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持续发力、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两个大局”
2021-04-06孟宪东
文| 孟宪东
当前,赤峰市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部署要求,积极进行“十四五”规划建议和纲要编制工作。“十四五”期间,赤峰市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展现作为。
第一,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上持续发力、展现作为。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方面,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守住“三区三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力度,以严格的市场准入保证绿色发展的成色,从整体上不断提高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水平。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方面,我们将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严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维护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安全,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安定局面。在建设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我们将切实做强牛羊肉、杂粮豆、果蔬、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同步提升产能和质量水平,全力打造区域性公用品牌,大幅提升赤峰绿色农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等方面,我们将立足赤峰实际,体现赤峰担当,作出赤峰贡献。
第二,在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持续发力、展现作为。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生产力布局过于分散的局面,集中培育主导产业,集聚进行产业布局,集约实施要素配置,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动能,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持续用力,切实做强有色冶金、能源、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蓝筹股”产业,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绩优股”产业,顺势而为发展文化旅游、数字创意、直播电商、在线服务等“潜力股”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第三,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持续发力、展现作为。为更好参与和融入国内大循环,我们提出了“深度融入京津冀、积极对接环渤海、全面参与大循环”的战略。首先,发挥毗邻京津冀的有利条件,抢抓产业外溢、产能转移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承接一批补链延链强链的产业项目,主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好配角。同时创新招商方式,采取“反向飞地”模式,在北京亦庄筹划建设赤峰产业园科创总部,探索“研发孵化在北京、转化落地在赤峰”的协作分工机制。其次,借势环渤海港口通道,推动与锦州、天津、唐山、营口等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次临港经济区建设,有序发展进口资源落地加工项目,着力打造陆海合作发展试验区。再次,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城市群的交往联系,立足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加强资本流动、人才培养、信息沟通、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
第四,着力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上持续发力、展现作为。一是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委托专业机构论证规划,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专业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先导区,改造提升服务集中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专业市场以及其他新兴产业,打造“多个城市中心、多个城市组团”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有城有市、宜居宜业。二是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聚焦自治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方位推进市政基础提级扩能、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入学、就医、居住、出行等生活需求,提高中心城市的要素资源集聚能力和人口经济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