和学术报告;定期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并且将培训课时和成绩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围,作为年度工作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在多渠道、多类别的学习中,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博物馆各项工作,精彩纷呈的文物展览受到了公众的喜爱,文物保护工作也做到了50年安全无事故。

4.2 促进博物馆文保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博物馆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对于博物馆文物陈列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既能对陈列文物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也能提高文物陈列的展陈效果,进一步丰富公众的观展体验。例如,展柜从普通玻璃改为使用夹胶钢化玻璃,能确保发生意外时,不会对陈列文物和观众造成不可挽救的伤害。除此之外,应当严格要求文物陈列的环境,保证室内的温度为16~26摄氏度,环境的湿度为45%~60%,使保存环境处于恒温状态。对于对温湿度有格外要求的文物,还需要采用特殊的恒温、恒湿保护箱。要求博物馆在文物展示馆内设置温度湿度监测设备,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博物馆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可以通过在展示馆内放置能够维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化学调试剂等。由于观众在进出博物馆时空气流通及博物馆内外空气交换会对文物的陈列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降低外部环境对文物的影响,防止文物出现发霉、变质等情况,要增强文物陈列展示柜的密闭性,还可以通过使用消毒杀菌剂、防霉剂等来降低对文物的影响,但需要经常更换防霉剂,避免长时间使用对这类防霉剂产生耐药性,影响文物保护的效果。针对紫外线、灯光等对陈列文物的影响,博物馆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保证所有的热源远离文物,这不仅包括明火,还包括可以发光的电灯及供暖设备等,且照明灯不能直接照射陈列文物。博物馆内需要进行定期的除尘除螨,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等,达到除尘、除螨、通风的目的,防止工作人员及观众的出入带来灰尘对文物造成损害。对于珍贵的文物需要设置单独的密闭展览柜中,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次数。还需要加强对博物馆建筑材料的管理,如果建筑材料不达标,其中的有毒气体如甲醛等会对文物造成损害。近几年来,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引进先进的保护技术,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材料及保护方案等多种方式,对基本陈列展厅、特展厅的陈列设施(展柜玻璃、灯光、结构等)、安全设施、展柜微环境、展陈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提升改造,提升了基本陈列展厅的观展效果,增加了馆内引进全国各博物馆的各类展览的场次,极大地满足了本地公众足不出户看世界的心愿。

4.3 推进博物馆文物保护监督工作的落实

推进博物馆文物保护监督工作的落实,不但能够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也能够促进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提升和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文物陈列从确定主题到策划大纲、陈列布展、对外展出,要经过很多道程序,其中最重要的文物展陈工作,也要经过确定文物、移交文物、运送文物、摆放文物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监督工作,稍一疏忽,就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首先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制订了一系列与文物陈列和文物保管相关的规章制度;实际工作中按照制度进行操作,涉及文物展品的每个环节都时时有监督、步步有记录;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最大限度地防止非常情况的发生。其次是在人员上进行要求,除指定监督人员外,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监督员,陈列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确保陈列文物安全。

4.4 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文物博物馆

博物馆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向全社会提供一个了解文化、学习文化的机会和平台。为了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保护,还能同时给公众参考、了解、学习的机会,博物馆管理人员可以创新文物展览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线上文物展览馆平台,让民众足不出户也可以参观文物。这需要博物馆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形式,对博物馆内的文物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价值进行介绍,吸引更多公众的注意力,将文物以VR的形式呈现给公众,这样可以保证文物在不受侵害的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参观和了解文物的机会与方式,达到文物保护的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历史文化的今天,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和文物保护工作更加需要引起重视,前者是传播文化的手段,后者是传播文化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关于提升博物馆工作人员能力、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促进博物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推进博物馆文物保护监督工作落实和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意识教育工作五个方面的阐述,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一丝启发,共同将博物馆事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