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2021-04-06王登科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进行曲音乐创作创造性

王登科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一、创造性思维的相关概述

十九大明确指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征途所坚持的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创新。因此,拥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创造性是指个体所拥有的一种独特新奇、能够产生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或特征。独特新奇意味着想法别出心裁,对事物有着特有的见解,有社会价值意味着能够创造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者实用价值的产品,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创造性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往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发散思维,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拥有发散思维能对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思考,打破思维定势,更好解决问题;拥有聚合思维能对事物之间的共性有深刻的理解,看待问题能有较强的逻辑性。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两者的集合体,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根据事物之间已有的联系与差异,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并对于未来发展的方向有恰当的预测轨道,所产生的一种突破原有思维定势的高级思维形式。

(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例外,笔者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学生要想形成创造性思维,这四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准备阶段,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心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学生对于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所准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积累,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相关问题的资料等等。

其次是酝酿阶段,本段是在准备阶段的基础上发展的,学生要对在准备阶段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让自己消化吸收,对于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案。

之后是顿悟阶段,也称做豁朗阶段,这是经过长期思考问题后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

再次是验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要把自己的在脑海中产生的观点或设想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进行验证,以此来调整或者完善自己的见解。

经过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学生就会产生创造性思维并加以运用将问题顺利解决。

二、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课堂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音乐课堂上老师根据不同的课型如:音乐鉴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在教学时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让音乐课充满乐趣,让音乐实实在在的带给人快乐而且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联想、想象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在音乐鉴赏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鉴赏课中让学生通过直观的音乐形象培养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鉴赏曲目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创造性源于个体思想上的不同,思想上的不同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有必要。

1.注重积累,善于思考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的越多对事物的见解就会越多,思维才会更活跃。而音乐鉴赏课最为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教师不仅会对这首作品所创作的背景进行讲解,还对什么是进行曲以及进行曲的分类进行说明,进行曲分为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军队进行曲等。在了解一定的知识之后,教师会让学生聆听作品并思考这首作品为什么会是进行曲风格,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以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故事等,让学生在鉴赏每一首作品的时候都能主动思考,善于思考才能善于创造。

2.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学生在音乐鉴赏时需要深入了解旋律,这样才能抓住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发挥想象力,对作品展开联想。如:在鉴赏一首作品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之后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老师会注重启发学生,关注学生在作品播放的不同阶段的内心感受和所思所想以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为例,当第一主题的单簧管和法国号奏出俄罗斯民歌时,宁静祥和的旋律能让学生联想到什么;当第二主题的大提琴、倍大提琴拨奏着固定的音型,英国管演奏的悠扬迷人的带有东方特点的音调出现时又能有怎样的感受。每位同学所思所想的东西肯定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看法分享出来,让个体的思维相互碰撞,迸发火花,思想上的差异会激发创造力,会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在音乐表演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美学方面音乐表演被称为二度创作,一个人的表现力强不强关键体现在表演上,表演的内容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否历久弥新、经久不衰,是看创新能力,想具备创新能力就要有创造性思维,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在音乐表演的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地要开展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教师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利用主题词来开展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给父母的歌、难忘的歌、友谊之歌等等。用音乐剧的形式来完成主题活动是学生常用的方式,无论是歌曲的选择、演员的分工还是场景的布置都由学生自由商定,自主设置,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为活动建言献策。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在知识思想的碰撞之下会产生新的火花,创造性思维会逐渐产生,学生的情感体验会大大提升,为以后的音乐之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在音乐创作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从字面上来看音乐创作应该是最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音乐表达方式了。音乐创作在教学过程中的主旨是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创作为学生的音乐世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对音乐的看法。

1.采用旋律接龙的创作手法进行音乐创作

课堂上的音乐创作主要以旋律创作为主,例如:“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方法是一种旋律接龙似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创作过程当中,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课堂也会颇具趣味性。对于所创作旋律的节奏,没有特殊要求,既可以按照之前所写的节奏也可以自己创编想要写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老师对于学生所创造出的旋律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充分投入进去参与体验,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创作,体现了旋律接龙的意义。

2.利用音乐教具结合身体律动进行音乐创作

一节优质的音乐创作课,音乐教具是必不可少的。如:利用铃鼓、沙锤、扬琴、单响筒、双响筒等,教师将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重拍,让学生根据音乐的特点并结合每一种教具的功能来创编。比如:重拍位置使用铃鼓,弱拍位置使用沙锤,拿扬琴的同学敲击旋律等等,在创编过程中也可以加入身体律动,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创作中来。这样的音乐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课堂效果。

三、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育中的成效

上述以方法论的方式分别论述了在不同音乐课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而在教学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对课堂、对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都是值得探讨的。

(一)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要想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发挥创造性思维,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击鼓传花是学生都玩过的游戏,鼓声在哪里停,相应的同学就要上台表演节目,表演不限类型:唱歌、跳舞、相声等。只有在学习中没有了恐惧才能在课堂上积极的互动,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二)拥有敢于质疑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提出者往往是老师,而问题的答案也是由老师所公布的。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参考答案也不敢去质疑。而敢于提问、勇于质疑是突破原有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应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在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时候,只需在大方向上做出引导,如:作品的层次、音乐的基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对于一些理论问题,当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对现有的答案存在质疑的时候,老师要鼓励这种勇于质疑的精神,让更多的学生对知识不再盲从,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学们学会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将自己的看法与他人进行沟通,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通过合作讨论能够使不同的思想发生碰撞,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提供不同的思路,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三)传播优秀的音乐教学方式

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学生走上更加广阔的世界。“生活的价值在于创造”。创造让人们永不止步地奋斗,创造让国家日新月异地发展,创造让世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充满希望与价值的思维方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恰当的场所,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音乐课堂,重视创造的力量,重视音乐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进行曲音乐创作创造性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春之进行曲:看现场春意盎然
MAKE COOL 夏日清凉进行曲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