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活化学习法探索构建小学数学课堂

2021-04-06把兰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对折生活化数学

把兰芳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相比较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难易程度较低。小学数学对学生的发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属于较难学科,有的学生会产生排斥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良性的引导。数学一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根源入手——学生。只有让学生从心里不排斥数学,才能学好数学。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更多发挥作用的是教师。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用生活现象进行课前导入;既独立又合作,既思考又实践;理论与实际结合,贴近生活;总结课堂经验,共享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占据课堂中心的是教师,所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故教师应该更注重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以生活化学习法探索构建小学数学课堂,一方面能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能通过生活化的事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勤加练习,多注意现实生活与知识的连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加需要主动性,主动探索生活的奥秘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应该把握好数学整体,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一、用生活现象进行课前导入

用生活现象进行课前导入是教师在正式讲解知识之前,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对课堂知识进行预热。通过学生都了解的生活现象,引出将要讲解的知识,循序渐进的向学生讲解知识。小学数学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要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就能发现其中的关系。通过生活现象进行课前导入,使学生对知识有亲切感,不至于对于知识点是陌生的。小学学生虽然对于已经事物缺乏好奇,但学生对于生活现象运用的知识点是未知的。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这一内容,教师在正式讲解知识之前可以问学生:“在操场玩耍时有没有发现篮球架上有个三角形的架子,在回家的路边上的电线杆上面也有三角形,还有我们平时骑的自行车是不是也有三角形的模样,那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与这节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有着联系,所以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下面的课堂内容了。因为学生带着三角形有什么作用的疑问进行课堂学习,所以更加有学习的激情。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课前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二、既独立又合作,既思考又实践

学生在学习上需要独立但也需要合作。学生在作业上需要独立完成,在一些较难的课堂环节上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但在一些动手性较强的问题时需要进行实践。所以在小学数学方面要求学生既独立又合作,既思考又实践。学生在独立的同时也要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在懂得思考的同时也要学会进行实践。有时候单打独斗不如合作,只懂得思考,苦想不如动手做做进行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变通,不能一成不变。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运动(二)”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这节课堂的知识之后对学生提问:将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三次,剪出的是什么图案?对折四次呢?这个问题显然通过思考是回答不上来的,这时学生除了思考之外,还需要进行实践——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题意进行对折三次后,进行剪辑。剪辑完成后,打开纸张发现是有一个不完整的蝴蝶。再次进行四次对折之后,剪辑之后发现是两只蝴蝶。学生在这个过程可以找学生进行合作,一人剪辑对折三次,一人剪辑对折四次。会发现在学生没有进行实践时,通过学生的思考很难的得到结论,并且学生独立完成的会比较慢,与其他学生合作的完成较快。

三、理论与实际结合,贴近生活

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生学习的目的之一。小学数学的知识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那这些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只有实战经验,没有理论知识做支撑,那这些实战经验也将不可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对于空泛的理论知识可能不够深刻,但如果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会发现对于知识的把握更加坚实。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要服务于生活的,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会使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讲解之后,要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比如如果学生家里是买菜的,那么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家里计算每天的营业额。学生根据每天蔬菜的价格和卖出的数量可以进行计算:辣椒的价格是十二,卖出的数量是三百零二,西红柿的价格是十四,卖出的数量是一百三十五,南瓜的价格是十五,卖出的数量是一百四十,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一共收入了12*302+14*135+15*140=7614元。有了学生的帮助,每天进行算账的环节会很快结束,减少了大家算账的时间。

四、总结课堂经验,分享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总结经验,分享课堂知识能在生活中的运用,一方面使学生学会总结这节课堂的得与失,另一方面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打下基础。小学学生缺乏总结意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总结经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经验调整之后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总结经验,与人分享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学习的方法之一。学生通过总结课堂经验,分享在生活中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例如,在教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和分享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首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堂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会回答: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商的变化规律。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的学生会回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只有一点不同。有的学生会回答:用商的变化规律可以使计算简捷。紧接着教师问学生本节课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有的学生会回答说:将苹果平均分给小朋友时,有的学生说:在课堂上需要分组时。这时教师进行总结,总体来说,除法主要应用在算平均上,可以知道总体,运用除数算出个体。

总而言之,以生活化学习法探索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第一,教师需要通过生活现象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对于新知识有亲切感。第二,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具备既独立又合作,既思考又实践的能力,还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贴近生活。第三,學生还应该学会总结课堂经验,与其他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林玉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03).

[2]刘昌泰.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五渠小学)

猜你喜欢

对折生活化数学
好玩的纸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指尖陀螺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