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你做好科学应对了吗

2021-04-06关永春

教育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管理者危机儿童

关永春

福建漳州,5岁男孩在就餐时跌入汤桶,躯干、臀部和双下肢重度烫伤;湖南益阳,4岁男童在幼儿园午休之后,再未醒来……触目惊心的幼儿安全事故发生时,家长、园所和社会都感到万分痛心。如何防患于未然?在园所运营过程中,使教职工高度重视并执行安全方案,是管理者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学龄前儿童勇于尝试新事物,好奇心促使他们用动作来探索环境。在身心尚未发育完全的情况之下,他们对危险事物无法完全理解,危险识别水平较低,保护自己的意识也相当薄弱,因此时常发生伤害事故。根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每年全球有超过20万儿童在游戏场所受伤,这些伤害包括骨折、撕裂伤、扭伤、内部器官伤害等,而最常发生的地点为学校与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在安全教育理念宣传、安全设备等方面常面临无法可依的问题。预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全面落实儿童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提升认知,注重行为。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等议题正逐渐在政策层面得到高度重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事前预防欠缺与事后应对较差等问题。

首先,对儿童安全事故的认知。保教人员需要清楚了解火场逃生方法,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对儿童接触筷子、棍棒、刀、剪子等尖锐物品可能有伤及身体,药品放置不当等意外伤害要有所认知,才能够意识到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也才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对儿童发展的关注、对安全事故的责任心、对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态度,直接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教师是最了解本班儿童的人,也是最能细致观察班级环境安全与否的人。如游戏场地的地面是否有足够的吸收冲击力,游戏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游戏器材是否定期保养等。只有保教人员持之以恒地抱有高度的责任与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够让儿童的衣、食、住、行、玩等活动纳入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最后,在行为上能否预防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教人员需要实施具体、形象、有效的安全教育,以可操作性强的教育行为进行班级安全管理。教师要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安全的行为,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游戏设施与玩具材料;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潜在的安全问题,如儿童衣着是否附带绳索、单位空间内是否人数过多、游戏材料是否“无毒”(自制玩教具的安全性尤其需要关注)、户外游戏时地面有无垃圾、滑滑梯时个别儿童是否“头下脚上”、玩独轮车时轮子是否有异物卡住、儿童鞋带是否松开等。当发现游戏环境存在安全之虞时,教师应该及时上报,也应该主动获取儿童安全的知识,切实把安全管理当作个人教育事务,而不只当作行政管理事务。

预防漏洞须填补。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常源于管理者安全意识不强。管理者对于幼儿园发展有更多思考,但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危机常常忽视,盲从园所其他方面的发展,例如扩大生源、增加创收、提高教学水平等。在安全管理上“不作为”是幼儿园安全管理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仅因应上级检查,较少在实践层面整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策略,把监督权留给上级。缺少独立且系统的思考,当遇到儿童安全事故时,常常出现论“情”而不思“理”,当家长诉诸法律时,幼儿园才真正遭遇重重危机。

幼儿常出现的安全事故如游戏中受伤、跌落或滑倒等,最主要因素在于游戏设施。滑梯、攀爬架、旋转架、球池、水池、跷跷板、秋千等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但这些设施地面材质多为塑胶垫、水泥,都存在潜在的游戏危险。此外,大多数幼儿园自行维修检查较少,定期请专业人士维修保养更少,许多幼儿园游戏设施存在从不维修的情况。这其中固然有经费不足的因素,却也常因为管理者认为不需要维修,或是正在计划中尚未落实,體现出管理者对危机预防的职责意识不强,安全意识淡薄。

在园所环境安全设施方面,管理者要让师生熟知于心。如幼儿园消防逃生设施、紧急照明设备、逃生标志、逃生路线图、烟雾侦测器等,都需要让儿童与教师知晓,并使其具有足够的环境安全常识。

幼儿园虽有保健医,但幼儿安全急救问题依然存在漏洞。幼儿园保教人员需要掌握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CPR等施救技能,要保证幼儿园施救人员与在园幼儿的比例,且需要定期重新考核急救技能。幼儿园班级内的简单急救设备与药品也亟待管理者关注。

危机管理如何做。现今,幼儿园事故现场应对能力弱,常常仅依靠上级管理人员,危机干预策略缺乏有效性。事故发生后,鲜有与专业人员及儿童家长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沟通,干预往往停留在同情、安抚以及保持关系上。许多意外事故发生后,因为应对不当,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

首先,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幼儿园需要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如建立紧急通报系统,第一时间通知教师与上级管理部门;成立紧急应变小组,降低幼儿园安全危机发生的概率;编制幼儿园危机处理手册,提前组织教师学习,用明确的指导增强教师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日常工作中,经常进行各种事故危机的模拟演练,加强幼儿安全教育。

其次,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该启动应变计划,依据之前制定的危机处理办法,采用相应的管理策略与处理方式;成立安全危机处理指挥中心,进行紧急处理。在第一时间,以冷静的心态应对,将安全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并防止危机的扩大与恶化;用最迅速的方法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以了解安全事故的真实性,并留存现场证据;除通知家长外,也要安抚教师与幼儿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人力协助;同时确定发言人,发言人应对整体事件有全面透彻的了解,能够较好与媒体沟通,并积极获求大众的理解与协助。

最后,当安全事故发生后,幼儿园需要对当事人与全园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件与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处理;加速复原工作的进行,尽快回归工作常规状态;召开安全事故讨论会议,调查及评估整个安全事故管理活动的流程、存在的问题,调整幼儿园未来安全管理制度与计划。

幼儿园安全管理,是一种有计划的、连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只有行之有效的长效管控机制,才能够进行优质的幼儿园安全管理,这也是真正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谷珵

认真阅读了《教育家》2021年1月第3期内容,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受益匪浅。《教育家》就像春天里的一场及时雨,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引领和帮助。

我班的幼儿比较挑食,如果遇上他们特别不喜欢的饭菜,个别幼儿怎么也不开口,几位教师都伤透了脑筋。阅读了李媛媛老师的文章《幼儿餐点自主化“五步走”》,我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决定下学期也运用自主化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幼儿,逐步让幼儿自主取餐、自主选择就餐量、自主选择就餐位置,争取事半功倍地让幼儿告别挑食、健康成长。

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我们都知道,教育工作要家、校、社协同,特别是对于幼儿园来说,家园的配合尤为重要。所以也期待贵刊能适当增加家园共育的指导性文章,贴近一线教师及普通家长的认知,从可操作性层面指导教师、引领家长做好幼儿教育。

当前,幼儿教育并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期待《教育家》这本有影响力的刊物,能够用幼儿版来建设幼教宣传引领的阵地。只有充分重视每个阶段人的成长教育,重视幼儿教育的基础和根基作用,我们才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完整教育。

——罗雪飞  重庆市南岸区贝迪珊瑚幼儿园

猜你喜欢

管理者危机儿童
窗口和镜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危机来袭/等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