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2021-04-06李榕桓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美的数字

李榕桓

(西北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9)

一、引言

互联网的发展为全球带来了数字化信息传播革命,即以互联网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电视、数字图像等技术日益发展,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追随新技术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自身的传承。这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源,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传承至今的原因。想要保持民族性,就应该将新技术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让新技术作为文化传承的推动力。作为时代发展的新技术之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用能够更好地传扬中华优秀文化。

二、数字媒体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关于数字媒体艺术,其本质是视觉化的审美文化创作,主要来源于生活。就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而言,最终展现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内涵及历史记录。数字媒体的表现方式如图像语言其表现方式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关于外在形式,主要是以点、线、面为元素的基本表达;而内在形式则是外面形式展现所带来的体验,一种美带来的愉悦感。简单说,即图像语言就是通过内外在形式表达展现的完整艺术作品①。

(二)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主要指的是经过漫长的五千年所形成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文化作品。经过漫长时间演变所形成的作品究其内涵可发现,它们拥有很强设计感,由丰富元素组成。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优秀传统文化涉及领域广泛,形成题材多样,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②。

比如:中国书法、敦煌壁画、水墨画等不同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都能不同程度的给人带来视觉方面的享受,带来美的体感。细究传统文化,不管是书法、水墨,还是其他类型,其基本的组成都是点、线和面。通过对点、线、面的不同结合,最终汇聚成作品。

(三)二者之间的联系

对于数字媒体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功能方面是相同的,即给人带来视觉享受,带来美的体验。不管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数字媒体艺术,其基础组成元素是相同的,即点、线和面。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检验、经过时间洗涤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则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进行结合,在视觉享受方面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体验③。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作为视觉设计的基础,当前艺术设计中关于点、线、面的创新探究已经非常丰富。不同形式的点、线、面组合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体验是各不相同的。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数字媒体艺术带来新的体能。就宏观的文化审美而言,不同人在面对同一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理解,从而解读的视觉语言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在视觉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情感。点、线、面的不同组成方式所表达的情感是各不相同的。由新兴技术所演变的数字媒体设计,在技术更替的同时,对于点、线和面方面的设计也应该随社会发展而有所突破④。

(一)“点”的运用

从视觉特性出发,点其实是力的中心。如果数字媒体设计只简单的展示一个点,那么在观赏时,人们的视线将统一集中在这一点上。当画面只有一个点时,作为点本身,即不指向任何内容,也没有方向的连续性。它唯一拥有的是向心力,是视觉的吸引和凝聚。不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如水墨画)中还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关于点的运用都非常多。出现这种作品的原因,往往是作者为强调视觉效果的选择。当画面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点时,人们在欣赏时往往先注意到大点,却最终将视线凝聚在小点上,这是因为小点的聚集性更强。

对于视觉媒体艺术而言,对点的灵活运用及创新往往能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当然,设计方向的不同带来的视觉体验也各不相同。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数字媒体艺术中,应当从“点”入手。在中国传统美学中讲究对称美,简单说就是用对称的内容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将对称美运用到关于“点”元素的创新中,如以成对的点进行排列构图,使画面呈现出某种秩序,从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也可称之为是秩序美。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秩序美也被说成是韵律美,它是数字艺术的核心⑤。

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美的元素外,还应该有所创新。就对称美而言,大范围的使用最后可能会造成审美疲劳。通常情况下,过于整齐划一会使整个设计呈现出一种呆滞感,但在整齐划一的同时以渐变等手段给画面增添活力,也就是让整齐的“点”以某种规律运用起来,则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当然,丰富多样的颜色合理搭配也会有不同凡响的美的展现,如传统中国红与黑的经典搭配。

(二)“线”的运用

不管是数字媒体设计,还是平面广告设计等,线的运用都是非常多彩的。这是因为“线”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和简洁性在不同形式下表达的寓意各不相同。简单说就是线条的不同组合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意思。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图形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如华夏民族通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图腾是一条飞舞的巨龙。关于数字媒体创新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表达,线条的流动运用往往有着丰富的含义。传统文化中的图腾文化,以不同动物代表不同种族,线条的表达其实是一种文化符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延展创新,一方面能够保留文化意韵另一方面又能体现时代设计的特征⑥。对由线条组成的传统图像加上动画效果,其本质是通过现代手段进行的二次创伤。比如,以现代媒体手段为传统《敦煌壁画》进行二次创作,加以动画效果、配音等,在更形象、直观地展现壁画的美的同时,还有利于人们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文化。

“生动”是数字媒体艺术为“线”赋予的一种运动。画面中通过特效运用使得图形线条动起来,从而带给人们感观上新的体验。而以特效形式赋予的线条动的变化,并不能简单的被认作是一种形变,相反它还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存在,这种韵律和节奏是作品创新的体现,也是作品自身的独特风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口相传的神话故事衍生到今天,数字媒体艺术以新的呈现方式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比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作品,都是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伤,在原本以线条组合形成的画本基础上赋予动画效果,并进行文字编排和配音等,使得整体作品吏具画面感和节奏感。在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

(三)“面”的运用

关于“面”,主要可以分为几何形、规则形和不规则形几种。不同的“面”所带给人的美感各不相同。比如,几何形通常带给人以明快、理性的感觉,可总结为是秩序美;而规则形同不规则形则往往是人因为某种目的而创造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说的对称美就属于规则形。

在新媒体数字艺术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艺术再创造,在面方面则是多元化的组成。如一幅图如果在整个面都增加特殊光晕和色彩,而背景是单色,其实就是在“面”方面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魅力。以形为基础在面上进行布局,再加以点和线的运用,从而形成的艺术作品往往经过了反复推敲和多次创作,其艺术性更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之一的青铜器,其各面上图案的绘制往往具有独特的意义。若青铜器为基础,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进行二次创新,则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官体验。在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中,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以及给观众更好的感观体验的目的,节目组在文物展示环节采用的就是技术中就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节目中不但以图像的形式一比一还原了文物,同时还让文物“动”了起来。在这种形式下,文物内涵不仅得以展现,人们对于美的体验也更为深刻。

四、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会更加多元。就当前技术而言,虚拟现实是其主要热点。关于虚拟现实,实际就是用计算机硬件、器所构成的三维信息环境,当用户进入这种环境后,就能够产生交互作用。在数字媒体艺术中,除了上文提到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外,它在电子商务领域、信息发布领域、教育领域和电子出版领域都有所发展,以后也将会涉及更多的领域。

关于数字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当前主要表现在远程教育方面。因为数字媒体现阶段就已经能够实现图文并茂,人机交互,所以更能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并为用户提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现阶段,远程教育的分布范围一定程度上受技术等原因的限制,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将彻底突破时空限制,实时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当然,信息发布、电子出版等方面也一样,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相关层面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是由它本身所具体的特殊性和独创性所导致的。对于数字媒体而言,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也能够推动艺术的创新。对于拥有五千年传承的民族而言,自身所具有的民族性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独特性的达,继承与发扬是民族延续的根本。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能够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延续发展。以数字媒体作为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作,赋予其不同时代新的解读,则更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此外,除了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运用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教育、电子出版等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张玲.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11):106-107.

②吴小勉.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研究[J].出版广角,2019(010):82-84.

③许曦文.数字媒体艺术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J].美术大观,2019(09):68-69.

④刘矫妍,陶克彦,时春风.扬州剪纸艺术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和创新研究[J].大观(论坛),2020(02):20-21.

⑤何可人.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分析[J].神州,2019(012):40-40.

⑥徐光溢.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2):191-192.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美的数字
《星.云.海》
《花月夜》
好美的雾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