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2021-04-06秦逍
秦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将产业振兴的目标顺利实现,通过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产增值,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视域下,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突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顺应新型城镇化大势,处理好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关系,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的特征
——地域性。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很强的市场开放性与地方独立性。县域经济的地域特色和当地的人文环境、资源禀赋、自然地理息息相关,因此也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通常是由当地政府引导和调控,充分利用县域内的生产力和人文、自然资源,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和经济格局。
——综合性。县域经济作为综合性经济体系的一种,在县域范围中囊括了形式多样的经济活动,具有十分完整的循环功能。这些经济活动包括了三次產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其中包含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层次的隶属关系。这就要求在研究和决策县域整体发展时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县域内部的诸多发展要素,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层次性。县域经济在发展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层次性特征,而这也符合区域经济学中“梯度推进”和“中心辐射”两项理论。通常,一个县域的发展往往以县城为中心,并由此扩大到周边镇(乡)地区,具体体现在城乡结构、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力的多层次关系上,而这种动态的层次性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将由经济中心的高层次逐渐向其附近的低层次辐射。
——开放性。县域经济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流动的县域生产要素上,这种流动不仅在县域内部,并且也包括了县域外部的流动。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县域内的资源、人口和行政面积有限,因此要想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无疑十分困难,只有进一步对外开放,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吸纳并集聚生产要素为我所用,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发展,首先要革新发展思路。县域经济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思路和统一的发展模式,要与自身区域的产业结构层次、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明确经济发展新方向,找到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要以自身区域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认真实落新的发展理念。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改变传统的种植农业方式,走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道路。如整合土地集中利用,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采摘园、种植园等,融入观赏、农事采摘体验等项目,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到乡村观光、消费,继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农旅融合发展可以改变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生产主动性差的现状。只有把传统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因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升级农村基础设施。要通过“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有效解决县、乡公路安保、乡村断头路等问题,从而增强县、乡公路网络化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继而建成群众出行方便安全、城乡布局协调的城乡道路网络。要切实增强水利保障能力,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将供水管网扩展到乡村,实现城乡集中供水。同时,要积极开展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及中小河流治理等。要改革农村能源供给,通过农村电网改造,更新农村电力设施,加大峰谷电价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增强农村电网供电质量,把城乡电价差距显著缩小。要进一步强化电力配送体制改革,借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村供电设施建设。要改造升级现有的农村通信网络,促进网络通信质量提高,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首先,要建立健全财政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对各县域收入进行合理分配,把税收支配权力下放给县级人民政府,将各县级政府的财政职能最大化发挥出来。其次,对转移和支付结构进行调整,增加一次性转移支付的占比,有效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拓宽县级财政的利用空间。最后,大力引入市场机制,支持县级财政向市场融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将市场的导向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给予县域企业发展动力,使其可以更好地在市场融资,通过引入更多民间资本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良好发展。同时,倡导各类金融机构建立起与县域经济相适应的新型金融服务机制,扩大“三农”信贷规模,进一步强化信贷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农业。一是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众所周知,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占比较高,目前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很低,同时在全国总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较大。因此,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提高农民收入是首要目标。当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农业示范园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要重视保护耕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标准,逐渐实现农业生产集中化、机械化目标。此外,还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立足于现代农业的具体要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优质种苗,提高农产品品质,并打造优势品牌,最大化发挥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城乡同步发展,使乡村振兴的目标顺利实现。二是落实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近年来,我国人口和土地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务必要努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配置资源,确保土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自身的供应能力,最大化借助荒地和荒山构建产业园,尽量不占用农耕土地;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土地的综合整治工作,在确保农业用地不减少的基础上,保证城乡建设用地。同时,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盘活土地容量。工业用地方面要支持引导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减少不必要的配套设施,提高建筑容积率。
——招才引智,优化人力资源。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出台系列政策,吸引人才回乡,鼓励外出人员回到家乡创业。通过回归工程形成县域内土地、人才、资金、产业汇聚,通过开展电商服务职业农民培训等,培养产业人才、乡土人才,为本地人打造出干事创业的大环境。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要定期培训村级党支部书记,不断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先锋引领作用,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产业,推动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之,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结合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品牌效应,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