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2021-04-06甄大千王强
甄大千 王强
1954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凭借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青史留名。《老人与海》语言简练晓畅,叙事明晰,人物塑造有血有肉,很好地体现了海明威的文学思想。书中,海明威生动地描写了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钓上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程中,大马林鱼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圣地亚哥与鲨鱼轮番搏斗,用尽全身力气,最终也没能完整地把大马林鱼带回岸边,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看似失败了,却勇敢地捍卫了人类的尊严。
一向以“文坛硬汉”闻名的海明威,通过圣地亚哥的形象,将自己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思考推向了新的高度:生而为人,无论在现实世界中遭遇什么样的挫折与挑战,面对什么样的不幸与灾祸,都必须捍卫人类的尊严,优雅地承担世界的重担。一如他在文中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所传达的硬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致敬与学习。
如果让你为圣地亚哥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圣地亚哥的雕像体态健硕,头戴渔夫帽,脸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和花白的胡茬,眼神坚毅,嘴唇紧抿,好似在咬紧牙关。两条胳膊一前一后握着缆绳,青筋暴出,仿佛会从船底拽出一条大马林鱼。
雕像的這一设计着力表现原著中老人与大海激烈搏斗、想要钓上一条大马林鱼的情节。绷紧的双臂能体现出老人的拼搏与努力,坚毅的眼神能体现出老人决不放弃的精神,诠释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北大附中高三张兆阳
圣地亚哥站在渔船上,左手高举着锋利的渔叉,对着张开血盆大口的鲨鱼;右手紧紧抓着大马林鱼残破的脊背,手已被鲜血染红。老人双眉紧锁,身体挺直,肌肉紧绷。他那被海水和鲜血浸染的帆布衣服已被撕烂了好几处,在他的身后有一头仰天咆哮的雄狮。
雕像的设计思路来源于老人捕获大马林鱼后与星鲨搏斗的片段,表现了老人不屈的意志。雄狮则是老人无冕之王的象征,也是老人常常梦见的动物。———北大附中高三梁逸之
圣地亚哥站在船头,船旁系着一条大马林鱼,他的一只手举着渔叉,对着浪花中的鲨鱼,另一只手扶着船帮。他的手臂青筋暴出,他的面部露出几分不屈和决绝,嘴大张着,仿佛在呐喊:“来呀!较量一番吧!”他的整个身体呈现出后仰蓄力的姿态,好像下一秒就要奋起刺穿那条鲨鱼。他的全身充满了力量,只有面部的皱纹透露着衰老的气息。
这尊雕像的设计思路来源于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以此来体现他的硬汉形象,并激励和鼓舞我们不惧困难,奋力向前。———北大附中高三崔亚楠
《老人与海》是高中生必读之书。但有的同学不爱读书,请你写一段话来为它“代言”,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要求:符合原著,有感染力。
你以为他只是一位身材干瘪的老人,却错过了一位不屈战斗的狮子般的硬汉;你以为那只是一片常见的大海,却错过了泛着点点荧光的水母、优雅游动的海龟、巨大的马林鱼跃出水面时的海上奇观;你以为这只是一则乏味的捕鱼故事,却错过了圣地亚哥的顽强精神带给你的心灵震撼。
无垠海面上与大马林鱼比拼意志、持久作战,与群鲨浴血搏斗、终获胜利,拥有这一切的《老人与海》值得你一看!———北大附中高三彭沁禾
失败无法使他的灵魂苍老。“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水、鲨群、几乎空手而归的结局……在绝境中,圣地亚哥桀骜地抗争着,拼尽全力挣脱套在脖颈上的命运缰绳。老人在海上漂泊搏斗,承受着无常的捉弄和失望。但是归来,他仍然怀着一颗充溢着热情和希望的赤诚之心。读一读《老人与海》吧,试着去体会倔强的灵魂深处隐匿着的坚定意志与纯真勇敢的心!———北大附中高三罗皓宇
捧读《老人与海》,这部英雄之书的点点滴滴将镌刻于你我心底。流连于字里行间,你将感受到圣地亚哥对大海的深情,感受到男孩和老人的真情,感受到泛舟大海的孤独与思考。而捕获大鱼的喜悦,遭遇鲨鱼的惊险,海上搏斗的激烈,都如一幕幕电影画面展现于你的眼前,走进你的心中。来吧!让我们一起,翻开书页,沐浴海风,走进海明威的精神世界,感受老人的硬汉精神———不屈与坚强!———北大附中高三佘政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