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2021-04-06李小平
李小平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受教育者如同种子,全都是有生命的,是能够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教育就是要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之所以将教育比作“农业”,是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有机”过程,它所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而不是无生命的工业“原料”。作为能够“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学生,就如同有生命的“种子”,蕴含着“主动成长”的基因和潜能。
作为促进“种子”发育成长的教育活动,不是人为的“加工、制造”,而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其提供适宜“生态”条件的“耕耘、培育”,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然而,工业革命后,随着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等思潮的强势挺进和片面夸大,教育在追求规模、效率的功利性过程中,把人当物的“工业化”现象愈演愈烈,越来越注重“统一规范”“批量生产”,越来越从“育人”演变成“制器”,从“农业”变成了“工业”。因此,真正的教育改革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是遵循“农业”的“有机性”,克服对人的“物化”操作和工业化制造模式,体现“人化”的体验、个性和非预设性。
教育固然需要逻辑、认知,但更要有体验和共情。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摇动”“推动”“唤醒”描绘的正是蕴涵人性的主体性、交互性心理活动,是师生在知识活动中的一种共情体验。要达到这种体验和共情,就要将逻辑形态的教材文本转变为心理形态的体验活动,把“冷冰冰”的逻辑知识变为活灵活现的心理展现,让师生在课堂交流互动中充分呈现各自真实的思维和心理,实现情感和思维深处的碰撞共鸣。这样的教学,绝不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化动作,或者是烘托气氛的预设表演。
教育固然要有组织和规范,但更要有个性和灵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描述教育: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教育的这种艺术性、复杂性、神秘性,源于生命成长的个性和灵性。教育的“产品”不应该是机械化、工业化的“復制品”“仿制品”,而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结晶,是师生智慧的交互碰撞和灵性的独特绽放。
教育固然要有预设,但更要有未知和未定。如果预设的东西过多,就成了“制造”,就没有个性和灵性可言。人从本质上是“自为”的存在,就是具有难以预测的可能性和潜在性,生命成长的精彩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教育的生态环境下,个体可能成为“这样的人”或“那样的人”,但教育的关键是使他“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建构主义者提倡的,教育不是确定的、预设的“跑道”,而是不确定的、没有预设的“跑”。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曾经告诫世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来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今天,教育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日益丰富,使得教育日新月异。但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只有遵循人的成长的“有机性”规律,不破坏教育教学的内在生态才是有价值的。防止技术对心灵的“物化”,尤其是对教育中内在体验、鲜活个性和独特灵性的“束缚”,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毕竟,作为有机体生命的成长只有一次,是无法重启的。因此,把教育当“农业”而不是“工业”,不只是教育的观念,更是教育的德性。
(作者系空军预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