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中人 姜中魂
2021-04-06缪锦国
江苏省姜堰中学,这个久负盛名的优质教育品牌,是历代姜中人青蓝相继锻造出来的。在质朴笃实的姜中人身上,集中了一种虑远谋深、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一种勤奋刻苦、敢于创新的教育品质,一种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教育气概,一种探求真谛、献身教育的殉道精神。
——采访感悟
漫步江苏省姜堰中学,您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一所年代悠久、充满传奇的名校;
一个莘莘学子、成长成才的摇篮;
一座教书育人、人才辈出的殿堂。
在姜中校园主甬道,镶贴着8个红色大字:追慕崇高,追求卓越。这是“姜中精神”。
其实,“姜中精神”凝结在历代姜中人的奋斗里、风格中,她是一种已有的隐性存在,根植于底蕴丰厚的姜中文化。
追求仰慕最高尚、最高远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力争达到超越一般、超越自己的优秀,积极行动,止于至善。
简言之:崇德向善,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卓然独立,越而胜己,自强不息。
难怪姜堰人,尤其是从姜堰中学毕业的,即使身在异国他乡,都会亲切而饱含深情地称呼母校:姜中!
翻开新版姜中《校友录》,粗略统计:至今已有10多万莘莘学子从姜中走向祖国各地、五湖四海……
而我作为一名曾就读于姜中的高中毕业生,则想得更深更远……
何为“姜中精神”?应该说,它随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求真务实,以德立校是它的神韵;敬业奉献,勤勉奋发是她的操守;追求卓越,止于至善是她的风姿;以人为本,民主和谐是她的底色;博学多思,勇于创新更是她的灵魂。
姜中崛起有源头
追根溯源,有史佐证。82年前的老一辈姜中人在抗日硝烟中的创校与坚守,蔡荣汉先生捐资建校的义举高德,是姜中精神的源头。
尽管校址几度搬迁,校名几番变更,老一代姜中人硬是凭着一股执着顽强的精神,把知识和真理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撒向那迎接曙光的大地。
如今,校园内的蔡荣汉铜像,已成为一尊姜中人饮水思源的感恩碑、劝学碑、道德碑。
姜中首届校友、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茅家琦教授,曾在姜中《校友录》中写道:“在政治环境十分恶劣、经济生活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乡先贤决心创建母校,广大师生不向敌伪屈服,认真地教、认真地学,这一切都体现了浓浓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尊严。”
1948年,姜堰迎来解放。那一座始建于1952年的五四堂,容颜不老。这座当时闻名遐迩的千人礼堂,是姜堰中学至今唯一保留的标志性旧建筑。2009年起改作校史馆,成千上万的学子曾在此留下青春记忆。
2010年,五四堂被列為江苏省文物点。作为姜中文化的象征、姜中发展的见证,五四堂以它的古朴典雅凸现在校园现代建筑群中,更以其独特的魅力连结着海内外姜中校友不舍的情缘。老一辈的姜中人清楚地记得,1954年,学校建立党支部。1956年,增设高中部,更名为泰县姜堰中学,该校名沿用了38年。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工学博士冯玉琳、第三位数学物理科学博士郭文彬等是这一时期的高中毕业生。
从兴学救国到兴教为民,声名远播的江苏省姜堰中学,成为一方英才辈出的育人沃土。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追慕崇高,追求卓越的姜中人,创造了质量一流的姜中品牌!
全国优秀校长连万能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谁前瞻性地提出这样立意高远的办学理念?一个响亮的名字:连万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姜堰中学校长的连万能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这一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使姜堰中学在办学导向和教育改革中高看一眼、先人一步,引领姜中由一所普通县中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省重点中学、省先进集体。1993年,连万能被评为全国优秀校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其专题片。
连万能常对学生说,既要学会做学问,更要学会做人。他注重提高学生的理想向往水平、基本道德水平和意志行动水平,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系统;强调教会学生学习、思考和创造,改善学生自我发展的操作系统。他的通过“五个一起抓”、实施“55321”工程、致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管理方案,被《中国教育报》称为“立交桥”教育构想。在他的言传身带下,姜中人在这座“立交桥”上留下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实脚印,并以一流的高考成绩让姜中名震四方。
姜中人忘不了祖籍福建的连万能,1958年转业到姜堰,在姜中工作了30年。他几十年如一日,安贫乐教,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为教育事业倾注了一腔赤诚。在职时,他因病切除2/3的胃仍全身心投入工作,节假日也难得休息。
退休后,连万能仍情系教育,心系学校,关心姜中就像关心他曾呵护成长的孩子一样。2019年3月,病榻之中的连万能尽管身体已不能离床,但他仍满怀信心地对前来看望他的校友说:“出院后,我要把给学校的那篇文章写好。姜中80年校庆,我要坐轮椅去!”
这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多么令人动容!
最亮“教师星”陈凯
20世纪80年代,姜堰中学凭借一流的高考成绩声名鹊起,这其中有陈凯政治教学的突出贡献。当年络绎不绝来校参观的教育同仁,听课听得最多的就是陈凯的课,有时一节课就达二三百人。姜堰中学的知名度与陈凯的知名度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陈凯是姜堰中学建校以来,也是历届姜中校友心目中最闪亮的一颗“教师星”。
作为一个高中学历的转业军人,陈凯为什么能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名师,成为江苏省第一位政治学科特级教师、国家教委连聘10年的全国中学政治教材审查委员?我从姜堰教师人手一册的陈凯回忆录《姜中情缘五十年》中找到了答案,因为他具有以生为本的教育大爱、教书为乐的职业操守、自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和尚德坚韧的人格修养。
一段段敬业爱生的感人故事在流传、在演绎、在光大。
陈凯幼年时在颠沛流离中仍刻苦求学不止,他在特殊时期,在“牛棚”里通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原著,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自带干粮下乡家访并资助贫困生,他在高考前毅然陪同疑似霍乱的学生被隔离,他用“定量进度读书法”每天读书二三十页,他50多岁还在北师大热衷于寻看校园海报选听名教授讲学,他耄耋之年还为姜中学生编写《〈论语〉〈老子〉章句选读》……2010年和2015年,姜堰市、泰州市先后在教师节庆祝活动中展示陈凯“离而不休,浸润书香”的风采。2014年,87岁的陈凯被省教育厅列为基础教育的“江苏百家”。
“要使学生昭昭,必先自己昭昭;要求学生相信,必须自己深信”。他对教育教学的前沿问题,一旦抓住,就努力实践,有所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深入实践,从而把教育教学当作是一种享受和艺术。他的课充满活力,深受学生欢迎。
他用“追慕崇高,追求卓越”的精神书写着姜中人的风采。陈凯是姜中教师、姜堰教师永远的标杆,他把中学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做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站好三尺讲台,须心怀百年人才。不与人争与己争,一方名师自然成。”陈凯曾说过。
中学政治课应坚持通俗易懂、情理交融,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相互渗透,关注学生精神需求,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交汇点,让课堂充满活力。
听一听“叶”对“根”的叙说吧:
2019年,姜中80周年校庆之际,92岁的陈凯老师撰文写道:姜中与我的关系是根与叶的关系,姜中是根,我是叶。叶对根有许多话要深情叙说……我在姜中工作获得了不少荣誉,这些荣誉背后,都有姜堰中学这棵大树的支撑……根叶相连六十春,深铭在心知感恩。
青蓝相继锻品牌
如此根叶深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老校长连万能与名教师陈凯,被看作是“姜中的象征”,也是姜中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教育纯粹的情怀、独特的理解、卓越的贡献,让一代又一代园丁感到三尺讲台的神圣和教师职业的崇高。
翻开姜中的教师荣誉榜,党的十五大代表、省党代表、省人大代表,特级教师、省市级以上名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模范、优秀班主任、十佳青年教师……新一代教育才俊辈出,接力有来人。
一大批负责任、有本领、讲奉献的姜中教师默默支撑着姜中大厦,辛勤锻造着姜中品牌。
有的老师,常年奋战在高三一线,十几年如一日,诲人不倦;有的老师肋骨摔断,仍坚守高三讲台,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只疼痛一阵子,不能耽误学生一辈子。有的老师,带领学生穿越唐诗宋词,徜徉在文学之美中;有的老师,每次考试之后帮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辅导。办公室、楼道里,经常能看到他们在仔细聆听、悉心解答的身影。还有一群任劳任怨、苦干巧干的班主任,他们到校最早,离校最晚,风雨无阻地陪伴学生。
“老师的辛苦指数,就是学生的进步指数,就是学生家庭的幸福指数”,这是姜中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愿景和写照。
一位姜中班主任曾在办公室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上小学的儿子竟对他说:“爸爸,你是别人的爸爸!”当时,同感愧对孩子的同事们,都没笑得出来。唯有扭头看着窗外满树的翠绿,那位老师也转身沉默,更多的老师默然离开办公室,向自己的班级走去……
面对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盼,为了学生的未来,他们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
正是这些老师默默地付出,才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师生眼中的
“全天候、全能型”校长
现任江苏省姜堰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孙友新,从教36年。他坚信“引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陪伴是对师生最好的管理”。只要不出差,他几乎每天在学生到校前到校,在学生离校后离校;他深入教学一线,仅2020年来,就听课150多节,参与相关备课组集體备课和考情分析60多次。他先后三次谢绝离开教育岗位、升迁提拔的机会。长年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他的身体健康,身患慢性肾病,发作时他总是习惯性地服用止痛片,总说“熬过这一阵就好了”。他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在学校树起身体力行的旗帜,被师生称为“全天候校长”。
他以教改教研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近年来,面对一个又一个高考传奇,孙友新常常提醒教师:“没有升学率会边缘化,只有升学率会庸俗化,品质提升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他坚持真理、遵循规律,在学校树起科学发展的旗帜,被师生称为“全能型校长”。
2021年4月,他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6月,被省委授予“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9月,荣获“江苏省最美教师”称号。
校园生活多精彩
2020年12月31日晨,瑞雪初霁,寒风凛冽。姜堰中学“领跑2021”跑操活动燃情举行。“全力以赴,奋力拼搏,追求卓越,再铸辉煌”,高三年级催人奋进的口号响彻校园。伴着高三跑操方阵矫健、自信的脚步,列队在绿茵场的高一、高二学生齐声高喊:“高三,加油!加油,高三!”声势浩大的激情互动,点燃了学子们奔向新年、追逐新梦想的青春豪情。
多年来,姜中学子们走近本土生活,研究本土文化,欣赏本土艺术,培养家国情怀。
一年一度的军训拉开了新学期高中生活的序幕。挺拔的身姿,整齐的动作,如雨的汗水,这是学子们难忘的军旅记忆。
校运会、元旦晚会、主题班会、学生会竞选,展示飞扬的青春;
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接受文化的洗礼;
研究性学习成果、社会实践成果展,收获满满;
业余党校开班、模拟政协提案、撰写学习强国征文、参加反诈宣传活动,一个接一个;
参观土壤博物馆、制作陶瓷陶碗、体验田间劳动;
每周六下午,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切磋……
“麦穗”健美操社、“桃李韵”民乐社、“子懿”手工坊、环保手抄报、青年志愿者协会、经典文学阅读社、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乡土工艺坊、心语小站、中华传统武术,留下一组组社团剪影;
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健康节、博雅阅读节、科技创新节,一个又一个,彰显姜中节日文化。
集科技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竞技性等优点的航模活动,不仅锻炼了青少年动手动脑、团结协作能力等,还为南航输送了大量优秀生源。学校每年都有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丹青吐彩,翰墨寄情。时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姜中建校80周年,姜堰中学的师生、校友们泼墨挥毫,以100多幅书画作品参展,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对母校姜中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聆听校史、赓续五四精神;涵家国情怀,铸时代品格。
省级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涵铸新时代高中生家国情怀的生态德育实践”于2019年5月立项,旨在涵育“精神明亮、志趣高雅、见识卓越、生命旺盛”的新时代青年品格。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助力赋能。
听一听现任校长孙友新的心声吧:
坚持德育为先,五育融合,激发学生内在的成长力量;顺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探索适合的教育,构建学生自主成长的多元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行自适、智自生、品自觉”,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卓越的自己。
创新教育促发展
创新,是最强的发展力、不竭的成长源。这些年,姜中让创新教育走进思想、走进课堂、走进实践,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姜中人踩着“科研兴教”的步子走来,依托一项项省级教科研课题:“高中素质教育立体化”的研究、“用心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开放实验室”促进普通高中理科教学变革的实践研究……引领教师广泛地参与,统领学校教育创新的不断深化。如今,姜中人又将素质教育推向新阶段:
做弘毅致远的生涯规划者;
做博雅自信的文化传承者;
做智慧明达的实践创新者。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突破,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品质。
参加省“慕德行道”好教师团队答辩;打造省英语课程基地;立项省规划重点课题;邀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多项省市级课题结题。
教师读书系列活动真正做到“享阅读、闻书香、润心灵”。
策应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生命课堂”致力重建立德树人的教学观,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应用策略,构建以“乐学、善学、优学”为旨归的课堂新样态,积极促成“实现灵动、彰显灵气、触及灵魂”的深度学习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在深度学习中落地生根。
2021年,江苏省迎来实施新课改后的首次新高考,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姜中人锚定新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力争在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创新,让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姜中品牌”更响亮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办好人民满意姜中”为总目标,学校正通过加强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姜中文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加大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等途径,逐步把目标变成了现实。
校史见证,佳绩迭出:
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高考成绩居全省前列,2004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诞生了5个全省第一名、4个全省第二名,2008~2020年“3+2”高考模式下录取清华北大122人,并创造了高考全省第一名“三连冠”和高分层县中第一的佳绩。
学校还涌现了全国最美中学生潘慰慈、王诚劼,江苏省美德少年标兵韩正卿、江苏省最美中学生标兵吴洋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飞行学员黄健、陈翔(均为泰州招飞史上第一人),翁海清、沈昊明、杨志强等学科竞赛全国和省一等奖以上获得者近千人。一批学生发明作品获国家专利,劉玉方等同学获得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和省创造发明一等奖,杨振宁院士为其颁奖。
学校成为全省15所同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推荐资格的中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北京大学首批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1988年以来,学校40多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连续3届获“江苏省模范学校”称号,3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集体”,连续13次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单位)。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智慧校园”等。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校党组织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省中小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
2021年2月20日,泰州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大会召开,现任姜中校长代表全市中小学校长作了关于《发挥校长引领作用,打造优质品牌学校》的发言,一名副校长和一名教师分别被表彰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市优秀教师”。
80余载,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姜中写满了激情、创新和荣光。
南京大学附属姜堰中学揭牌
2021年11月3日是姜中人一个大喜的日子。
上午9时,姜堰区政府与南京大学就共建南京大学附属姜堰中学正式签约揭牌。这是姜堰中学办学82年来建树的一座里程碑,也是该校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江苏顶尖、全国领先的一流大学,也是C9高校中最为厚爱姜中学子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大和姜中文化有相通之处,都崇尚“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都致力于培养有大爱情怀、卓越见识的时代新人。两校缘分深厚,国际知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终生成就奖获得者、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茅家琦先生就是该校首届校友。
多年来,南京大学给予了姜堰中学热情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2015年以来,该校共有177名同学被南京大学录取,先后被南京大学授予首批“优质生源基地”“最佳生源基地”称号。
签约揭牌仪式由姜堰区政府区长孙靓靓主持。
姜堰区委书记方针、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等人先后致辞祝贺。
姜堰中学校长孙友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倍加珍惜两校联姻的新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南京大学丰厚的智力资源,改革育人方式,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示范性高中,擦亮南京大学附属姜堰中学优质教育品牌。
中小学校长代表,姜堰中学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人参加了南京大学附属姜堰中学揭牌仪式。
成才目标益终身
“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
这首毕业歌,唱出了多少姜中人的心声。
8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学子从姜中起步,走向四面八方,成为社会的基石、祖国的栋梁,汇入了助力中华复兴的伟大洪流。他们中有国际知名历史学家茅家琦、计算机科学家冯玉琳、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陈霖生、火箭材料专家王俊、数学家郭文彬、生物学家薛达元、武警少将陈文笃、中海油董事长汪东进、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希勤……
还有其他一大批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他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风华正茂;有的已经成为学界权威,有的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有的“早成大器”,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他們所处的领域不同、成就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是姜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教育理念的受益者。
近年来,姜中深化以“促进深度学习,建设生命课堂”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引领学生乐学、善学、优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本一本二录取率在泰州一直领先,高分层人数稳居全省前茅。2019年高考400分以上86人,2020年高考400分以上153人,均为全省县中第一。
每年高考录取后,姜中都会陆续收到许多“双一流”高校的电话和贺信,感谢姜中为他们输送了优质生源。有的大学校长还亲临姜中颁发录取通知书。
也许有人会说,姜中考得好是因为生源好。是的,应该承认姜中招的学生都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但更应该看到,被录取的学生在姜中三年进步很大。
在这里,他们迎难而上,科学安排时间,养成了爱好阅读的好习惯;
在这里,他们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在这里,他们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了全面发展;
在这里,他们接受了“生态大教育”,学会了自主管理,得到了自主、自由、自在地生长。
吟诵时代《姜中赋》
80多年,姜中一路走来,步伐坚实而又铿锵。
一群又一群德才兼备的教师,在姜中三尺讲台点燃青春、催生华发;
一批又一批人才从姜中起步,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书写荣光,成为母校的骄傲;
一代又一代学子怀揣理想和憧憬,走进这所闻名遐迩的名校,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继承、实践、升华着这一教育理念,姜堰中学已成长为苏中地区乃至全省屈指可数的高中名校,在闻名全国的“三泰地区”名校群中,一直处于领跑方阵,成为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两大优势兼得的知名教育品牌。
目前,总投资16亿元、占地340亩的姜中西校区建设已经启动,将对标国内最高水平,努力建成品质高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高品质示范高中。
纵观姜中的历史,是一幅跨越80多年的壮美画卷,是一部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皇皇巨著,更是一曲充满创新激情、不断超越自我的动人乐章。
一首《姜中赋》,凝练了姜中史、姜中人、姜中魂,现赤金布展于姜中校史馆门厅。而新时代《姜中赋》的华章,将在“追慕崇高,追求卓越”的新一代姜中人手中书写、创造——“看苏中名校,卓立潮头……爱我姜中,兴我姜中,弘扬传统,续写光荣”。
(感谢姜堰中学赵荣喜先生提供支持与协助)。
作者简介:
缪锦国,泰州姜堰人,笔名金帛,资深媒体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获得省市政府以上新闻奖近50项,著有报告文学集《做中国最好》《升华在那一瞬间》《追梦》。其中,获全国人口文化奖一项,省级政府奖新闻奖一、二、三等奖20多项。2005年8月获江苏省新闻副高职称。
责任编辑/孙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