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摄影艺术手法探讨

2021-04-06李永林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拍摄角度技巧摄影

李永林

(湘乡市文化馆,湖南 湘潭 411400)

一、引言

随着时代要求的不断增加,当前对于新闻摄影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新闻报道五要素和媒体摄像的五个基本要求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处于何种原因,这些都是基础的要求。除此之外,摄影图片需要包含足量的信息在其中,将想要表达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多样化的信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现在对于新闻摄影作品的要求逐渐提高,其价值和艺术鉴赏力成为了主要考察目标,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当一份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明显的体现出来,那就可以说这是一份优秀的新闻摄影。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摄影中融入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手法,将新闻的内容和其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做出一份完美的答卷,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性以及艺术感染力也是有必要的。

二、新闻摄影的具体特征

作为现在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之一,新闻摄影是将某一新闻事件的信息通过可视的方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直观地了解新闻信息内容。总的来说,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新闻性

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真实性,其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绝非捏造杜撰。通过实时摄影的画面帮助观众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到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对新闻事件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新闻的特点以及其立意至关重要。

(二)真实性

新闻摄影主要是通过视觉的形式将事物或事件以一个客观的方式反馈给观众,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针对真实性也有具体的划分,有事实层面、生活层面、历史以及艺术层面的真实性等。

(三)社会性

现在国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国民对于新闻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与之相关的新闻摄影的水平自然也要有所提升。优质高效的新闻摄影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记录那些不同领域获得的成果和结论。正因为新闻摄影自身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裨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三、新闻摄影中摄影技巧与艺术手法的重要作用

在发布新闻信息时,摄影图像的主观性越强,它带给受众视觉上冲击的效果也就越强,更加容易引发大众的共鸣,让大众了解新闻。新闻摄影的语言要求简洁精炼,是对新闻信息的补充,紧密地和新闻信息联系在一起。现在,新闻摄影已经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图片的方式将新闻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帮助大众准确地获取真实的新闻信息。现在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新闻摄影传播的方式更加便利、快捷,真实的图片高度的还原了新闻事件,使得新闻的表述更加方便、清晰。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具有一定高度的摄影技巧以及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一瞬间专业地捕捉到重要的信息。

四、新闻摄影中运用的摄影技巧和艺术手法

(一)技术手法

由于技法中的西方特性对新闻照片的质量和重要程度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对于媒体摄像而言,摄像的技法尤为重要。此外,好的艺术摄影编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阅读兴趣,也能够充分展现图片的优势。因此,一个好的新闻媒体,必须要有一个水平高、文采好且对技法运用熟练的艺术摄影编写人员,对摄像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媒体摄影与艺术摄影有些类似,在构图时候都需要融入自身的思考,选取场景时需要注重场景的美感。光线、构图等常用的艺术手法在新闻摄影中很常见,且都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所以,新闻记者需要学习并掌握摄像的技巧与拍摄技巧,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一个好的新闻记者,他们的作品常常会充满艺术性与创造性,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往往会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因此,新闻记者要想更加优秀,就需要不断将自己的所学与掌握的技法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技法主要有平衡技法、紧凑构图等,摄影师需要主动去学习这些技法,将其内化于心,并在平时摄像的过程中加以利用,从前人的摄影作品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与方法。以此为基础,摄像作品才能够更具备感染力。

(二)构图的应用

在一篇作文中往往通过层次和主题表达想要表述的观点,与之类似,在图片上亦是如此,利用干净、简洁的画面处理那些复杂的东西,当然画面语言也是极具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当读者看到图片时,可以直接获取想要表达的信息,无需过多冗杂的文字去表述。镜头变焦和改变与摄影对象之间的距离是摄影方法中最基础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以最能体现主体的前提下进行读取。数码单反相机在现在可以说随处可见,这些电子设备为新闻摄影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对新闻摄影工作的一种保障。在实际的摄影中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出来的成果缺乏一定的美感,这时候就离不开有效的摄影技术以及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图片内容之间的构图以及灯光的效果使得画面更加具有表现力,提升摄影图片的效果。

(三)注重抓拍

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因为工作的需要需要用到抓拍,像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以及一些意外发生时,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术,自我屏蔽外界因素的干扰,对重要的瞬间进行抓拍,将那些珍贵的瞬间捕捉到,定格到画面中,这种拍摄手法对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挑战是极大的,抓拍的画面往往是最打动人心的,具有极强的现场感。读者会从抓拍的图片当中深刻地感受到事件的发生,仿佛这件事就发生在身边,让读者对于新闻事件有着更深的印象,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对抓拍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通过抓拍,充分发挥摄影作品的新闻价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注重肖像拍摄

在一个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中,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组静态的物体或者人物,观众往往可以通过人物中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说,观众可以通过摄影作品去感受作品人物的情绪、感情等。同时一个优秀的摄影作品也可以传达作者也就是拍摄者自身的情感变化和精神世界。这样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明确的主体思想。让观众对此新闻事件感同身受。这样便能充分展现新闻摄影作品的深刻内涵与价值。如今,新闻摄影业快速发展,无论是拍摄技巧还是构图方法都有着明显的进步。人们对于人物肖像拍摄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拍摄者在实际过程中运用的技巧越来越丰富,拍摄出的作品也更加逼真、自然。给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副完整的作品。使得广大观众与新闻摄影作品之间构建了一座隐形的桥梁,从而产生共情的效果。

(五)注重拍摄角度

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拍摄角度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每一个拍摄角度的细微差别,拍摄出的新闻摄影作品也会有巨大差异。每个角度所传达的主体和内容都是不同的。广大观众在欣赏新闻摄影作品时也许会因为角度而接收到不同的内容表达或情感变化。所以拍摄者在平时的摄影工作中,一定要找准角度,拍摄角度也有多种,例如,平视,顾名思义,就是相机与拍摄物放在一条水平线上。拍摄作品呈现平视的视觉效果,构图平稳。在实际操作中拍摄人物头像还是非常方便的。但不足的是从这点入手的话,拍出来的图片很难让人印象深刻以及画面给人震撼的感觉,所以第一次学习拍摄的人通过平视的方式是比较恰当的。通常的时候,大多数的专业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在工作的时候基本不使用平时角度拍摄。

俯视拍摄,很明显指的就是拍摄时镜头位置高于被拍摄主体的位置,形成一种从上而下的拍摄视角,这样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拍到被拍摄物体的全面,看到更多物体周围的景象,给人视觉的冲击比较激烈,比较适合大场景的拍摄。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需要拍摄一些较为宏大的场景或者壮观的场面时,摄影师会采用俯视角度进行拍摄。例如,俯拍常用于山川、河流、城市建筑群等大场景的拍摄,可以很好的展示其全貌。

仰视拍摄,从名字我们也不难看出拍摄时镜头一定要处于拍摄物体的下面,从而形成一种自下向上看的拍摄角度。这种拍摄方法可以拍摄物体具有一种高大宏伟的形态,给观众造成强烈的冲击。仰视拍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减少画面混乱,从而得到更为简洁的画面,主体更加突出。例如,采用仰视拍摄花卉,可以表现出一种挺拔、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视觉效果,拍摄高空悬架桥时也会采用仰拍。

(六)注意拍摄距离

舞台节目中有时会因为摄影距离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严重的话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镜头距离的选择对与表演在细节方面的体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合适的距离能够将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和细微的动作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摄影的距离问题往往体现在这几方面:整体画面结构不协调,镜头推收时间点不适当等,良好的距离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观众的观看体验,增加画面的表现力。

五、结语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已然成为了一种潮流,现在只要有智能手机,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一新闻事件的拍摄者以及发布者。面对如此状况,新闻摄影工作者更加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力,遵守职业操守,运用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加巧妙地运用摄影技巧和艺术手法,确保自己拍摄出来的新闻摄影作品具有更强的新闻性以及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艺术美感,保障拍摄画面构图合理,具有层次感,搞清楚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通过简洁、精美的画面将新闻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给观众视觉上带去极大的冲击,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给他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拍摄角度技巧摄影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
“干跳”
指正要有技巧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