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宜:相爱相杀的夫妻也可以成为彼此的疗愈师
2021-04-06贾方方
贾方方
采访对象
谢文宜,家庭研究博士,现任台北市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学系教授、实践大学执行董事、台北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咨商心理师、中国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监事、台湾辅导与咨商学会常务理事及伴侣婚姻与家庭研究委员会组长等;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亲密关系相关研究,专长为婚姻与家族治疗及训练、个人自我探索与成长、婚前准备、夫妻成长等相关议题。
心理标签
当我们在婚姻里感到不舒服甚至痛苦时,不要急着指责伴侣或急于离开,因为这很可能是最适合疗愈你童年创伤的时刻。以此为契机,实现自我疗愈,收获婚姻幸福。
有不少个案来找我咨询时,正处在婚姻的危急时刻。有的发现自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其他异性,有的则已经发生了外遇。
治疗中,我发现这些人有着共同的特征,也有着同样的困惑:他们对伴侣并没有太多不满,也知道外遇的对象并没有更好,但就是忍不住会被那些异性吸引。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外遇:深陷致命吸引力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分享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个案。
黄先生有着众人羡慕的幸福婚姻,却外遇了。大家很不理解,尤其是看了黄先生的外遇对象,都觉得和他的太太没得比。太太美丽大方,成熟稳重,而外遇对象长相平平,还特别有脾气,会骂他,跟他闹,还常常跟他作对。
其实,黄先生自己也很不解。他知道外遇对象有很多问题,太过情绪化,常常无理取闹,让他备受折磨。可他就是会情不自禁地被吸引,而且几个外遇对象都是这种类型。
为什么明知会受伤,还是会陷进去呢?因为熟悉。人们在潜意识里会寻找熟悉的形象和感觉,这会让我们感觉很安全。但我们却忽略了,熟悉的东西也会带来伤害。就像我们最熟悉的人是父母,最熟悉的感觉是父母的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父母难免也会有意或无意地以爱之名伤害孩子。
虽然受过很多伤,但人都是渴望成长和成熟的。什么是成长?疗愈创伤,获得新生。怎么疗愈呢?我们倾向于找到一个有类似特质(给我们带来创伤的人的特质)的人,希望这一次,能够创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经验。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黄先生的故事。随着咨询的深入,我发现,黄先生的外遇对象和他的妈妈很像—情绪化,经常又哭又闹,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这是他最受不了他妈妈的地方。当他遇见一个知书达理、从不生气的女人,虽然没有怦然心动,但他知道,和她结婚肯定不会太差。
事实也的确如此。结婚后,两个人从不吵架,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可是,他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结婚久了,激情退去很正常,我让他回想一下两个人曾經的热恋状态。他想了半天告诉我,自己好像和太太没有过热恋期,只是觉得她是个好人,娶了她应该会幸福。
所以,当一个和妈妈有着相同特质的人出现后,他被深深地吸引,但又被这个特质折磨,因为这就是小时候妈妈带给他的痛苦感觉。外遇关系并不像婚姻关系那样稳定,更不被认可,加上他自身没有觉察,所以很难走到“创造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经验”这个阶段。怎么办?就像小时候逃离妈妈一样,逃离这段外遇关系。一次次被吸引,又一次次逃离,所以,我常常把这种吸引力叫作致命吸引力。
我帮助黄先生看到小时候的痛苦,了解到自己为什么会被这样的女性所吸引,然后带着他将外遇对象让他觉得很痛苦的部分,放回到最原始的地方,也就是他跟妈妈之间的关系,在那里做一些疗愈。最终,他选择了回归家庭,并和太太一起接受婚姻咨询。
其实,太太有很多委屈,也会对丈夫感到不满,只是从来不敢表达,黄先生也因此感觉不到她内在的渴望。后来,太太开始学着更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不再压抑生气和不满。当他们变得平等的时候,婚姻也渐渐变好了。
疗愈:创造不一样的体验
看到这儿,一定有人很好奇,对自己有致命吸引力的人是什么样?那个人是现在的伴侣吗?接下来,我带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小时候的情况作答,我会在每个问题后面附上我的答案供各位参考。
问题一:小时候你最喜欢爸爸和妈妈的特质是什么?(答案被记作A)
我喜欢爸爸很有学识很自信。
问题二:小时候你最讨厌爸爸和妈妈的特质是什么?(答案被记作B)
我最讨厌爸爸妈妈不在我身边。小时候,他们去国外留学,把我寄养在外公家。我感觉自己被遗弃了,一个人很孤单。我常常想,是不是自己不够乖不够好,所以才被留下来?是不是只要我变得足够好,他们就会把我带走?
问题三:小时候你一直想要得到的是什么?(答案被记作C)
我一直想要得到爸爸妈妈的陪伴和肯定。
问题四:小时候遇到挫折时,你会怎么回应?(答案被记作D)
陷入自怜,我会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孩子,就是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们才这样欺负我。
问题五:想到一些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答案被记作E)
想到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时光,我会觉得很开心很满足。
做完测试后,我们将答案嵌入这样一个句式—我一直在寻找一个B这样的伴侣,他最好是A,能够给我C,并让我感觉到E,但我常常因为D使自己得不到理想的亲密关系。
这个句式刚好回应了前面提到的“寻找熟悉的形象/感觉”。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形象以及我们感受到的一些东西,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会给我们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这些熟悉的感觉,很多是我们在意识层面就能够感受到的。比如爸爸很幽默,常常逗你笑。当碰到一个具有幽默特质的人,你就很容易被吸引。我们还会期待对方给自己一些爸爸妈妈没有给到的肯定/陪伴等,还要让自己感觉到一些很喜欢的感觉,比如开心/满足等。
可是,我们怎么可能一直在寻找一个具备B特质,也就是那些负面特质的伴侣呢?很少有人会刻意去寻找这样的人,因为理智告诉我们,这些特质会给我们带来痛苦。这就涉及潜意识层面的问题。就像被家暴的人会说,我这辈子决不会找打人的伴侣。可是,有些东西实在太强烈。他最终找的好像不会打人,但相处久了发现也是有暴力倾向的。未必一定表现为暴力行为,可能对方一个充满怒气的眼神就会让他感到很害怕,马上回到小时候生怕被爸爸打的恐惧感。潜意识里,他希望可以和有着同样特质的人创造不一样的体验,疗愈过去的创伤。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B),我对陪伴的渴望非常强烈。我也曾交往过一个男朋友,和爸爸一样有学问(A),常常请假来陪我,能够给我想要的陪伴(C),让我感觉很开心(D)。我也很喜欢他,但如果你问我爱不爱他,愿不愿意跟他结婚,我是答不出来的。我总感觉,我们的关系里缺了点什么。
后来,我发现,会对我产生极大吸引力的都是忙到没有什么时间给我的男人。而那个男朋友恰恰缺少了这个特质,没有办法让我有强烈的爱的感觉。虽然陪伴是我从小就渴望的,但真的要疗愈这个伤口,我其实想要找的是一个不会在身边的人,我希望从这样的人身上得到没有过的陪伴。
说真的,这个过程非常不美好。在关系的初期,我常常被勾出很多小时候的难过,比如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为什么我一个人会那么孤单?会不会我哪里做不好,他就会离开我?然后,我就会陷入自怜(E),觉得我好委屈,都是他害我这么伤心。我的回应也让别人觉得,都是这个男的不好。我记得有一次他直接对我说:“为什么跟你在一起之后,我老觉得自己像个坏人啊?”
后来,我去做了心理咨询。当这种熟悉的痛苦再出现时,我就知道,小时候的那种感觉出现了。小时候,我不懂也没有办法,将责任推给了父母;长大后,或因为缺少情境,没有机会去面对这份痛苦,或因为缺少觉察,一感到痛苦就怪伴侣。现在,我要改变这种应对模式,拿回自己的责任。
转变观念—他确实很忙,不管我做什么,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转移注意力—他不在,我正好可以做自己的事,我也可以陪伴自己呀。这么做之后,他还是很忙,但因为有了疗愈,他的忙碌不会再让我感到不安。如果他真的过度忙碌,我也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勇敢表达出来:你最近真的太忙了,我觉得需要找个时间跟你聊聊。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跟我说对不起,努力调整节奏。
我创造了不一样的体验,疗愈了小时候的创伤,也找到了当下关系的出路。如今,我们在一起很多年了,关系也越来越好。
绝配:做彼此的疗愈师
那么,小时候的创伤一定会在亲密关系里展现吗?不一定。有人是在外遇关系里,比如黄先生;也有很多人是在朋友、同事等关系里。只不过,在众多关系中,亲密关系是最适合进行疗愈的。
爸爸妈妈是出生后第一份非常重要的亲密关系,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是没有办法脱离父母独自生存的。在重要关系里受的伤,也就显得特别痛。长大以后,伴侣关系是最亲密最重要的亲密关系,这个痛会表现得更直接,被勾出来的感觉跟小时候更接近,也能感觉得更清楚。
在咨询中,我就遇见过很多“绝配”,两个人的伤痛都被对方勾了出来,这让他们的相处面临很大的挑战,也让他们成长得更迅速。
有一对夫妻相爱相杀,最大的冲突是,妻子一不高兴,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管丈夫怎么恳求,她只说,你给我多点时间。丈夫说,好,我给你时间,但需要多久呢?妻子说我不知道,但就是需要一点时间。丈夫就一直在外面踱步,没过多久又来找妻子。妻子受不了丈夫的咄咄逼人,丈夫也受不了妻子的不理不睬。
其实,他们相处的模式和各自小时候的经验非常相似,勾出了熟悉的痛苦。
丈夫说小时候每次做错事,妈妈都会把他关到门外,说你这么不乖,就不要回来了。他就在门外哭,常常哭到邻居都看不下去了,把他领回自己家,妈妈才去找他。当妻子把自己关起来时,那种熟悉的焦虑、害怕就被勾了出来:天哪,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出来就要提离婚?
妻子说她的爸爸很暴力,常常追着她打。她无力还击,只能躲到衣柜里,以为可以躲过一劫。可是好几次,爸爸硬是把她拉出来继续打。丈夫一直逼她赶快出来,勾出了她小时候躲在衣柜里的恐惧感。对她而言,她特别需要丈夫先离开一下,等她感觉安全了才敢出来。
你会发现,他们发生冲突时,就像两个受伤的小孩子。庆幸的是,他们能够一起来做咨询,因为如果伴侣愿意的话,是可以实现互相疗愈的。
比如这一次由丈夫来讲他小时候的经历,甚至进入当年的那种痛苦里。在治疗师的引导下,妻子变成理想的妈妈去安抚他,比如说你放心,我没有要离开你,我是很愛你的;或是,对不起,让你害怕了。第二次再换丈夫扮演妻子理想的父亲。丈夫会知道,妻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表示不爱或要离开他,她只是需要一些安全感。妻子也明白,当丈夫催促时并不是要逼迫或伤害她,他只是想要关心她,害怕失去她。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绝配,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心理咨询,怎么办呢?我们要学会自我疗愈。你要相信,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最需要什么。
比如我害怕被遗弃,每次有同样的感觉出现时,我就会想象内在受伤的小孩,用手拍拍我的胸脯,好像在安抚小朋友一样,说不要慌,你是很棒的孩子。那个人可能真的有很多事要忙,并不是不爱你。而且,不管他怎么样,反正我最爱你了,永远都不会离开你。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跟那个受伤的小孩讲话。我发现,他真的在慢慢改变,他变了,我也就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害怕别人不喜欢我,活得更自在了。
有来访者小时候遭遇家暴,每每想到那一幕,他就想象以现在大人的样子跑进去把小时候的自己救出来,然后告诉他,你放心,我会一直在你旁边保护你,不会让任何人再欺负你。还有来访者说小时候的自己好可怜,像个小大人,从没有像个孩子一样玩耍过。上个周末,他带着小时候的自己去坐了缆车,特别开心。
当我们开始这样陪伴受伤的自己时,就不必通过找一个有B特质的人来疗愈了。很有趣的是,即使是跟有B特质的人在一起,当我们做了一些疗愈之后,伴侣的特质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以前丈夫很凶,现在温柔了很多;以前妻子很情绪化,现在稳重了很多。你看,一个人的改变可以带动两个人互动模式的改变。
疗愈的核心是自我疗愈,即便伴侣可以提供帮助,终究需要我们自己来践行,承担自己的责任,疗愈创伤,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