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物陈列与文物保护意识问题

2021-04-06关懿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博物馆

关懿

摘 要: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是以内容为核心、传播教育为目的,以文物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在陈展过程中应以文物安全为首要原则,使文物处于稳定、洁净的环境。同时在遵循“最小干预”和“修旧如旧”的指导原则下,借助展览陈列,做到最小化文物本体干预,最大化还原历史信息、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文章通过分析馆藏文物陈列中的保护现状,为展陈过程提供文物保护的技术支持,将文物预防性保护观念贯穿展陈过程始终,使陈列与保护修复二者相辅相成,达到最大化展示、最小化干预的效果。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展陈;虚拟修复;文物保护;预防性保护

0 引言

依据《威尼斯宪章》中规定保护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布兰迪在《修复理论》里阐述的“可辨识、可逆、预防性”原则,以及萨尔瓦多在《当代保护理论》中对经典保护理论所提出的反思和批判性思考,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也在不断思考中前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先生提出,在保护文物的众多措施中,预防性保护措施是对文物寿命更持久、影响更小、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笔者以展览陈列中对文物修复与保护为切入点,试论述如何在展览陈列的预防性中兼顾文物本体修复的诉求,让展陈和保护修复相辅相成。如通过预防性手段将古字画保持现状,对本体不加干预,将缺失的部分以展陈中常用的多媒体手段还原或复原,最大化还原历史信息、向观众展示其艺术价值,从而达到教育和文化传播的目的。

1 博物馆文物展览陳列的目的以及意义

文物是博物馆传递历史信息、传播历史文化的媒介,也是历史的见证,是扎根于中华文明中的不朽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曾说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文物“不可再生”的这一独特性质要求文物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认知,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采取保护与修复,尽可能地延长文物寿命,并将文物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及其背后的社会关系、生产力水平、艺术价值、情感认同等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阐述并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2 博物馆陈列应将保护理念贯穿始终

2.1 思于展前——提高策展前的文物保护意识

为充分体现博物馆展览陈列中所包含的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真实性,策展时除了要有扎实的学术支撑为大众提供易懂的知识输出外,还要有大量的文物标本作为实物支撑,因此会出现多种材料的文物共同陈设在一个展览中,甚至一个展柜中的情况。所以在展览策划之初,策展人员必须在熟悉大纲的前提下考量每一件文物的陈列环境,并由修复保护人员把关陈列环境。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展览为例,这次展出的文物种类繁多、材质复杂:有对温度、湿度要求高的青铜金属类文物;对湿度环境要求高的泥塑、壁画类文物;会受光辐射影响很大的古人类标本、脆弱的食品标本;对有害气体敏感的丝纺织品文物、文献、钱币等。不同的材质需要不同的保护条件,材质的多样化对文物的陈列有更多、更细的保护要求。同时,文物本身也处于多种不同的状态,既有在展厅陈列的,也有在库房保存的;有的正在修复过程中,也有处在恢复期的。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要求文物处于一个健康、安全的状态,这对文物保护工作者和策展人来讲都是莫大的挑战。

在展览陈列的过程中,策展人及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文物在展览陈列中的微环境—展柜、小环境—展厅、大环境—整个博物馆建筑空间等多样空间的物理、化学、生物条件。三个环境里的干湿度、温度、光辐射、污染气体、人流密度等因素都是要在展览中充分考虑到的。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检测、监测、评估、预防手段,防止在展览陈列过程中环境因素对文物造成侵害,提供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展览环境,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予以提供的技术支持。

2.2 慎于展时——布展时严控文物展陈三大环境

首先要认识到在展览陈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文物产生病害的几个因素:空气的干湿度、温度、光辐射、污染气体(包括颗粒物)等,其中最基本的是湿度与温度。

2.2.1 湿度

湿度是影响文物安全稳定非常重要的指标,不同材质的文物对干湿度有不同的要求。造成损害的原因有三种方式:湿度产生的化学反应、湿度造成的物理膨胀形变、湿度与温度共同造成的生物腐蚀。

不适宜的湿度会让文物产生不同的病害,纸制品适宜的湿度在50%~65%,湿度过大会加速纸张纤维素的水解,过小会导致纸张中水分过度丢失,使纸张纤维硬化脆化;泥塑、青铜要求环境干燥,青铜文物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大于43%就会生锈腐蚀,超过55%会产生“青铜病”;湿度超过40%古代玻璃文物产生“玻璃病”;过湿的环境会造成丝织品的植物染料褪色、纸张老化、金属锈蚀,还会造成牙角类木质文物的膨胀;石刻壁画因湿度变化在吸湿、潮解、结晶过程中的可溶盐迁移导致的开裂、剥落等病害。

2.2.2 温度

温度亦是如此,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反应速度就会成倍增加。同时,温度影响各种材质的物理性能,热胀冷缩,从而造成文物产生多种病害。另外,温度会影响湿度的变化,温度升高湿度降低,温度的变化引起文物过分干燥或湿润都会使文物产生病害。

可见温度、湿度既会各自独立影响文物又可关联起到对文物安全的复合影响,故不同材质文物不应该置于同一展柜内,重要且脆弱的文物须设置独立展柜。在文物陈列柜等小空间中,文物对湿度变化速率会比较敏感,展柜内部干湿度频繁波动会造成文物湿涨干缩、应变积累,最后造成文物不可修复的损害,所以应在文物陈列柜中放置固体吸附材料,在密封小空间内起到对湿度变化的缓冲作用。

2.2.3 光辐射

光线是一种能量,能引起化学反应,减弱文物材质强度,使纸张老化变色,让染料、颜色、光泽发生变化,最后产生不可逆的病害。在文物展览陈列中使文物产生劣化的光源主要来自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在自然光的情况下,对文物的稳定影响较大的是紫外线,应通过对玻璃的处理过滤有害紫外线;而展厅照明主要包括区域照明和展柜照明,在照明设计里不仅要与展览的设计理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光辐射的累计效应对脆弱材质文物是否有伤害,所以应将展厅照明中的照度、显色指数、色温、照明时长都加以考虑。

2.2.4 污染气体(颗粒物)对文物造成的伤害

在展览陈列中的污染气体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和陈列装修残留:如装修中普遍存在的甲醛对无机材料中的玻璃、陶瓷有潜在的危害作用;展柜密封条的橡胶、羊毛等材料的展品产生的有机硫化物会使银器变色;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会在物体的表面形成硝酸、亚硝酸盐等会对毛织物及植物染料造成损伤;紫外线与碳氢化合物以及二氧化氮作用产生的臭氧,会对油画、纺织品、生物标本、皮革等有机文物产生损伤,还会加速银、铁、铜等金属的氧化速度和硫化速度。

污染气体对展览陈列中的文物构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有机质文物如纸质文书、丝纺织品、古人类标本等,陈展前应充分重视,对展厅以及展柜内空气进行采样,通过分析,得出污染气体种类与浓度,再根据不同危害种类采取相应手段,利用空气净化系统以及固体吸附系统的综合运用有效减少污染气体对文物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思想应在文物的展览陈列中贯穿始终。要控制文物的展览微、小环境,但对环境的控制不仅仅局限于展柜微环境和展厅小环境,对文物的有效保护也应从博物馆大环境及周边生态的宏观环境一起治理,如绿化植物可以降低周边环境的颗粒物和污染气体浓度。另外,针对不同文物性质,分别设置清洁保护系统能够降低吸附过滤系统负荷的同时增强文物展览环境的空气净化效果。

2.3 勤于展中——展览中对陈展文物有效监控

陈列展览中产生文物病害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分为文物本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又包括温度、湿度、光辐射、污染气体和有害生物。不同材质的文物对不同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及敏感程度均不同,同时微环境、小环境、大环境会产生协同效应,加速文物病害形成。因此,在控制展陈文物的陈列条件外,对微、小环境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实现文物安全风险预控。

2.3.1 陈展中的温度、湿度监测

由于文物展示柜具有密封性的特点,且空间狭小,相对湿度的变化会随温度的变化产生较为敏感的波动,同时文物在小空间中受到温、湿度的耦合变化影响较大,故优先监控展柜内温、湿度。现代科学技术中针对温、湿度的精度、采集、记录都较为成熟,完全满足对博物馆展柜内温度、湿度的实时远程监测。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丝路霓裳—馆藏珍贵丝纺织品”陈列中,对馆内珍贵的汉唐时期丝纺织品文物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过无线传输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储存,方便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实时监测,同时也考虑到展陈的美观采用了小型设备。

2.3.2 陈展中的有害气体监测

目前,针对博物馆展陈环境中有害气体成分复杂、分子污染物浓度低等博物馆行业的特殊性,并没有一个精准、小巧、适合实时监测的传感器,所以博物館工作人员要用有限的设备进行尽可能多的监测检测。我馆对展厅陈列文物采取了人防监测—每天固定时间由文物保护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巡查展柜、展厅中的文物。

2.3.3 陈展中的光辐射监控

光辐射会引起文物的光化学反应,同时光的热效应使展柜内温度升高,因此在博物馆安置照明实时监测传感系统,能满足在低照度下对紫外监测的监测和小于50勒克斯的精度监测。

2.3.4 陈展中对有害生物侵害的监测

由于展柜的密闭性,有机质文物在修复实验室中做过去虫防霉处理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避免虫害的发生,而霉菌的控制也和环境的温度、湿度有相应关系。所以目前对有害生物的检测和监测仍沿袭传统,建议仍以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现场检测和实时监测为主。

3 展览陈列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多样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文物修复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分别表现在技术层面、审美方面及不同时代的诉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展陈方式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时代,除了可以为展陈提供技术指导之外,展览陈列也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1 陈列展览中多媒体技术的“修旧如旧”

笔者认为,文物修复师应在分清稳定病害和可发展病害后,着力对可发展病害进行处理,并尽可能地保持文物现状。我们可借助陈列展示的多种可能性让文物展示原貌,更大化地保护历史信息、保留艺术价值,而非盲目地对本体进行修复复原,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3.2 陈列展示中的虚拟修复与本体“最小干预”原则

我们可以利用展览陈列中的多媒体技术如VR技术或者全息影像技术对文物本体进行数字化采集后,根据切实的历史数据信息,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如将缺损的瓷器进行虚拟补全,在文物本体旁一同展示。这样做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历史信息,也满足了展览陈列中信息最大化输出的要求,还做到了文物保护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

3.3 陈列中的多种形式为文物保护修复拓展了维度

郑奕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一书中说: “就博物馆展览而言,基于教育和文化传播为目的,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传播文化产品,旨在与观众思想、知识和信息、感觉和价值的沟通,满足观众的欣赏和知识需求”在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指尖旋舞 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中通过多种展示陈列方式对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进行了阐释,拓展了文物修复陈列展示的形式和维度。

4 小结

笔者通过对文物在展陈全过程中三个阶段的保护侧重点的关注,即提高策展前的文物保护意识、严控展时文物陈列环境以及展览中对陈展文物实施有效环境监控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将文物预防性保护观念贯穿展陈过程始终的全过程保护(防护)的概念。通过在对策展人员在展前保护意识的培训和布展过程中对陈列环境的深入考量并对整个展览过程中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污染方式进行了细化分类、提出了“因物布展、因质布展、因类布展”的概念,并对于上述温度、湿度、光照、辐射、污染气体(颗粒物)等对文物有可能造成侵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文物布展的防护和思考范围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展陈文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洁净、安全的环境,使陈列与保护修复二者相辅相成,达到最大化展示、最小化干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惟珣.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探讨[J].才智,2017(3):250.

[2]姚智辉,高长青.美学教育融入文物保护教学中的初步思考与尝试[J].河南教育(高教),2019(7):64-67.

[3]杨靖.湿缓冲剂对陈列柜内湿度动态分布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8.

[4]张学慧.从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看博物馆VR技术的应用前景[J].文物世界,2017(5):65-67.

[5]黄河,吴来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S1):13-19.

[6]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博物馆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
博物馆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