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课外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021-04-06陈洪芳
陈洪芳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开展,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教育者重视对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具有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更好地提高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本文将重点探析小学生课外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人的心理健康包括认知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行为协调和人际关系和谐等。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课外活动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具有安抚作用和促进作用,使人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而一个人要保证其心理处于健康成长状态,就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情绪,情绪影响着心智的成长,所以要不断地减少消极的情绪对心理健康成长带来的阻碍。因此,要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质量,将小学课外活动和学生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一、课外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第一,课外活动有利于小学生情绪调节。课外活动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由于小小的误会失去一个朋友的时候,心里会很难过,此时通过课外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情绪调节,让学生学会自我安慰。在活动中,有利于他们认識或结交更多的伙伴或朋友,能排除内心的孤独,产生渴望交朋友的情感趋向,减少内心的失望感,获得更多的友谊,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安慰。又如,在学校里,学生由于考试失利,心情低落消沉,短时间内提不起奋斗的激情,这时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项目使学生学会适当地发泄内心的压抑或困难。例如,击沙包、赛跑等活动可将所有的压抑和难过都排泄出去,更好地防止学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出现。
第二,课外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在学校里,个别学生因为比较顽皮,时不时和同学产生矛盾,和同学发生争吵,搞得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由于年龄小,比较容易冲动,控制不住自己想对同学出手。而通过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情绪得到缓解,更好地学会自我控制。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教育,他们知道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尊重同学,对同学一视同仁,同时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对同学有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等伤害同学的行为。
第三,课外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会注意转移。平时,学生为了讨论问题与同学意见不一,会产生一些争执,情绪异常激动,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无法得到排泄。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学会注意转移。例如,通过做游戏、打球或其他体育活动,并且是带有一定强度的体育活动项目将他们心里的负面情绪及时排泄出去,也借此给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发表一下自己意见,错了的同学就应该表示歉意。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通过这些活动转移了他们对该事情的注意,化解了同学之间因争执所致的僵硬局面。
二、开展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不断探索小学生课外活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有利于将学生课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1.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来组织课外活动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这说明小学生的心理稳定性差,情绪波动较大。小学生还具有好奇、好胜、自控力不足等心理特点,怎样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如何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都是很重要。首先,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及时理解和掌握小学生认知变化特征、情感成长变化特征、意志强弱变化以及其性格诸多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将课外活动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设计活动模式。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可以采取小组的活动形式,不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学会在团队中尊重同伴,学会与同伴相处和关心同伴,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他们形成更好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性。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集体奉献精神。
2.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课外活动理念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就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课外活动理念。在组织课外活动的时候,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引导他们进行运动的锻炼和知识的探知,将活动还给学生,学生就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尤其是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因为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和矛盾所造成的。要始终做到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路人,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各项活动与谈心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将负面情绪通过各项活动及时发泄出去。
3.建立新型的和谐友好师生关系
和谐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会有更大的心理相融性,师生关系就能高效地展开。要充分发挥小学生课外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这就要建立新型的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师生间的合作,在共同完成活动目标的同时改变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使教师与学生进行民主和谐的相处,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中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事,使学生形成更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验丰富的情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情感环境。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使小学生更加喜欢参加课外活动,通过参加一些比赛活动,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奉献班集体所带来的快乐,感受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自信和喜悦,便以此确定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人格。
综上所述,课外活动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它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健康意识,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为此,教师要掌握一些调节心理健康的知识,把其与学校课外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和学会与人相处,主动融入集体,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把素质教育推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燕杰.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4).
[2]杨美玲.课外活动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