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任务远行
2021-04-06余伟
余伟
苏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五的第三单元编者安排了名为“学会分析”的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我认为来得恰是时候——同学们在这之前尝试了几次议论文的写作,但正如编者所担心的,“很多人苦于不会分析”,此时训练,个体正处于“愤”或“悱”的阶段,将较为有效。
【训练一】形式:识方法,降级别
“分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说:“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客观认识它,具体尝试它,分析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
分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概念分析
就是分析概念的具体含义。
《拿来主义》一文,因为作者针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现象提出并阐述了“拿来主义”的概念,我们对接受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正确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拿来主义”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就能理解得清晰而透彻。文中观点之所以入情入理,发人深省,与作者对“拿来主义”概念的精到分析是分不开的。如果不对概念包含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议论文往往难以展开,结果“以叙代议”举几个例子了事,思想不足,行文草率,所述就难以服人。
(二)比较分析
就是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作比较找出双方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分出优劣、正误,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判断。
《拿来主义》中“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一组对比,“拿来”和“送来”也是一组对比,层层分析,精辟犀利,为我们论证了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因果分析
就是通过对论题中有关因果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拿来主义》至第五段才出现“拿来主义”四字,前边的内容主要批判了“送去”——主动送去、媚外求荣、自欺欺人,附带着也区分了另一个叫“送来”的词——被动接受、没有选择、大受其害。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是为因果分析。
另,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第81、82页,把课本已作介绍的《师说》中的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六国论》中“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部分所体现的由因求果和由果溯因的因果分析一一回忆,并作为典范牢记在心。
【训练二】内容:分论点,排层次
在中心论点确立的前提下,分论点论证能够具体、有序地表达思想,解决矛盾,因而议论文写作中较为常用。
我们在论证某一观点或某一事理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每一角、每一面、每一层都是一个分论点。提炼论点的分支,主要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并列式分解
1.推类(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例:学会分享。
a.分享是个人对外界的贡献。
b.分享是共同拥有,从而也是更多地拥有。
c.分享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2.溯因(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例:学会分享。
a.不学会分享,就不懂得与人方便。
b.不学会分享,也就不可能与己方便。
c.不学会分享,灵魂没有升华,生命暗淡无光。
3.觅法(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例:懂得拥有。
a.“拥有”包括物质和精神,关涉品行和素质。
b.懂得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
c.懂得在分享的过程中,自己会拥有更多。
4.求果(主要回答“会怎样”的问题)
例:懂得拥有。
a.懂得拥有,快乐丰富。
b.懂得拥有,平和豁达。
c.懂得拥有,人生多彩。
(二)递进式分解
1.按议论步骤递进
一般循着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的顺序阐述道理。
例:知足常乐。
a.(是什么)知足常乐是不为世俗、名利所动的境界,是在积极进取和探求的同时,为自己在内心保留的那份超脱、宁静。
b.(为什么)生命的快乐来自于节制,来自于知足,知足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现实。
c.(怎么样)人生在“知足”和“不知足”的交替主宰中前行。
2.按论点内涵递进
论点内涵本身即呈递进关系,分解论点只须根据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程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例:学会知足。
a.(该怎样)知足是人生难得的一种处世态度。
b.(要怎样)知足是对现实正确的看待,而不是简单的规避和停滞。
c.(会怎样)知足是一把双刃剑,成熟人生,智慧无穷。
此外,还可考虑以辩证式分解、对比式分解来提取分论点,排布层次。
【训练三】形式+内容:重新知,磨思维
以“站直了做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思路点拨]
形式上,“站直”值得作概念分析(字面义、引申义),更可进行比较分析(与“趴下”“匍匐”“站不直”等),“做人”亦同(与“做狗”“做狼”“做鬼”等),“站直了做人”也不例外(“一贯笔直”与“先屈后直”、“内外均直”与“外屈内直”、“形神皆直”与“似屈实直”、“万事唯直”与“小屈大直”等)。“站直了做人”整体上宜再作因果分析,往前一步,则推至其必要性,往后一步,则涉及其群体影响、社会担当,使得含义丰富、精神高远。
内容上,该题目已经明确指出了中心论点,因而直接进入论点的分解、排布阶段。不管是推类、溯因,还是觅法、求果,各种方法都可以一试,但是这些纯并列式的分解容易造成文意单薄的缺憾,不妨以递进式构架,增益语言表达的厚度与力度。如果是按议论步骤递进,由解释“什么是站直了做人”到回答“為什么必须站直了做人”,最后道明“怎样才能站直了做人”,层推环进,步步为营,而每一点上又可进行并列或者递进式细分,立体交错,清晰透彻。如果是按论点内涵递进,也可将之分为“要站直了做人”“敢站直了做人”“会站直了做人”几层来论述,由基础到发展到目的,严谨,有力。
[文二]
站 直 了 做 人
(1)万卷丹青,终留千秋为脊;百世流传,只余十数芳名。
(2)“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于万般痛苦之中,却不忘史官之使命——“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忍辱负重,所为不过“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如何不令后世敬之佩之呢?
(3)明知可能受刑,却毅然为所谓“叛变”之将求情。悠悠千载,“叛将”究竟为寻找机会还是真正反叛已无从知晓,然而身为史官的他却相信将军之忠诚,因此只得承受所谓的“最下腐刑极矣”!想必心中有万种苦涩,却未再申诉,只是挺立着脊梁,无怨无悔。
(4)不屈,是坚持,也是对强权的不屑,即使被碾得粉碎,挫骨扬灰,也以义无反顾之势傲然屹立。只因心中有着不可弯曲的傲骨,以脊梁之挺,应大势之凌。虽受“最下极矣”的腐刑,又何尝放弃站直做人的骄傲而蝇营狗苟,与小人同流合污?于是,他挺直了脊梁,因为那是身上最需要以“直”衡量的地方。
(5)“太史公牛马走”,一个微不足道的称呼,却冠于伟大的人格之上,其光芒甚至延至今日,使多少人为此感动?而他却遭受苦难无数,又让多少人悲泣而叹可怜?
(6)与他对比,多少人自惭形秽,又有多少人更显晦暗?秦桧,放弃了挺直做人的尊严,为求和不择手段,以皇帝名义连发十二道金牌,杀死为国奋战的岳飞将军。二者相比,岂不高下立见?又有“九千岁”魏忠贤,以大阉之身为祸朝廷,以权谋私,架空皇帝,致使朝堂荒废,国家动荡。他又何曾挺直了自己的脊梁?
(7)由是,可见人格之高下。其实,高下不过为是否“站直”而已。“站”得“直”,自然高,岂非显而易见?
(8)所以,站直了做人,才能永存人格之伟大、高尚。
该同学材料用得不错,所引句子都能有效、有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内涵,使“站直了做人”这个论点本身显得不平面、单薄,但就全文来看,作者还没有形成多向发散并深入分析的思维习惯,只在一个小点上自圆其说,因此最终得分并不高。虽然概念分析、比较分析在这儿都可以找到痕迹,但因果分析这一特别能体现文章高度的方法缺失了。面批时,我为第(3)段开头加了句:“他,是司马迁”,然后建议该同学尝试着写一段因果分析的内容放在(6)(7)之间,往前,或者往后形成一个层次,从现象探知本质或者揭示结果。因果分析常常和假设的条件结合使用,有法可循,并非难事;迈出有意训练的一步,也许起始阶段会走得磕磕绊绊,不久便可轻松行之,而坚持一段时间后,也许就能换来思维品质的全面提高。
(7)假令他屈服于皇帝的威势而弯下自己的脊梁,只顾诚惶诚恐地高呼“陛下万岁”,而失其身为史官的公正,又何如?那样的话,史册上便少了一个风华绝代的身影,而朝堂之上却只添一庸碌无为的官场不倒翁而已。正是他的正义感,以及虽受奇耻大辱而不弃理想的坚毅之心,才让其精神如千岁之仙鹤,笑看一代代犹如蜉蝣的人们生老病死而永存,并闪耀。
(8)人有三死,一为生理活动,一为社会存在,一为精神思想。正是他的伟大,才令他经历两死而终不亡,精神永在,成为万世千秋之脊梁。
起步,跋涉……虽然稚嫩,虽然上下文仍有瑕疵,距离高考还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带着任务远行,每次思维训练不将就,不浅尝辄止,议论文写作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