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1-04-05孙晓民李明慧
孙晓民,李明慧
(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五地质队,江西 南昌 330200)
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控,有必要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同时给出合理的资料与数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处理。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灾害检测预警网络范围逐渐扩大,国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结合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灾害监测使用的方法与技术也不一样,监测效果自然也不同[1]。
1 水工环地质技术
1.1 GPS技术
地质勘查中GPS技术十分常见,在水工环地质技术当中,GPS技术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监测精准性,地质灾害治理期间,可以充分发挥作用。RTK技术则可以借助GPS技术实现,且在测量勘测与定位方面价值较高,可以帮助提前发现地质灾害。
1.2 地质雷达技术
水工环地质技术当中,地质雷达技术可以进行短距离探测,在短距离探测期间,可以确保结果准确。与此同时,该项技术应用期间,可以及时将电磁波传到地下,如果电磁波传递期间,碰到障碍物,此时电磁波将返到地面当中。借助电磁波分析地质结构,主要分析电磁波振幅与频率。借助地质雷达技术可以全面掌握地质情况,应用地质雷达技术期间,不仅能确保勘察自动化,还能确保结果准确合理,地质灾害防治期间,该项技术还能合理处置地面塌陷与地裂缝问题。
1.3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新的勘察技术,在多方面被应用,该方法主要借助电磁设备朝着地下传递脉冲电磁波。在二次涡流场变化分析期间,可以充分掌握区域地质现状。若这一区域存在地质隐患,借助瞬变电磁波可以及时察觉,此外,该方法当中的电偶源法及垂直磁偶源法也能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应用。
1.4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也称为RS技术,实际应用期间,能将计算机技术与图像信息获取有效结合,便于对勘察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所以地质灾害治理期间该项技术十分重要。随着RS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在光谱分辨率与造影中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在地质环境勘察期间,具有较强辅助作用[2]。
2 常见地质灾害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效果,除了要掌握地质灾害类型与特点外,还应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了解,如此方能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地质灾害处理。
2.1 陷落地震灾害
陷落地震作为偶然性地质灾害之一,详细见下图1。一般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而陷落地震则是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陷落地震灾害具备破坏性与突发性特点,不同区域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陷落地震成型前表现形式不同,所以预测难度相对较大。即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勘探技术快速发展,仍然难以及时准确预测。
图1 地震当中的建筑
2.2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危险性较高,形成原因主要为施工不合理,因施工不合理对施工地质结构产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因而会产生地面塌陷,最终留下一定隐患。例如,施工期间,矿产开采期间,很容易对地质结构产生影响,地面塌陷问题一般多发生在岩溶区域。
2.3 崩塌滑坡
地面崩塌地质灾害的产生,多因为地质结构变化引起,一般情况下,产生该地质灾害的原因为土壤结构松弛,所以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导致滑坡问题出现。地面崩塌灾害的产生多是由于施工不合理引起的,加上滥砍乱伐,所以施工期间应确保施工合理,减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4 地裂缝
地质灾害发生期间,经常会出现地裂缝,这一缝隙的产生多为地面颠簸,情况严重的,还会破坏地质结构。一般情况下,地裂缝形成和地下水、采空区密切相关,地下水开采期间若获取较多地下水,采空区未及时回填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势必容易引起地质结构不稳,最终导致地裂缝出现。
3 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效果,下面文章就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展开详细分析,便于促进地质环境朝着可持续方向不断发展。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研究水文环境,可以合理预防地质灾害。下图2为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实际应用。
图2 地质灾害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
由上图2中我们发现,与水工环地质技术相结合,加强水文资料研究,参考岩性含水介质与地下水情况,即可得到最佳施工区域水文情况。
3.1 地震灾害治理应用
地质灾害治理期间,应结合地震灾害治理应急方案设计水工环地质技术。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具备地质灾害预警作用,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可以明确矿山水工环地质信息,合理预测地质灾害信息。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期间,可以借助水工环信息锁定矿山采空区。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人工产生的地震波,及地下岩层中传播路线与实践,探测地下岩层采空区深度与形状。再者,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还能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合理认识,明确采空区结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采空区剖面图,便于详细描述采空区探测现状。为了满足采空区探测现状,应详细分析采空区特征。如此,方能与水工环地质技术相结合,制定最佳探测类型与程度,便于和地震灾害治理工作相近。
3.2 地质构造沉降治理应用
地质构造沉降治理中,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矿山地下水位进行合理测量,测量设备可以测定地下水和测水管间距离,进而得到实际水深。实际操作为,在水位测量一端连接探头,然后在另外一端与指示表相连,二者间平阶钢尺连接。接着在钢尺中标出相应的刻度及尺寸,若探头与水面相互接触,水位测量设备期间指示表则会变化,然后利用钢尺中刻度就能得到水位深度。便于及时找到矿山地质构造沉降问题,从而提出最佳治理方案。因水工环地质指标会影响矿山地质环境,所以,地质构造沉降治理期间,若不与水工环地质技术相结合,势必会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最终引发系列水工环地质灾害。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可以促进地质灾害沉降治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编制矿山地质构造沉降方案,多展现在预防水工环地质构造沉降中。借助水工环地质调查获得的结果,能合理预测潜在地质灾害。所以,水工环地质技术的使用能有效降低地质沉降问题产生。应急方案制定期间,企业应承担一定社会责任,提高生态效益位置,保证矿山环境不受影响,促使地质构造沉降治理工作全面开展[3]。
3.3 滑坡灾害治理应用
与过往滑坡事件相结合,大部分露天矿边坡治理当中,即便开展工程治理,但施工完成后也会再次出现滑坡,由于滑塌体多处在采场边上端,故而经常有安全隐患发生。滑坡灾害治理期间,如果遇到采矿边坡治理等复杂情况,一定要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进行加密勘察。一,滑坡灾害治理区域土层原状土试样数据应在6组以上,这里需要排除偶然性取样情况。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结合水工环地质技术要点合理排布置勘测点,因滑坡灾害防治期间,常常会影响建筑范围受力层结构,眼下随着卧层起伏的增加,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详细勘察水文地质信息,有必要在两勘探点内加密观测点。特别在地质复杂及滑坡灾害较为严重弄等区域,一定要与水工环地质技术相结合,合理应用钻探及触探技术,合理布置探井。滑坡灾害治理期间,应结合水工环地质勘查信息加强地面与地下水布置,加强排水、定位放线等方面检查,妥善安排土方运输线路。与实际勘察点数据分布情况开展定量分析,对地质灾害评价等级进行合理划分。在对灾害区域地质环境情况进行分析期间,联合周遭建筑物进行合理划分。再者,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分析治理规模。最终,结合国家标准地质灾害等级,明确滑坡地质灾害等级,然后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按照滑坡灾害治理工程要求,结合埋藏文物、古河道、孤石等地,就灾害治理中不利埋藏物而言,可以使用管桩,其他地方可以使用冲孔桩。在明确基础勘测形式后,应结合水工环地质技术获得临近土层现状,然后将上述数据有效结合,便于得到初勘深度。最后,以此为基础,加强地面排水与水位降低操作处理。
结语:综上,地质灾害防治期间,应遵照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因地质灾害导致的损伤,难以及时修复完,但是借助水工环地质技术,则能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成效,便于实现地质灾害治理目标。在水工环地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相信地质灾害治理也会收获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