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润松)随感录
2021-04-06
吴 强
1977年 生于福建长汀,祖籍福建莆田。
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5年至今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个展:
2008年 无上清凉——吴强中国画作品个展(东京画廊+BTAP,北京)
2009年无上清凉——吴强个人中国画作品展(东京画廊,日本东京)
2010年安缦法云——吴强个人中国画作品展(安缦法云酒店,杭州)
2012年管锥——吴强个人中国画作品展(东京画廊+BTAP,北京)
2013年管锥——吴强个人中国画作品展(东京画廊 日本东京)
2017年烟云供养——吴强个人中国画作品展(东京画廊+BTAP,北京)
向着内心深处慢慢求索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为那里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地,充满神奇的未知元素,令人无限向往。只不过有时它是一团浑水,夹杂着外部世界琐碎的映像无序地翻滚着,混乱不堪。直到安静的时刻,杂质沉淀稳定,浑水逐渐清彻透亮,外在世界才被完整地呈现出来。此时,一内一外两个天地遥相映对,一切都变得那么幽静深远,孕育其间的生机使人感到莫名的喜悦。
于是,怀疑通过眼睛能看到一切真象,怀疑梦中所见未必都是虚幻。如果这个怀疑是正确的,那是否应该减弱通过眼睛来认知世界的依赖?世界变化太快,快到眼睛因绚烂多彩而疲惫,继而引发内心的混乱。然而,先古的高人逸士们,在那样一个视觉享受相对贫乏的年代还能甘愿“视而不见”,以还内心一片清净的空地。而陷于窘境的现代人能否愿意从中获取缓解的良方?
由此,能触摸到中国古代先人创造的“笔墨” 是值得庆幸的。只因它能自由地穿行于内外两个天地的时空中,向前追溯去分享先人们的感悟,向后延展去触动后续者的灵魂。
所以,调整节奏,平稳地呼吸,观照内心的深处,去寻觅那片无上清凉的境地。
——润松
自古至今,自然中的山水非常稳定。以“心”观照同以“眼”观察自然中的山水是不一样的。前者深刻,后者表面。在师法自然之前还有一个师法古人的环节,即师古人心。对于这点,许多人往往轻视甚至忽略对古人“心”的学习导致自心如断线的风筝,失去根基而日渐枯竭。所以只有“我心”依古人“心”而生,又与古人“心”相异,才算圆满。最后以现实生活中的“我心”观照自然中的山水既是师法自然。这些说起来简单,但做好每个环节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有许多人或知难而退,或半途而废,或朝三暮四,或毅志不坚,或用功不深,或不明理法,种种原因都可能取不得大成就,也就会因落空反过来诬蔑此路不通,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润松
古人与今人皆是人,是人便会有共性。许多人都希望拥有个性,而我对共性的追求却甚过对个性的追求,至少在现阶段自己就是这样的想法。因为在我看来,共性就如根基,个性就如枝叶。根基不扎深,养分便跟不上,枝叶也就不可能茂盛丰厚。根基埋在土里,讲的是深度,是纵向的。枝叶露在顶端,讲的是广度,是横向的。虽然人们都喜欢看枝叶的繁茂,我却要想尽办法把根基再埋得更深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稳定的内在规律进行支配,人可以暫时地按自己的意识进行局部跳跃式的前进。但许多时候,跳过去的那段还是要回过头来重新来过,忽略的部分还得补回来。所以我不会去制定一份计划,强迫自己要在什么时间搞出一种所谓革命性的风格或手法的。只要依照自己的内心,努力挖掘自己的天赋,脚踏实地尽力做就行了。那些想抄近路走捷径的念头往往都是浮躁的催化剂,等浮华褪去,一切归于平静,时光也早已逝去。对于“变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理解不同,走的路也就各异了。所以我不会去想以后这个结果,过程是自己的,结果是给别人看的。
——润松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品尺幅的大小虽需不同的技法处理方式,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胸中有丘壑,才能做到小而不局促,大而不空洞.或者说心中有天地,无论着于何处,皆为一天地。古代有许多画家都具备这种”笔不盈尺而有千里之远”的能力。今人并不比古人差,甚至比古人条件还要好,还更聪明。只是在心态的修炼上,今人比起古人来说就显得轻浮和粗糙了。
——润松
技法只是一部分而已,“画外功夫”确实更重要。前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既是要求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阅历和见识。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喜欢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去悟。其实兴趣广泛不会分散精力的,只要目的明确并能融会贯通为自己所用,反而能在不知不觉中给画面增加许多新的意象……
——润松
艺术追求是很个人的事情。一旦全心投入必定是寂寞的,而且这里的寂寞更多是内心里的寂寞。所以既然选择这条路,就得做好忍受寂寞的准备。耐得住小寂寞容易,耐得住大寂寞很难,有成就后还甘于寂寞那才是真的厉害。
——润松
我认为“古意”并不是指老旧,而是指某种本真的状态。我把画画看作是一种修炼过程,画家通过不断去除在成长中积累的“习气”,去还原他自身内心的“本真”,再由“本真”的内心去关照自然而生发出“气息”来,这便是“古意”。这和太极拳的学习道理相当。打过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在学拳的头几年里要尽量放松,为的就是去掉身上僵死的力。待这些僵力去除干净后轻松灵动的内在力量才会逐渐生发出来的。当画家具备“古意”时,既能在契合前人的同时又处处彰显自我面貌了。正如上个问题说到的“古意”,因为它是一种内心的“本真”,所以无论哪个时代的人,只要是人就都具备内心的“本真”。又因为每个时代环境不同,每个人的性情和关注点也不同,所以由“本真”的内心生发出的“气息”也就各不相同了,也正因为不同才产生了所谓的新意。“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许多人都喜欢向外寻求却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因此,我并没有刻意要表达什么样的新意。我生活在这个与前人不同的时期,必然会有打动我内心的事物,而且我的性情也与其他人有差异,我只是在这个时期随着自己的内心去做罢了。我有许多满意的作品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能经常保持这样的状态将会是我努力的方向。说到新意,就又不可避免地要说到创新和改革,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复古和保守。在我看来,这两方面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因为,创新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完成才能更稳健更彻底.当创新过速过猛,而传承脱节滞后时,容易产生浮躁和根基不稳的后果,这种况状出现必有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保守”就是一种相应的对策,它只起减速和稳定的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肯定的,但都是在矛盾双方(创新与保守)共同作用下进行。如果只谈创新不谈保守就会激进,只谈保守不谈创新就会滞后。
——润松
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体悟同年龄并无太大关系,“心”的完全投入才是根本。对于其他的艺术应该也是一样的。在北京的这次展览中,有许多中外的观众在没见到我之前看作品都认为我是年长的人,在见到我后都感到很惊讶。这确实是个挺有趣的现象。对于中国的传统水墨画艺术,人们一提到"传统"便首先想到陈旧,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我看来,“传统”不是死物而是鲜活的,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它一直稳定并缓慢地发展着。虽然它不断受到外力冲击,甚至暂时偏离了发展的轨道,但其内在的生命力不断促使它修正自己的发展轨迹并续继前进。但由于在短时间内,这种变化不易被察觉,继而被误认为其巳停滞落后,加上在浮燥心态的驱使下急功近利,使得“传统”这颗明珠的光彩被尘土遮蔽。我虽然还年轻,但在不断的学习和体悟中被“传统”的魅力所吸引。能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这颗明珠抚去尘土,还其原来的光彩是我非常愿意和喜欢做的事情。
——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