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养德培育劳动人才
2021-04-06王晶
王晶
武汉市汉阳区德才小学位于美丽的汉水之滨、知音桥畔。学校一直把劳动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德才兼修,主体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身体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心灵亮起来。多年来,学校在劳动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劳动+”活动体系,通过劳动课题、劳动基地、劳动共育、劳动岗位、劳动研学等几个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在体验中育人,在实践中润德。
“劳动+”科研课题,提升劳动素养
作为汉阳区首个武汉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试点工作学校,为了落实“五育并举”,进一步研究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的策略,学校申报了全国“十四五”课题的子课题《新时代依托学校活动培养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以劳动教育资源开发为主申报并成功立项为2020年湖北省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资源多维开发与实践策略的研究》。
针对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学校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开发了系列劳动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生活能力为工作重点,以体验式、参与式、实践式、游戏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
学校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劳动构建课程体系,对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高段(五、六年级)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比如在“生活劳动”这方面,要求低年段的孩子能学习清扫和简单收纳整理;“生产劳动”课上,结合研学旅行活动,在校外“食用菌”种植基地,体验不同阶段的种植实践活动课程;在“社会服务劳动”方面,组织中段的孩子参加社区义卖等活动。
“劳动+”实践基地,领悟劳动价值
在2020年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中,学校将主题定为《种好“种子” 扣好“扣子”》,并送给全校近2000名孩子每人一份特别的开学礼——一粒向日葵种子。
不仅如此,学校还在校园内开辟了一块劳动实践基地,成立劳动实践社团,以“学、种、赏、品”为主线,以“品”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该社团由专职劳动教师负责,特聘请武汉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主任授课,制定“食用菌”劳动课程,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多彩的蘑菇世界中,观察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增强农业科普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家校共育,培养劳动习惯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共育,2019年,学校成为汉阳区家庭成长计划基地学校,学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采取线上、线下双模式贯通各个年龄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
“星光劳动少年”三部曲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劳动体验中成长,深受家长好评。“爱劳动”要求学生每天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小书桌,守好自己的小天地。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拖地、擦桌子、叠被子等,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会劳动”让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劳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通过“劳动三部曲”让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成为一个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好少年。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积极开展“爱卫行动N+1 你我共筑健康网”活动,让学生深入全面了解劳动的意义,传承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开展“爱卫小能手 最美小天地”活动,鼓励学生在家里主动为父母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整理自己的小房间,创造整洁卫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
不仅如此,学生还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创意口罩送给了父母长辈,不仅感受到劳动不易,而且还学会了关爱他人。
“劳动+”岗位体验,拓展劳动技能
开展“我的班级我管理 我爱劳动我快乐”主题活动,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劳动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劳动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岗位类别分为管理、学习、活动、健康四大类,岗位非常多样,包括小小气象员、小小分奶工、小小节能员、小小安全员、小博士、小美编、小小金话筒、小小防疫员、绿色小卫士以及心理委员等。每个岗位学生都可以轮流体验,实现“我的岗位我做主,我的班级我做主,我是校园小主人”。岗位体验期结束后,再利用班会课時间,分享岗位体验心得,评选班级、校级“劳动岗位小能手”。
课余时间,学生们走进武汉市二桥街康乐养老院,主动为老人们打扫清洁卫生,并送上自己亲手写的“福”字,同时献上了温暖的拥抱和真挚的祝福。学生们体验到劳动是能够给予他人帮助、让自己快乐的。
“劳动+”研学课堂,增强劳动体验
2018年学校成为武汉市的研学试点学校。以此为契机,学校将劳动课程融入研学旅行中,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意义和快乐。
在“神农辨五谷,童识种植乐”华中农业大学研学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华农自然博物馆和“创意稻草人”展,了解了国家的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学生自己动手贴谷物画,人人争当农业小能手。
在“我是小红军,秋收农忙行”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学习穿军装、打绑带,培养动手能力。运粮运动,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体力,更让他们通过扁担运粮加强对农事劳动的理解,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农事博物馆,让学生走进植物的萌芽小课,不同时期的农具,品类繁多的种子都在等待他们去探索。自己亲手研磨豆浆,品味劳动的美好滋味。孩子们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体验荒地播种的乐趣,这是劳动与自然结合的最好课堂。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拓展活动领域,继续在摸索中前进,在探寻中创新,把劳动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有机结合,努力创建一套组织管理完善、保障基础坚固、教育特色鲜明、教育成效卓著的符合校情、科学高效的劳动教育模式,真正实现综合育人的效应,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