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巧指导,混龄更精彩

2021-04-06陈进

教育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镜框园所年龄

陈进

混龄区域活动是指让3-6岁不同年龄的在园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幼儿自主选择而开展的区域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会对教师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第三幼儿园尝试开展混龄区域活动,设立了角色区和美工区两个活动区域。角色区包括体检中心、小吃店、美发厅、动物医院等,美工区包括色彩坊、泥工坊等。班级还开设了不同风格的共性区域,如建筑区、图书区、音乐区、益智区等。经过“认识—熟悉—磨合—灵活”四个时期,园所的混龄区域活动逐渐开展得有声有色。起初,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到其他班级参与活动,后来幼儿能够主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参与活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给予自主选择的机会。每周二、周四的早晨,教师会将区域宣传牌放在园所的大厅里。幼儿陆续来园后,可以选择自己想去活动的区域。活动选择前,教师会安排两次参观活动,不同班级的教师向幼儿做自我介绍和活动区域介绍,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其他班级的活动,保证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给予主动探索的机会。工艺坊活动中,幼儿选择制作工艺镜框,一个幼儿提出了让镜框“站”起来的想法,引发了幼儿的共同探索。他们尝试了各种辅助材料,年龄小的幼儿在镜框后粘上一块小石头,年龄大的幼儿用硬纸板做成小支架支在镜框后等,经过努力,成功让镜框“站”了起来。混龄区域活动满足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充分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给予积极表达的机会。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是混龄区域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可以通过相互评价、作品展示、经验交流等方式,共享在活动中的收获。这样使幼儿有了更多表现和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他们互相学习。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可及时引导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幼儿做出不同的表达和展示,使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和分享喜悦的机会。“以大带小”的活动方式还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混龄区域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在活动中获得社会生活经验的契机,还为教师成长提供了途径。为科学应对指导混龄区域活动的挑战,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设立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混龄区域活动,我们的共性目标是促进幼儿交往、合作、评价、分享等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发展。幼儿能够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学会理解、关心他人,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的差异,应以幼儿园五大领域为基点制定相关领域的目标,便于教师兼顾不同年龄段幼儿个体水平的差异。

除了不同区域必然涉及的领域目标,园所还要从幼儿的语言表达、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探索欲望等方面入手,制定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目标。

提供分層的活动材料。混龄区域不同于普通区域,教师要为幼儿选择有层次性、丰富的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可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吻合的、可行性较强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确保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材料。

给予适宜的评价引导。教师个别化地、适时地介入指导,能有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活动小结并推广幼儿的成功经验,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和规则,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激发下一次活动的愿望。

对教师而言,混龄区域活动是新的尝试,是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课题。相信只要教师能够突破观念、解放思想、创设适宜的主题与氛围,幼儿一定能提高交往能力,成为混龄区域活动的小主人。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黄村第三幼儿园)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镜框园所年龄
园所引领,让农村家庭亲子阅读更有效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一天比一天老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一天比一天老
年龄歧视
算年龄
金属画框生锈了怎么办?
年龄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