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论产品设计的创新之道

2021-04-06曹艳玲袁致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形式生命

曹艳玲 袁致远

(1.华南理工大学 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2.伦敦艺术大学 坎伯韦尔学院,Peckham Road London SE5 8UF)

一、前言

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学》中说:“艺术眼光首先不是历史眼光。”①归纳材料,推理历史,逻辑文化,是研究产品设计在未来如何发展的历史基础,而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往往并不限于这些基础。事实上,产品设计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和设计历史,无法完全抛开审美主体来研究,我们要尊重文化和历史的必然性,运用好现代和古代的实物或文字等资料,从审美主体出发,探索产品设计作为一种设计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发展韵律。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②,艺术的形式和艺术的功用应该由内在的丰厚意蕴而承载,超以象外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如郭嵩焘所言:“握道之枢以游乎环中”③,作为一名现代设计研究者,应去彼取此,向内而生,从艺术创造的根本之处去探索未来产品设计的创新之道。

二、反设计——哲学的思考

关于产品设计的研究,因其样式丰富,变化迅速,容易让观者停留在具体形式的表象上,这样的研究对产品设计的发展而言,只能停留在一个认知的层面。这个层面的各种形态触碰不到产品设计的本质以及其来源的根本原因,反之这个层面的研究,会放大各种形式、结构、色彩,过度诠释的幻象会遮蔽我们的双眼,让心灵远离那最本真的质,也就忽略了如何做一个好的产品设计这一根本问题。所以,在这里文章提出“反设计”的哲学思考,我们研究产品设计这样一种快节奏变化的艺术形式,并且这种艺术形式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如食品、用品、书籍、服饰等方面,所以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物化对象,而是要把它当作一个有着自我发展规律的生命力量来研究。

如何实施呢?首先要抛开“设计”及其一切呈现的表面形态,用“反设计”的心态把眼睛看到的幻像一层层剥离干净,才能亲近和理解作为一个生命力量发生和发展的根本。《道德经?十章》云:“涤除玄览,能无疵乎?”④只有在心上洗垢除尘,静观深照,才能照见本质,这种方法是中国哲学式的研究方法,也如庄子的“心斋”⑤,孔子的“我欲仁斯仁至矣”⑥,讲的就是要从自身看,从内部看。映射到产品设计研究上,便形成了这样一个由内至外的方法,首先,我们要把产品设计当作生命力量承认他的主体性,再从它的内在发展规律看出来,最终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例如:通过对具体产品对象的认知和了解,找到由内至外贯通的气,也就是找到引导针对这一对象开展具体产品设计的“内在力量”,通过这个力量实现产品在美和实用上平衡,实现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链接,在这个过程中“去设计”是关键,杜绝为了设计而设计,才能真正找到让整个设计活跃起来的那股力量。这是一个与认知方法完全相反的美学研究方法。面对产品艺术这门变换莫测、与时俱进的艺术,这种方法能让我们对其发生发展的领悟更有自我认知性和哲学性。

为何要提出注重精神层面的研究方法呢?因为产品设计长久以来,作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范畴,呈现出丰富的物化形态,而且认知层面的众多研究也对其各种形式做了众多论述,因此产品设计从生活、概念、视觉、文字、思想等方面通过各种“块面化”的形式展现给我们。例如:生活产品设计中科学研究会拿各种数据分析材料、重量等,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方案和配色方案的举例分析等,同一产品如何精进细化等。此时的研究或许很精确,也很实用,但似乎少了一丝美感,这与人对产品的根本需求有一定距离,没有生命和自身话语权,仅仅作为一个对象,在数据分析面前散落成破碎的结构。显然,作为艺术研究者,我们要的是有生命和活力的产品设计,而不是一门拼凑的设计门类知识。所以,文章提倡“反设计”的去思考,用审美的态度去解读产品设计,去理解它的内在力量和恒久的美。我们没有权利告诉任何人产品设计是什么,而每一个产品设计作品都可以通过它内在的力量和美感告诉我们它是什么。

三、无设计——内在的审问

我们欣赏不同的产品设计会有不同的情感波动,例如:不同主题的、不同国家的、不同年龄的等,都会有不同审美观照。这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内容,因为每一个产品设计作品本身所展现的内容是真实的,这种真实表现出来有很多情感形式,借古人的话讲可以是“绮丽的”,“微妙的”,“洒脱的”,“自然的”等。这种由内容迸发出来的情感形式和我们现实所需要的情感会有一部分的共鸣,但这绝不是说我们需要什么情感,产品设计就会通过自身的设计形态出现同样的情感形式,产品设计的情感表现形式的发生基础是其本身的那个内容和本质,是超越设计功用的那个思想的引导,也就是其作为主体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不是感性的,不随着我们的情感需求而变化,是一种理性的主体真实性,也就是一种自我创生的道。产品设计的形式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很重要,但真正影响人们内心的是深沉在形式背后打动人心和人生的内在价值,所以文章在“反设计”的思考之后,提出“无设计”的创新设计前提。

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一文中曾对形式有一定的论述:“美术中所谓 形式,如数量的比例,形线的排列,色彩的和谐,音律的节奏,都是抽象之点线面体或音色等的交织结构,以网罩万物形相及心情诸感,有如细纱面幕,垂佳人之面,使人在摇曳荡漾,似真似幻中窥探真理,引人无穷之思。”⑦宗白华这段对艺术形式的论述对我们理解产品设计,以及如何更好的开展设计,有很好的经验。

产品设计是什么?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如何而来?是因为生活和审美带来对某一对象产品和装饰的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方式将自然材料、生产产品、人类活动、社会文化等结合成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呈现给世人之后,被称为产品设计。这一有机体如何立足,如何发展,便是我们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这其中的重点是不能忽略其是一个整体。而做好这个整体却首先要认识每一个部分,这一过程需要纯粹的回归原点,抛开设计的概念,用“无设计“的心态来审问本源的每一个部分。对每一个本源的对象分别思考之后,会找到我们第一节中所提出的贯穿始终的“内在力量”,在这个力量的基础上,重新组织、集合、配置我们的元素,然后呈现最终的产品设计有机体形态,这时通过这个设计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美感了,而是与人类相互影响且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艺术生命体了。此时,我们眼中曾经的实物、色彩、材料等都获得了新的生命,化为一种艺术,生长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

当今时代,科技迅速发展,可探索的空间和形式越来越宽泛,面对这样变化莫测的宇宙和世界,人类有限的情感便会显得脆弱和空乏,在一个时代的空间里便会需要以众多的情感形式表达内心的寄托,因此文化和生命的意识在形式的喧嚣和浮华里被稀释和淡薄,如果在完成一个设计的时候没有追溯本源的审问,往上便连接不上历史和文化,往下不能诠释所有元素的生命和生长,会在形式的指挥下走向横向和断裂,所以很多时候在看待产品设计这一应用类美术时更容易用这种落实在功用的横断角度去审视,这种审视所得到的形式内容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表达,但是终究没有文化和生命的根性,探不到人类在产品设计根源上所运用的智慧和美,更谈不上在历史长河中探索一条创新之路,而文章所提出的“无设计”的审问恰恰与此相反,在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上都是一个新的突破。

四、心设计——本源的追寻

面对上文所提出的问题,引出一个结论,涉及功用、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产品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技”的层面,要想真正在时代中不断发展创新,便需要在精神的层面探索其创新之道,也就是美学中说的“道器合一”,如何才能寻到这个创新之道呢?答案是回归,思想回归内心,设计回归“心设计”。现代人在这个空间和时间中情感纷驰,容易顺着意念的自持去思维,让思想浮动在天地的莫名之间,我们要做的是叩问内心,化掉种种幻像,直至内心的虚静,如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⑧才能静下心来聆听每个元素(历史的、文化的、视觉的、功能的等等)在产品设计发展路程上留下的声音,才能顺着这个声音纵向的联系历史、文化、艺术和情感,最终顺着这个纵贯线寻到“心设计”这一创新之道。在这个纵贯的探寻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化无,也就是刚才说的虚静,老子道德经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⑨产品设计因为其功能性,在研究时容易从外部形态着手,那研究结果有可能被限定在向外求,形式化,以及没有根源的表象中,而这恰恰是其创新之道的束缚,就像老子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⑩各种各样的色彩、结构、材料、装饰不断变化且外在容易吸引注意,如果仅仅关注这些,思维容易落入浅薄而心也会变得浮躁和不安。所以在设计中,学会虚静内心很重要。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历史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长久以来我们受传统文化影响,在生活富足之余,总会在艺术、生活等等方面寻求更好的生命节奏,更快乐的生活状态。产品设计在我们生产生活不断发展的时候就一直存在了,一方面它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也就是它有自身的文化结构和生命表现,并以“美”的形式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它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又不仅仅是“美”的形式,而是承载了人类发展的情怀和意趣。

由此而知,文中所提出的“心设计”包含两方面:一方面往我们自身内求,另一方面往产品设计本身内求,这两者是一个生命的整体,是造物的源动力,由此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美”的形态。去掉表象的虚伪和造作,将一切化无,将思想纯净到一个无限妙用的精神境界,再用无为的自然内心自由自在的去亲近上文所说的人类和产品设计的本源。当我们用这个整体的态度去看待和研究产品设计这门艺术时,那它就不再是认、知、解的一个形而上学了,更是一个生命与艺术在精神和形态上合二为一的整体了。

五、结语

文章从探索产品设计的创新之道出发引出了一些言论,意在表达在应对变化丰富、涉及多方的具体产品设计形态,需要有一个存于“技艺”之上的精神指向性。通过这一指向性找到创新的根源力量,所以“反设计”的思考引出的“无设计”的内在追问,最终获得“心设计”的本源探求,这就是一种根本的创新之道,是作为研究者要思考的一个根源性问题。

注释:

①余秋雨.艺术创造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47.

②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

③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2:68.

④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23.

⑤李欣.庄子译注[M].上海:三联书店,2013:87.

⑥(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278.

⑦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8.

⑧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457.

⑨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10.

⑩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27.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形式生命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