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
2021-04-06秦慧泉
秦慧泉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进入到九年级阶段之后,无论是学习的心境还是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果说在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压力是一个气球那么大的话,那么在九年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承受的学习压力就是一个热气球那么大,学生在表面中看起来好像是比之前的承受能力变得更加的大了,其实只是表面而已,因此,本文就初中化学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与课堂的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趣味;降低课堂学习难度;培养长期学习兴趣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在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可能不太良好的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开导,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来缓解自己心中的学习压力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家访,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压力一部分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算是强迫自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而另一部分学习压力就是家长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学生的。在初三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心的情感状态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教师就更需要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激励,维持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自信心,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熟练地应用知识内容进行问题的解答。
一、提高课堂教学趣味
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不同科目的教学质量都有非常大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学生的学习感受不断得到教师的重视,在课堂的学习中,才可以针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更加畅所欲言,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许多学科息息相关,这也是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如此普及的原因。在学生对于化学课程体系的学习具有排斥心理的狀态下,教师就可以根据生活化教学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怎么样才可以有效地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教师通过结合生活现象的方式可以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趣味,也可以让学生对于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物理变化的实质进行有效的区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的物种生成,而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比如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石蜡融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等,而化学变化是的其他物质生成的,比如煤的燃烧、食物的腐败,教师通过将生活化教学与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也可以让学生理解有化学变化的一定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是有物理变化的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降低课堂学习难度
初中阶段各个学科课堂中,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难度都是非常高的,教师在课下备写教学方案的时候,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将知识内容以不同的思路讲解出来,从而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简化学习的步骤,从而有效提高在课堂中对于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教师根据学生在其他学科课堂中的学习,就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原子的结构”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于原子的构成进行预习,并且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的方式,讨论不同种原子的区别。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让学生记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对于质子、中子以及核外电子的带电情况有清楚的了解,这样也可以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难度。
三、培养长期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支撑他们学习的动力不仅仅是心中树立的远大目标,还有对于各个学科课程体系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时间是非常晚的,在课堂的学习中,并没有相关学习经验的支撑。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知识内容的特点,从而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长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元素”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于元素的概念才会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具有相同质子数或者是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是相同的,教师需要通过概念的解读,让学生明白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是不同的。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对于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也需要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技能。因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不是只有学习成绩这一项,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言语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人际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准确地捕捉到对方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化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利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体验的尝试[J].赤子(上中旬),2015(18).
[2]王艳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的特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
(广西省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海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