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2021-04-06赵玉静涂凤琴

光明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顽固性针刺有效率

赵玉静 陈 蕾 涂凤琴

在临床的当前发展过程中,呃逆是脾胃疾病中的常见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喉咙不断出现呃呃连声的症状,而且其声音较短,患者并不能凭借自身能力停止症状。顽固性呃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均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加之患者具有较大的身心压力,患者病情容易恶化,甚至会出现死亡,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给予患者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1]。本研究以此为基础,应用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道,对其疗效展开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呃逆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4~78岁,年龄中位数(57.56±2.34)岁。试验组中男性和女性均为25例;年龄45~76岁,年龄中位数(58.04±3.0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比较。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在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开展相关工作,可排除患者具有精神病史和其他重大疾病的可能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吸气后屏气的方法,指导患者先进行深呼吸,随后屏足气,再将其慢慢吐出,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同时将含水屏气方法进行应用,指导患者含住大口水溶液,从而停止呼吸,在保证患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屏气干预后,让患者吞下水,在水下咽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水能够缓慢流淌,避免出现呛入气管的情况,并将上述的操作进行重复,一直到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缓解为止。与此同时,应用肾上皮质激素,并服用相应的镇咳药物。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刺方法,主要选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关元、中脘、膈俞等,帮助患者选取仰卧位,给予患者常规针刺,每天针刺1次。并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给予患者针对性针刺治疗。如果患者存在胃火上逆的情况,则需要给予提插泻法,主要是在患者的中脘穴进行针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操作不给予留针处理;如果患者存在寒邪动膈病症,则需要给予患者平补平泻法,主要是在重要穴位进行深度入针,并给予其留针处理,留针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保证每隔10 min给予一次运针处理。具体的针灸方法可以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入手,气逆肝郁患者针刺内庭穴和涌泉穴,而气虚患者则针刺气海穴,保证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

1.3 观察指标应用本院自制的治疗成效评价分析表,主要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3级。其中显效表示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呃逆症状得以消失,患者在1周内无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有效则为患者的呃逆症状得到改善,而且其改善程度较为显著;无效则表现出患者治疗前后对应的呃逆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排除无效率为本研究的总有效率。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更好。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从临床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对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治疗是尤为重要的,因为此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从西医理论来看,顽固性呃逆是一种膈肌痉挛症状,主要是以中枢、膈或是迷走神经等部位受到刺激后而产生。因此对其展开治疗,通常应用将肾上腺皮质激素、麻醉剂、中枢兴奋药物等,这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治疗目的,将患者的症状进行一定改善,但是此方法,具有较多不良反应,难以有效实现治疗的效果,对临床发展造成了限制作用。从中医学理论入手,此病属于“膈肌痉挛”的范畴,导致此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膈肌所表现出的不自觉的收缩情况[3]。从中医学角度出发,这种顽固性呃逆,也就是通俗的“打嗝”问题。患者在呃逆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气逆,并且自上而来,在咽喉部发出呃呃的声音,并且具有连续性,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患者声音较为急促,而且症状较短。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发生了顽固性呃逆病症,则表示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紊乱的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容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对顽固性呃逆展开治疗,认为其关键便是降呃和胃,对患者的气机进行调节。呃逆也是顽固性呃逆的重要表现,患者表现出反复发作的情况,而且不会具有昼夜之分,对患者生活作息和饮食等均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躁动不止和焦虑不安等情况。患者心神不宁,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程度。就顽固性呃逆患者来说,如果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则患者可在短时间内进行自我恢复,但是针对呃逆症状存在3 d以上的患者,或是呃逆问题发生频率较高的,则需要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呃逆会导致患者出现多个器官位置的病变,像脑血管疾病,肠道和胃部等病变,加之影响患者情绪,导致患者出现焦躁、不安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患者便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病症。患者在出现呃逆症状时,也会对其睡眠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患者在出现饮食中断的问题时,便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受到阻碍,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4]。在这种情况下,临床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便需要保证治疗工作的有效性,能够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根据其具体病症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科学性的治疗计划。

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患者身体虚弱,存在心情意志不坚的情况,加之饮食不规律,便很容易导致此症状的发生。因此对患者展开中医治疗,需要以舒肝养胃,和胃健脾和理气调血为主。足三里穴是胃部以下的关键穴位,针刺此穴位可实现降呃逆和胃的功效。而三阴交则是三阴经气的交会穴,针刺可起到补血、安神的功效[5]。关元穴则可实现培元固本的功效。针刺膈俞穴降逆和胃,可实现止吐效果。上述诸穴合用,便可实现对患者呃逆症状的改善,充分起到和胃健脾、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功效[6]。此外,还需要注意对治疗手法进行选择,需要从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出发,根据中医辨证类型,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干预,包括胃火上逆和寒邪动膈2种类型,对于前者,需要应用平补平泻法,促进温中驱寒效果的充分发挥,但是需要保证治疗手法的快捷性,并进行慢捻,避免使用提插法。而后者则需要应用提插法,并从中脘穴入针,结合捻转和提插2种方法,实现宽胸泻火的功效[7,8]。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0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00%,表明针刺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可在临床中进行积极推广,促进临床发展。

猜你喜欢

顽固性针刺有效率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超声波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