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变革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
——以顺德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为例
2021-04-06黄利春
黄利春 梁 琦
一 引 言
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已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国制造业规模虽为全球第一,但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突出,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目标,提质增效升级正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产业集群作为中国制造业的空间组织形式,促进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我国制造业集群在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以及产业链与价值链分工等方面与世界级产业集群仍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转型升级。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通过制造业产业集群质量全面提升以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全面升级,是助力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要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质量基础。梁琦等(2019[1], 2018[2], 2020[3], 2004[4])论述了大力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建设质量强国,迈向质量时代,加快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快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升级是产业升级的一种具体形式,除了集群内的产业升级外,还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区位升级等问题,涉及到集群创新网络、集群外向度和集群品牌等方面的升级;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不仅是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演替,也是集群每一发展阶段创新能力、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现有关于产业集群升级的文献多数从集群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两个角度来研究,前者主要根据Porter(1998)[5]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后者主要研究集群产业或产品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的过程(Gereffi,1999[6];Kaplinsky和Morris,2001[7])。国内学者从组织架构和分工协作体系(张杰和刘东,2006)[8]、国际代工模式(洪本祝,2008)[9]、空间路径(吴义爽和蔡宁,2010)[10]、模块化生产方式(董科,2011)[11]、嵌入跨国外包体系(江军民,2012)[12]、协同创新(张雪松和李秦阳,2014)[13]等不同角度探讨发现,产业集群升级正逐步从通过外部拉动转向从集群内部挖掘升级潜力(王娇俐等,2013)[14]。江青虎等(2018)[15]构建了核(核心企业)链(全球价值链)网(集群网络)互动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概念模型,并对浙江典型产业集群升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核心企业的知识获得和知识输出在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升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李优树(2019)[16]在智能经济背景下探讨了传统产业集群升级,认为在我国,将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集群有效结合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电子商务驱动型产业升级模式和工业4.0型产业升级模式。质量提升是产业集群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表现形式与重要手段,一些文献从质量变革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升级。邹小勇(2015)[17]在质量视角下探讨了中山市产业集群的升级;周阳敏和桑乾坤(2020)[18]在梳理国家自创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状况与高质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明晰了基于价值链、产业链、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路径;王如玉等(2018)[19]提出了数字经济下产业集聚升级的新路径——虚拟集聚。
家电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家电产业集群升级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顺德素有“家电王国”之称,是我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家电沿着从模仿、引进、创新到创造的发展主线不断升级换代,目前处于创新转型期,通过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和微观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家电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运用智能化、工业设计等手段加快家电产业转型,通过产业链与价值链重组推动家电产业集群升级。
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当前,我国正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推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因此,本文基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从质量变革视角探讨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拟为我国传统制造业集群升级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借鉴与启示。
二 产业集群升级的质量逻辑
在质量变革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是集群品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表现为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能力的提高、原创新产品与技术的增多、集群生产网络的升级以及能耗降低与环境优化等。产业集群升级要求集群企业生产更好的产品,提高制造过程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走出低端制造,进入技能性更强的领域。质量提升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要求,没有质量提升的产业集群谈不上升级。
(一)质量状况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
图1 质量状况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工程质量等。质量状况决定产业集群能否持续发展,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采取低价量大的竞争策略,为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品牌声誉越来越差;很多产业集群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导致集群吸引力与竞争力急剧下降而走向衰落甚至消失。面对产业集群的各种危机,企业和政府采取多种挽救行动,其中在质量上把关是重塑品牌最重要的一环。质量是企业乃至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而产业集群竞争力既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也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最终目的。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和地方政府由于空间上的集聚性和利益上的相关性,在危机刺激下较易形成集体行动,促进集群企业提质增效。龙头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是保证产品质量,必然要求上下游企业有相应质量的配套;具有质量优势的企业通过质量认证、质量标准等传递质量信号。在良性的市场竞争下,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通过分工、合作与竞争,促进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完善集群网络,优化集群环境,从而提升集群品质,巩固集群优势,增强集群能力,实现产业集群升级(图1)。
(二)质量改进优化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
产业集群升级通常有多种路径选择。Gereffi (1999)[6]总结出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产业集群升级的一般路径:委托组装(OEA)→委托加工(OEM)→自主设计和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对于技术和市场能力较弱的地区,可能会遵循从OEM到全球物流契约(Global Logistics Contracting,GLC),最终实现自主品牌制造;而对于技术和市场能力较强的地区,可能会沿着“OEM→ODM→OBM”的轨迹升级(Mathews 和 Cho,2000)[20]。在产业集群内部,由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需求和前后向关联等机制的相互作用带来成本节约,而企业之间基于技术交流和扩散的关联有利于新知识的创造和集群创新。这种集聚经济效应有助于提高集群企业的经营利润,使其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有能力不断改进产品质量。质量改进过程中,集群企业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规模化、柔性化等提高加工、组装等环节的知识与技术含量,带来对研发、设计和品牌、渠道建设等产业的内在需求,在质量改进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政府管制与支持政策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机制,有利于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并提高品牌价值,从而促进产业集群根据自身发展的特征开展自主创新,及时选择适宜的升级路径,实现从OEM到OBM的发展(图2)。
图2 质量改进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
(三)质量提高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式
图3 质量提高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式
产业集群的外部性促使集群内部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不断增长。但在产业集群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当集群的负外部性日益显著,就需要对产业集群的价值链进行重组和优化,将价值链各环节的优势企业联系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集群企业的优势,以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巩固或提升集群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式包括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跨产业升级(Humphrey和Schmitz,2002)[21],不同的升级方式对质量的要求不同,只有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产业集群才有持续的利润来保证研发与创新活动投入。集群企业之间通常高度互补或激烈竞争,单个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其塑造优质品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增强创新能力,从而能够通过流程重组或引进新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产品或改进已有产品,提高企业内各种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以增加附加值,进而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创新能力应用于另一新产业而移向新的价值链(图3)。可见,产业集群升级是质量提高的结果,而质量提高有助于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而决定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序,影响集群所能选择的升级方式。
(四)质量生态系统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能力
无论是产品还是产业的发展都有其生命周期,在成熟之后可能走向衰亡,产业集群只有不断升级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集群企业借助产业集群这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创新协作关系,利用集群内各级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零售商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的要素资源互补性,形成集聚经济效应和质量生态系统。质量生态系统是由集群内外各类相互关联的质量群体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其核心是系统的质量经营能力。企业间的质量联系基于信任、质量领导、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和相互学习等因素共同作用,使整条供应链的质量目标和策略保持一致,经销商、生产商和供应商在共同的质量要求框架内进行合作,最终使顾客满意,即在产业集群内部实施质量协同管理。产业集群内部的质量协同管理是对供应商、制造商、用户的质量意识、质量文化及质量管理习惯等进行整合,实现质量战略协同、质量标准协同、质量过程协同、质量知识和信息协同,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流动、高效和敏捷的质量管理通道。通过协同开发产品保证产品设计质量,促进技术水平提升,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促进产业集群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实现产业集群乃至区域经济的整体升级(图4)。
图4 质量生态系统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
三 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的现状及问题
顺德是我国最大的家电产业集群,具有意大利式和轮轴式产业集群的混合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家电产业从无到有,诞生了美的、格兰仕、万和、万家乐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到2018年,顺德拥有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超过3000家,而产值超过亿元的家电企业有84家;家电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约占全国行业总规模的15%;家电产业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810亿元,占中国家电出口总额的将近20%(1)2019中国百强区之首:顺德的GDP靠什么超过100多个国家?https://www.sohu.com/a/347167540_748530。,家电产品遍及国内所有省份,远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顺德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家电零件生产供应大本营,家电配件品种齐全,从简单的五金配件到微电脑控制器、压缩机、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应有尽有,形成了我国最完整、最成熟的家电产业链。
(一)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的现状
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经历了从OEM到ODM再到OBM的形成与发展道路,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成为全球家电产业生产系统的重要制造基地之一。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下,顺德不断加强家电产品质量的微观与宏观管理,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1.产业链日臻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顺德家电产业由以整机生产为主逐渐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出现大批零部件企业,既生产微电脑控制器、压缩机、磁控管等核心部件,也生产简单的五金配件,形成了完整、成熟的家电产业链。目前,顺德犹如家电零部件的大超市,几乎每个镇都有家电配套企业,如大良的压缩机、北滘的电机、勒流的塑料件、容桂的五金件等,本地家电企业采购半径一般不出50公里,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家电配件,企业的部分零部件可以保持零库存(2)顺德家电:从模仿再到创新 任重而道远,http://jd.zol.com.cn/150/1505001.html。。与国内其他家电产业集群相比,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具有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技术领先等优势。
2.价值链加快向高端升级。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以国际代工起步,长时期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环节,技术创新缺乏成为集群升级的障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推动下,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目前,多数企业处于产品升级向功能升级的转变过程,少数企业已经进入功能升级阶段,部分企业则还处在工艺流程升级阶段。工艺流程升级主要是通过引入新设备、提高生产质量管理以及乡镇企业转制和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改革等措施来实现;产品升级主要表现为由生产单一品类家电发展到生产空调、消毒碗柜、电冰箱等多品类,成为白色家电生产中心,近年来特别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平均每一天半就有一项家电新产品问世;功能升级表现为由整机生产向生产诸如空调压缩机、微波炉中的磁控管等附加值比较高的核心零配件延伸。顺德家电产业集群拥有美的、格兰仕、新宝等一批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注重自主研发,加强工业设计和质量管理,推动家电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譬如,北滘镇自2008年开始打造广东工业设计城,目前已入驻来自国内外的164家工业设计公司,入园设计师2500人,成交工业设计成果近万例,为家电“智造”带来重要的助力,从创新到创意,激发起顺德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2018年,北滘全镇专利申请共13895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约180件(3)新千亿产业集群在北滘加速崛起,推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https://www.sohu.com/a/319040713_734885。。
3.机器换人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与我国大多数传统制造业集群相似,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崛起,本质上是发挥了劳动力丰富和成本低的比较优势。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减,生产成本的上涨,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也遭遇了地价涨、招工难及企业利润下滑等问题。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引进机器人替代劳动力是制造业企业普遍采取的方式之一。机器人的使用带来工艺创新,即新的加工方式、生产流程以及检测方法的应用,从而改进企业产品质量(程虹和袁璐雯,2020)[22]。近年来,顺德加快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环境。美的、格兰仕、新宝、威博、美芝制冷等企业相继投入自动化改造,掀起了顺德家电产业集群“机器换人”的热潮。利用工业机器人对生产线的改造,顺德家电产业集群逐步由传统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向“人才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转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譬如,格兰仕集团加大硬件设备改造投入,位于容桂的格兰仕电器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车间,一台台运作不停的机器人代替了三班倒的工人队伍,对应的是每年工人人均效率18%的递增(4)格兰仕总裁:家电企业拥抱互联网+ 要大步跑、小步走, https://www.jiaheu.com/topic/90707.html。。
4.数字化转型引领智能制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制造业下游流通端和消费端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驱使着制造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顺德作为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不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自动化+互联网、工业化+信息化、精益生产+大数据应用”的全新生产方式,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存储物流立体化。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先进制造工艺融合的智能制造,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产品质量。在数字化浪潮下,顺德一些大型家电企业的产品内涵早已不限于家电产品,而逐步向高科技产品延伸和拓展。美的、格兰仕等企业在完成家电多品类规模化扩张之后,从传统制造业向数字科技型企业转型,已悄然变身为全球科技集团。例如,美的在数字化转型上已投入超过100亿元,其南沙智慧工厂的自动化率从5%上升至65%,工人数量从6000多名减少为3000多名(5)数字化转型爆发前夜美的集团投入上百亿转战智能科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0210846200298528&wfr=spider&for=pc。。
5. 电商集聚促进家电产品线上市场持续增长。在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情况下,顺德家电产业发展态势相对较好,这得益于“互联网+”布局。不少家电企业加快“触网”,如美的早在2014年12月与互联网新贵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万家乐组建全新的子公司,致力搭建自身的电商平台。据不完全统计,顺德全区从事B2C、B2B交易的电子商务企业超6000家,电商从业人员近30万,电子商务平台超过15个(6)广东顺德:从家电“制造之都”到“电商之都”,http://house.people.com.cn/n1/2017/0620/c164220-29350759.html。,已成为全国第一家电产业电商集聚区。家电电商集聚深刻影响着顺德家电销售渠道格局,进而影响整个家电产业生态链系统。随着网上零售普及率的提升,专业电商在物流、配送、安装、售后等环节的服务优化,以及线上线下的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家电制造企业通过与专业电商进行战略合作提升产品的线上市场份额。
(二)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存在的问题
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在释放集聚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先进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比较薄弱、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缺乏、高精尖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不足等短板,制约着家电产业集群升级发展。
1.家电产品质量有短板。顺德家电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与全球市场竞争,企业的外贸依存度普遍较高,一些家电企业的产品甚至100%出口。有关质量评价(7)资料来自本文作者参与过的顺德出口家电产品质量评价项目。结果表明,顺德出口家电整体质量水平良好,宏观质量总体水平优于微观质量总体水平。尽管在质量评价中,顺德出口家电的一些质量指标得分率较高,但顺德出口家电质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微观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中小企业质量成本控制不足,质量标准执行有待提高;大多企业顾客服务机制缺失,顾客服务层次处于满足基本需求的水平;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足,质量意识有待提高;大部分家电企业不具备自主品牌,发展空间受限;多数小型企业研发能力与人才储备不足,不得不通过压缩成本来获利;原材料供应链处于低端水平。顺德家电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中小型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明显薄弱,除部分企业质量意识强、质量保证能力高、产品质量稳定外,很多家电企业的质量监控水平不稳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宏观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家电产业结构、规模结构与产品结构层次较低;自主品牌家电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不够完整,区域创新系统尚未建成等等。从总体来看,顺德家电的质量技术水平不高、品牌知名度较低、国际标准制修订参与较少、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削弱了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尽管顺德家电产品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白电占比大于黑电,白电中又以空调、热水器、消毒柜等为主导;黑电比例很小,以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为主。顺德家电产业中,相对高端的电子和IT行业不发达,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在国际市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附加值较高的家电产品较少,很多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以规模取胜而不是以质量取胜。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内部同类企业较多,企业间跟风仿效盛行,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与机制,产业过度竞争导致企业普遍利润微薄,一些缺乏技术创新而生产工艺采取抄袭或模仿方式的企业被日益饱和的市场淘汰。
3.要素供给存在瓶颈。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扩大,顺德家电产业集群面临劳动力与土地等要素供给不足的瓶颈,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成本上涨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技能型人才缺乏、融资难等问题凸显。虽然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促进了顺德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大幅增加,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很少接受质量教育,毕业生的质量意识和相关技能与企业发展要求有差距,导致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面临人才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土地要素方面,目前,顺德全区土地开发程度已经超过45%,产业发展遭遇用地瓶颈(8)粤港澳大湾区的顺德作为:以区位、产业和环境优势争珠三角一席之地,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3/24/c335314.html。。要素供给难题使顺德家电产业集群面临大而不强的隐忧,制约家电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
4.集群创新机制缺乏。真正的产业集群应该覆盖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及售后整条产业链,能够产生良好的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等,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创新,集聚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及时转换而有序升级。然而,目前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内部除了一些龙头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以“价低量多”为主要优势,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缺乏,质量变革进展缓慢。一方面,企业创新压力小。集群内部大量企业从事贴牌生产,以简单、实用的技术为主,没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且模仿多于创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较低,依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竞争优势。由于集群内部信任机制不完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搭便车”思想,缺乏自主出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尚未建立集群创新体系。虽然顺德家电产业的企业数量很多,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滞后,在研发上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低。此外,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的研发活动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关联企业参与较少,缺乏良好的企业间或区域内的集群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所具有的强大知识溢出效应。
四 基于质量变革的家电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是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素质,这就意味着要推动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从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到政策支持的全方位变革。在产业集群升级的质量逻辑下,从质量变革的角度来看,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主要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贴牌代工→自主品牌
在经济新常态下,家电产业已进入消费升级期,高品质是消费升级后家电市场的新需求。随着产业集群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家电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提升供给侧体系的质量。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供给侧体系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基于技术进步而实现的质量固有特性提升是产品能够创造新需求的基本前提(9)质量创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要求,http://news.sina.com.cn/o/2016-02-19/doc-ifxprupc9455122.shtml。。就质量发展而言,可利用计量、标准、合格评定、生产许可、能耗评价等手段,强化质量、环保、安全等指标的硬约束,设置“技术门槛”、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增加优质供给,提升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产业集群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强势的核心企业品牌。核心企业品牌是产业集群品牌形成的优良载体,其发展存在知识溢出效应,通过集群企业网络加速知识的转移,丰富集群现有的知识存量,活跃集群创新氛围,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集群由要素驱动转变为由创新驱动发展(图5)。顺德家电产业集群要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质量发展,遵循“OEA→OEM→ODM→OBM”路线,由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升级。一方面,已有的核心企业品牌(如美的、格兰仕、万和等)要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和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贴牌和无牌企业应制定品牌建设计划,逐步创建自主品牌,也可采用跟随核心企业品牌的方式创建自主品牌。同时,产业集群内部要积极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建设,从而更好地维护核心企业的品牌发展,并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
图5 家电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之自主创新
(二)产业链整合:整机生产→全产业链一体化
建立全产业链竞争体系,要求集群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规模实力和面向全球的资源整合创新能力,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家电企业,但作为一个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形成持续升级的竞争优势。目前,顺德大多数家电企业都是整机生产,从事原材料供给和配件供应的厂家与生产企业数量明显不足,要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推进产业集群与贸易会展、工业设计和电子商务融合,整合家电产业链,打造集展览、销售、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于一体的现代家电产业集群,实现由以整机制造为主到家电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升级(图6)。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设计是推动“工业产品优质化”和“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核心。顺德工业设计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的等家电企业,此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成长,已形成以“设计+科技+制造”“设计+品牌+制造”“设计+互联网+制造”“设计+金融+制造”等为具体路径的产业升级模式(10)“顺德设计”如何撬动转型升级?http://www.fsonline.com.cn/p/195091.html。。鉴于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大多数企业从事整机生产的现状,从提升集群质量的角度,产业集群升级要整合家电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打造家电产业的设计研发中心、交易金融中心、电子商务中心、贸易会展中心和人才中心,实现集群内部全产业链一体化,使产业集群升级逐步从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转型为产业链升级,从而提升家电产业集群发展质量与竞争力。
图6 家电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之全产业链一体化
(三)主攻智能制造:自动化→智能化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智能制造已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包括顺德家电在内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是目前广东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1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h/content/post_2997541.html。。智能制造是依托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是一种高度网络连接、知识驱动的制造模式,推进了工业4.0的变革。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的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较好,其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与市场条件,智能制造恰逢其时。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工业设计、产品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智能园区建设,鼓励企业融合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实现生产智能化、装备数控化、产品设计信息化及咨询服务网络化,促成传统家电产业向规模和效益并重型的现代家电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大数据参与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推进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智能化或信息化,把信息技术用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创造链接各方资源、共创共赢的家电产业智能制造系统。
图7 家电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之智能制造
五 结论及启示
产业集群升级有其质量逻辑:质量提升是产业集群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产业集群升级是通过分工与集聚、竞争与合作,提升集群品质与创新能力,获取更高附加值,实现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上的升级而提升集群竞争力。对于特定的产业集群来说,质量状况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基础,质量改进优化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质量提高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式,质量生态系统决定产业集群升级的能力。顺德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规模大且集聚度高,近年来不断加快转型升级,产业链日臻完善,价值链向高端推进,机器换人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数字化转型引领智能制造,而电商集聚促进家电产品线上市场持续增长。然而,顺德家电产品质量仍有短板、企业之间过度竞争、要素供给存在瓶颈、集群创新机制缺乏等问题也制约着集群升级。在质量变革视角下,推动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有: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家电产业集群由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升级;二是以产业链整合推动家电产业集群由整机生产向全产业链一体化转型;三是以主攻智能制造助推家电产业集群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
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对我国其他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我国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而我国很多产业集群都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局,存在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品牌建设不足以及出口依存度高等短板,亟待转型升级。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借鉴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我国传统产业集群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全产业链一体化和实施智能制造等系列措施,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软件、硬件与服务三位一体的智能平台与创新生态,实现产业集群由数量扩展向质量提升、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创造的升级发展。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快研发、金融、人才、会展与贸易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提供服务产业集群升级的公共产品。其次,行业协会要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全产业链整合,形成企业间互动的集体提升质量行动。再次,产业集群内的头部企业要加强质量监测和质量风险管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激励机制、人才集聚机制、品牌培育机制等,形成创新网络,带领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其它企业也要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微观质量管理,加大研发投入,在生产管理、产品开发和质量管控等方面不断提高标准和水平。微观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质量强国战略指引下,加快培育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