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4-06彭明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疗效

彭明艳

摘要:目的 观察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采取认知行为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有24例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非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增加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促进医患、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關键词:精神科;认知行为;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126-01

精神科是医院比较特殊的科室,该科室疾病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行为、心理上的紊乱情况[1]。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大部分是受到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外界影响结合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及神经化因素相互影响所导致[2]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精神障碍患者人数也在逐步增加,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及自我调节的方式进行治疗,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大部分丧失自知力,影响正常生活[3]。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比较长,整个治疗过程只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不能完全治愈,增加患者及家属带来的经济压力及生活压力[4]。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认知情况。快速重建患者正确的心理认知。有研究表明,在精神科辅助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发展,提高临床疗效,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针对我院2020年1月到2020年8月在精神科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8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4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人;对照组中有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9±0.72),病程1-12年,平均(4.58±2.68)年;研究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88±0.76),病程1-16年,平均(5.84±3.2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其中主要采取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药物初始量控制在5mg,每次使用的药量控制在30mg以内,每天使用1次,8周为一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非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行为锻炼,每天组织患者进行1-2次康复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40min以内,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2)了解患者的自我认知情况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采取自我指导和社会技能等训练,增加患者与社会的接触频率,增加患者对社会的融入性。(3)了解患者的喜好,善于发现患者的兴趣爱好并给予鼓励,帮助患者培养生活情绪,缓解患者内心的不良兴趣,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4)健康教育,采取宣传册、视频以及口头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纠正自己行为,培养患者的正确认知。(5)常识性训练,通过卡片、物体拼接等活动来锻炼患者的记忆能力、注意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6)沟通锻炼,在日常治疗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采用温和、关心的语气,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性格特点以便帮助患者提升对外界的应激反应能力。

1.3评价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中:回避症状、社会功能受损、警觉性增高运用、主观评定的方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详见表1。

3讨论

认知行为治疗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全新的针对精神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患者的认知、行为两方面进行融合治疗,近年来在精神科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帮助患者通过认知行为来了解到自身疾病情况,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发展,本次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社会功能受损情况均有所好转。

综上所述,精神科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增加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促进医患、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康慧敏,王斌红,郝瑞军,等.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6).

[2]吴晓优,土文珍,林小容,等.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糖脂代谢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0,v.42(10): 91-93.

[3]张莉琳.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019(049):77-77,84.

[4]胡晋辉.研究精神病康复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4(025):P.59-59.

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猜你喜欢

精神科临床疗效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精神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