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红一窟
2021-04-06陆之滢
陆之滢
许多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可以读一生的书。
记得小时候懵懂,嫌半文言看起来累人,百几章回,反反复复只爱看“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和“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这两回。再略长一些,爱看与自己相同年龄的黛玉宝玉卿卿我我,至于诗词古文,不解其意,也囫囵吞枣。可现在又再翻开,我却独迷上了最为难解又最为巧妙的第五回。
一部小说在一开始就把结局告诉读者,这很冒险,因为如果知道结局,读者很可能就不想看下去了。但这正是《红楼梦》的特殊之处,借用宝玉的梦境,以诗歌判词的形式,埋藏下那么多女性的生命结局。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凡鸟偏从末世来……哭向金陵事更哀。”讀诗像解谜,许多自己初读甚不解,寻来蒋勋的书籍慢慢翻阅,领会了,千红一窟的女孩子们,在诗中一个一个走向幻灭,不免在诗意之中又为她们的生命叹息。
在诗和生命的印证中,不仅是人生的一种空寂:不管她们是来争名还是夺利,最后繁华都落得一场空——真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更是生命的一种诗意:从繁华到幻灭,结局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人怎么一步一步走向那个结局才重要。想起小时候最爱看的两个情节,正是黛玉从繁华到幻灭。绛珠草只是来还恩的,但她要用一生的眼泪来换,要对宝玉有那样多的闲愁——探望宝钗时看见宝玉也在的那句半含酸的醋话,为宝玉细心束好头发、戴端正斗笠,再一起回家的那种分享生命细节的真情。直至最后一句“宝玉,你好……”才生魂归天。是黛玉一步步走向结局的路,让她的生命有了一种凄美和用眼泪还恩的深情,方才成了“林妹妹”。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此是第五回中宝玉被警幻仙子带去喝的茶名。而窟同哭,杯同悲,所有红楼女孩子的命运皆使人无限伤感,但《红楼梦》动人之处,正是曹雪芹将她们走向结局的每一小步都写得细腻婉转。即便是晴雯、袭人如此一个个丫头,在曹雪芹笔下,她们也有着对宝玉青春的真情,有一个美的生命。我们看《红楼梦》是看家族的兴衰,人的生死,却更是在看青春,看生命。
然真正的经典,是让你在书中不断看到自己。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也在读自己这样一个青春,一个生命,好像自然界中的一朵花,没有比较,只有无限的赞叹与欢喜。读完了再回到自己,我们也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命运,一路都在歌唱着生命的赞叹和欢喜。
千红一窟,肉体本就是走向幻灭,但生命自会惊鸿一瞥。
[简评]这篇读后感犹如一条徐徐而淌的小溪,清秀且流畅,情感竭诚且细腻。在《红楼梦》,小作者读到了家族的兴衰和人的生死;读到了红楼女子们青春的美丽和生命的诗意;更能由人及己,读到了自己的一个青春与生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愿小作者在写作路上继续采撷思想中的朵朵浪花。
(指导教师 张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