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钢琴学习中家长如何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2021-04-06王小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正确处理学琴钢琴

王小琳

(天水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一、前言

幼儿钢琴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教育途径的结合,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上钢琴课的频率,一周平均下来就是一节课的时间,而孩子们大量的练琴时间是在课后自主完成的,老师对孩子手型的稳固以及触键的要求,音乐的处理等,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消化的,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监督。可以说在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家长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正确处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练琴效果,对孩子钢琴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少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记笔记,消化教师的教学意图,在课下又能注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孩子进行耐心、正确的辅导,他们的作用使教与学能够有机地配合,孩子的钢琴学习才能也能得到正确的发展。但有许多家长由于不了解钢琴学习的特殊性,虽有急切参与教学的心理,却无法给自己的孩子应有的帮助,甚至还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了坏的作用。那么,家长在孩子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与孩子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就成为这一问题的关键。

在孩子的钢琴学习中,家长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孩子学琴的辅导员。钢琴学科相比其他学科的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理解了不等同于实际掌握了,这两者之间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做为中介,所以练习对于钢琴这门学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堂中的教学只能是让孩子们有所领悟,要让孩子们真正的掌握,那就需要大量的,严格的练习。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课堂中能够理解,接受的能力相当有限,这就需要家长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能让孩子们在练习中对老师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有效的练习和贯彻。从某一程度来说,家长对孩子的练琴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每天练些什么,怎么练和练多久都是由家长决定的,所以家长在孩子的学琴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年龄越小的孩子,家长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就越有意义。但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孩子进行练习的辅导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去练琴,而不是替代,让孩子产生过度的依赖。也有很多家长不能正确的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家长在孩子学钢琴的过程中,除了提供和创造孩子学习的条件,如练琴的条件,找教师、买书以外,主要应利用成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从帮助孩子的角度出发,主动学习和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处理好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当好孩子的“辅导员”、“朋友”、学习的“榜样”和父母等多重角色。下文就正确处理与孩子关系的具体方法进行研讨。

二、正确处理学习目标的关系

对于钢琴学习的目标,可以说,每个孩子天然的都对音乐有着自然的喜爱,都有对钢琴这个乐器的好奇心。从孩子的角度来说,钢琴在最初一定是十分有趣的,庞大的钢琴发出的奇妙声响应该说比玩具更富有吸引力。但随着家长要孩子学琴的意志的体现,教师的严肃面孔和事先规定好的作业,仿佛让孩子迈进了一个个不得不迈的圈套。反复无味的机械练习,永远改不完的错误使得孩子学习的热情大大降低。这种学习目标的错位无疑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相当大的阻碍和困扰。

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学习目标的关系,在保持孩子的好奇心与爱好的基础上,与孩子建立统一的学习目标。试想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活泼可爱,但连在钢琴上动作的自由都没有,从坐的姿势到手指的位置、弹奏的方法都有很大的限制,怎么会越来越喜欢这个“大玩具”呢?但是家长们也要清新的认识到,从一开始钢琴的学习就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和正确科学的练习方法。在初学的这个阶段中,家长们所有正确的引导对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好的习惯慢慢的潜移默化到孩子学琴过程的始终。家长们在这些方面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否则会给孩子养成以后无法改正和克服的坏毛病和坏习惯,给孩子的学琴之路造成巨大的阻碍,影响孩子的学琴生涯。

三、正确处理对待学琴的态度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学琴的事情上进行了巨大的投资,买钢琴、请教师、花时间去上课、“监督”孩子练习等等,父母付出了巨大的时间、经济成本,因此父母有足够的理由让孩子学琴这件事变成那样严肃,并且充满了家长的意志。在对待学琴的态度上,练习钢琴已经不是乐趣,而是孩子对父母所花费的心血和代价的回报。

长此以往,学习钢琴所带来的强制性将把孩子对音乐的自然喜爱抹杀得所剩无几。孩子为了做个乖孩子,为了种种交换条件,为了所有别的原因去练习钢琴而恰恰不是为了去学习音乐、热爱音乐而弹奏钢琴,往往远离了用音乐来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这个目标。而对那些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音乐家的家长来说,这更是一种悲剧,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埋下了讨厌演奏的种子,更不要说献身于音乐了。

事实上,不少在音乐学院学习的许多有才能的学生就受到过这种影响,他们中有许多都有厌烦搞专业音乐工作的潜在意识,这同家长在孩子学音乐的过程中的粗暴态度有很大关系。很多从事钢琴艺术的人回忆父母在童年时对自己的态度时,仅仅是理解,并非都怀有一种感激之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对待学琴的态度,孩子的家长、教师都应该明白,音乐是孩子的朋友,学习钢琴也应该是愉快的,或者说,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趣而充满愉快,特别是对那些初学钢琴的幼儿。所以,学习钢琴不是家长意愿的体现,应该是启发和诱导孩子喜爱音乐的过程。

四、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学习钢琴的榜样

应该说,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一个幼小的儿童绝不会自己想学钢琴的。然而,使孩子讨厌钢琴的最大原因,也在于父母。常常可以听到父母埋怨自己的孩子,认为不如人家的孩子学得快。或者,孩子正在玩耍时,却提醒他们要该去练琴,孩子童年的许多乐趣似乎都被钢琴这个庞大物吞没了。练习钢琴不久便成为孩子所害怕的事情,孩子们一听到要练琴就非常抗拒。要让自己的孩子喜爱钢琴,做父母的为何不先练一段呢?有的父母认为“我过去没有机会学音乐,现在一定要让孩子学钢琴,以免像我一样终身遗憾”。这样想就更不对了,要免除终身遗憾,现在学也来得及。如果家长也学弹琴,为孩子作榜样,孩子的学习将会大不一样,父母的学费也省下来了。

著名的铃木教学法就提出让父母先学,给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环境。这样,当一个人练习时,其他人都会关心这件事,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便形成了。学习音乐便成为自然而又愉快的事。换言之,孩子如果能目睹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努力弹钢琴的模样,必然会受到感染、启发,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情形更适于孩子学琴呢?这种自然产生的家庭音乐气氛与让孩子单独学琴有天壤之别,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可以轻松地诱导孩子去欣赏音乐。

总之,要让孩子喜爱钢琴,父母首先要喜爱它,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如果只是一味叫孩子“再来一遍”,自己从来也没有碰过钢琴,或者自身练不好的地方要孩子轻松地弹过去,那学习钢琴只会成为孩子最大的痛苦。父母往往说:“练不好这一段就不准看电视!”如果在学习钢琴过程中,家长处处都能自己给孩子作榜样,孩子学习的情况会大不一样,家长所费的劲也会越来越小,对孩子的辅导也会越来越自如。孩子喜爱音乐的心理和对音乐的兴趣也会得到正常的发展和保护,这时学习钢琴才真正是为了孩子。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钢琴学习中,家长应该真正关注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应利用成人对事物的观察、理解、分析能力,从帮助孩子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孩子同向的学习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自身来说,更要主动学习和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知识,尽量当好孩子的“辅导员”、“朋友”、学习的“榜样”和父母等多重角色,处理好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学的更加轻松愉悦,取得更好的成绩。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学琴钢琴
正确处理余数
正确处理余数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孔子学琴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