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满意度评价研究

2021-04-06白雪锋郑婕王浩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风景园林

白雪锋 郑婕 王浩

摘要:随着植物园“旅游经济”的发展,植物园在承担植物科学研究及科普功能的同时,也成为公众日常休闲的重要绿地。本文选取南京中山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探寻影响植物园游憩功能的显著因子,为未来植物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游客对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游憩功能達到基本满意水平。其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景区分布、建筑景观、声景观的满意度较高,滨水景观的满意度评价值较低。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发现植物色彩丰富度、科普场所、科普内容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因子。运用IPA图对16项评价因子进行重要度-满意度分析,并对各象限内的因子提出改进方向。最后基于游憩功能满意度评价结果,提出改进策略:加大对植物园休息设施、卫生设施、娱乐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投入;更新科普方式,增添特色游憩主题园区;完善现有道路体系,增强对北部专类园的可达性;增加色叶植物的种类、提高色彩丰富度等。以期为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的优化及其他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模糊综合评价法;游憩功能满意度;中山植物园;IPA分析法

201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中对植物园作出了如下界定:“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引种驯化、植物保护,并供观赏、游憩、科普等活动,具有良好设施和解说标识系统的绿地。”随着植物园“旅游经济”的蓬勃兴起,其发展定位已从单纯的科研基地向科研与游憩为一体的综合性绿地转变。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植物园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探析影响植物园游憩满意度的显著因子,提升其游憩功能。

游客满意度可溯源至20世纪60年代的顾客满意度研究,是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与体验后结果所对比形成的一种心理感受,研究内容包括影响因素、产生原因和实证分析等。目前,学界对植物园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植物园的发展趋势、规划设计方法以及游憩资源等方面。对植物园游客满意度研究的学者较少,主要有张双全、曾喜喜等,其中仅有曾喜喜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植物园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但其研究对象为植物景观,因子较为单一。本文以国内四大植物园之一的南京中山植物园作为研究案例,构建其游憩功能综合评价指标,得出影响满意度的显著因子,为植物园的设计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一、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游憩功能满意度模糊性较强,难以定量描述。而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定性、不确定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解决能力。游客满意度模糊评价计算方法与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如下: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评价体系的方法如下:以自愿性原则招募风景园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共12名参加调查,并将其分为3组,每组4人。第一,在游览中山植物园后,每组研究生从专业角度分别给出影响植物园满意度因子;第二,每组研究生对植物园游客进行访谈,获得其认为影响满意度的因子;第三,咨询相关专家的意见和检索以往研究植物园的文献。该指标体系共分为三级。一级是目标层即游憩功能的总体满意度;二级指标是准则层,包括基础设施、科普体验、景观环境;三级指标是二级指标的包含指标,包含植物物种多样性等16项指标因子。

二、植物园游憩功能游客满意度测评

南京中山植物园坐落于钟山风景区内,占地186hm2,是我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前身为“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全园分为南、北两园,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休闲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植物园。根据上文所设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满意度评价体系,对南京中山植物园进行实例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信度分析

每组调研成员包括2名博士研究生和2名硕士研究生,于2020年5月1-5日和2020年10月1-7日在中山植物园进行了调研和对游客发放问卷。所有调研人员经过统一培训,以保证获取数据的质量。问卷共计245份,回收245份。去除随意点评的无效问卷,筛选出有效问卷230份,有效率为93.9%。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问卷信度系数α为0.843,表明本问卷的可信度较好。

通过SPSS22.0分析可得: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总比重的51.3%。18岁以下占10.3%,19~35岁占40.4%,36~64岁占28.0%。公司企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生分别占比27.8%、26.0%、18.2%、17.4%。参观植物园频率超过一周一次的有41人,其中一周两次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10.87%,目的主要为科普认知和散步休闲。交通方式以公交和步行为主,分别占51.88%、28.75%。

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游客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第二,指标因子的满意度调查;第三,指标因子的重要度调查。打分形式采用李克特5点量法(Five Point Likert Scale),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见表1。

(二)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在以往研究中对满意度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主要是以专家打分为主,但是由于专家人数和主观因素无法正确反映出游客的真实感受,因此,本研究以游客自主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调研时让游客在问卷3个准则层中勾选最重要的来计算其比重。本文调研的230位游客共有115位游客认为景观环境是3个准则层中最重要的,根据百分比得出权重0.504,即权重W,见表2。

(三)满意度模糊评价

通过对游客问卷评分情况的汇总,获得各个指标Uij属评价集V的人数及总问卷人数比值。利用模糊评价法构建出基础设施、科普体验、景观环境三个方面的满意度评价矩阵:

(四)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中山植物园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中的16项指标因子进行计算后,得出的各指标满意度数值见表3。

将游客总体满意度和各层满意度数值与李克特量5点量法对比后可得:

第一,游客对植物园总体满意度值为3.738,高于“一般”,低于“满意”。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满意度得分最高值为4.099,在“满意”的等级之上,表明游客对于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总体满意程度为“满意”。

第二,准则层中游客对景观环境的满意度评价最高为4.099,达到满意水平。其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景区分布、建筑景观、声景观的满意度数值达到了满意,分别为4.309、4.317、4.413、4.243;而游客对滨水景观的满意度值较低,为3.730,主要是因为中山植物园滨水景观驳岸类型单一,亲水空间和设施较少。

第三,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值为3.596,其中因子层的道路系统满意度较高为4.096;但商业设施、娱乐设施、卫生设施、休息设施的满意度值较低,分别为3.309、2.952、3.713、3.591、3.461。

第四,对科普游憩体验的满意度值最低为3.209,低于游客总体满意度值。中山植物园植物种类丰富,专类园、特色展区多样;但由于建园时间较早,科普方式传统,主要为铭牌解说等方式,甚至为了防止部分游客对植物园内的珍贵品种进行采摘,药草园、盆景园等专类园无科普简介,这无疑降低了游客对中山植物园的整体满意程度。

(五)满意度评价的IPA分析

1.影响满意度的显著因子

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各指标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强弱。统计结果显示:游客总体满意度与植物色彩丰富度、科普方式、科普内容3个指标因子的相关强度为0.6~0.8,为强相关;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季相变化、道路系统等11个指标因子的相关强度为0.4~0.6,为中等程度相关;而景区分布和建筑景观的相关强度为弱相关(表4)。

2.各指标的满意度与重要度分析

IPA分析法,即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法,基本原理是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高低以及满意度程度的高低制作四象限矩阵。将各指标的满意度值和重要度数定位于坐标上,横坐标为重要度,纵坐标为满意度(图1)。

针对不同指标的数值将16个指标分为四个象限内:

1)Ⅰ高重要-高满意。说明这类因子是中山植物园的优点所在,要继续保持。

2)Ⅱ高重要-低满意。这4项指标是中山植物园的弱势之处,应该进行重点改进。

3)Ⅲ低重要-高满意。在这象限内的指标游客评价较高,但却受到游客的忽视,应该继续保持并完善,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

4)Ⅳ低重要-低满意。该象限内的5个指标是中山植物园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由于游客的关注度较小,因此可以逐步改善,避免一次性大量投入,造成浪费。

三、结语

基于对南京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满意度研究测评结果的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与提升改进建议如下:

(一)结果

游客对中山植物园的总体满意度为“满意”。准则层中景观环境满意度最高,科普体验满意度最低。16项评价因子的评价值大部分处于“满意”与“一般”两个等级,满意度较高的是建筑景观因子,而娱乐设施、科普方式和主题活动等因子的满意度较低。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可知,影响游客对中山植物园总体满意度的显著因子是植物色彩丰富度、科普方式、科普内容,其次是植物物种多样性等11个指标因子,而景区分布和建筑景观对总体满意度影响较弱。通过IPA分析法可对影响中山植物园游憩功能因子的改善迫切性进行区分,科普内容、科普方式、娱乐设施和休息设施应重点改进,而主题活动、商业设施、卫生设施、标识系统和滨水景观等5个指标的重要度和满意度均较低,对这些因子避免投入大量精力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

(二)改进建议

第一,應加大对植物园休息设施和卫生设施的投入。园内的休憩、卫生设施主要分布于主入口处,服务半径不足。第二,提高商业服务水平。中山植物园位于钟山风景区内,因此,优化和增加现有商业设施以满足游客就餐、饮食的需求,对提高植物园的游憩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第三,改进科普方式,增加主题活动的次数。中山植物园科普手段较为落后,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二维码、声控技术等取代铭牌、展板解说,开展园艺植物培育展示园区、树木认领园区等。第四,增加植物园的娱乐设施和特色游憩主题园区。设置亲水设施,改善滨水景观的亲水性不足。第五,提高色叶植物的种类,完善植物色彩丰富度。第六,改进现有道路体系,增强对北部宿根花卉园、松柏园等专类园的可达性。

(三)讨论

植物园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在满足公众游憩需求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植物园设计传统的做法是侧重于科研而弱化游憩功能,导致游客对植物园游憩功能的满意度偏低,从而影响植物园的游客人数及其科普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植物园可通过突出地域植物,设置科技主题园区和体现生态修复景观等手段来增强其游憩功能。由于影响游客游憩功能满意度的因素较多且不确定,因此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难以全面涵盖所有的影响因素。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从城乡规划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视角修正与完善植物园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年龄段人群及游客情绪、忠诚度对植物园游憩功能满意度的影响,为植物园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将有助于植物园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古东)

猜你喜欢

模糊综合评价法风景园林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试析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常用造景水生植物及其应用
供电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工程项目环境风险研究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专利权价值评估研究
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