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方向分析
2021-04-04贾思之
陈 彬,贾思之
(山东省泰安市气象局 山东 泰安 271000)
1 引言
智能手机已经正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均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查询实现,所以,气象服务可以借助新媒体时代衍生的公众平台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气象咨询服务,同时这也是新时期背景下气象服务部门保持自身良好发展势头的有效手段。气象服务部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平台受众,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所在区域的气象变化,进而提升社会公众预防气象灾害的意识。
2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中气象服务的发展路径
气象服务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中的主要优势为:可以在数据后台为受众推送气象实时变化情况,平台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天气实时变化情况,用户也可以实现预警信息或者预报信息的自主查询。针对微信气象公众平台在未来阶段的服务发展方向,并将下述几方面内容展开分析[1]。
(1)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因为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使用者身份不同,所以对气象服务的需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公众平台此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使用者的职业与对应的工作环境差别。在为用户推送气象信息期间,需要利用人工服务增强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保证更高水平的网络气象服务质量,打造微信气象公众服务的良好形象。
(2)推动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推送。时下人们正值信息爆炸的数据时代,公众不仅需要了解天气变化信息,同时还需要气象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眼前,如果能够以深受公众喜爱的“段子”形式。平台运营人员则能够将更多晦涩难懂的气象专业术语通过更加简单的图文形式呈现给公众,以此加强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交流互动,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3)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一般情况下,微信小程序具备的便捷优势是无需下载和安装,用户可直接使用相关功能,这种小程序属于公众号系统中的一部分并行体系。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获取资讯,这种咨询的获取方式更为便捷。以“北京气象”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例,该平台可以查看北京各个旅游的景点天气情况,并且地区气象资讯极为详细,可以具体到大型建筑群的西门或东门位置的天气详细情况,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健全、完善、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
3 气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发展思路的相关探究
3.1 增强公众号魅力,吸引用户
截止目前,我国微信气象公众平台可以为国内2000多个城市提供气象状况查询服务,大部分情况下,在平台端口中输入“城市名+天气”,即可以实现对目标地域天气信息的相关查询活动,这样的操作方式具备的实效性高,同时操作方式简单快捷。即使微信气象公众平台时下呈现出的发展方式正趋于健全,但是,面对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各种类型的无用信息、低俗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层出不穷,网民此时面对的网络环境质量较差。当今社会的人民群众在使用网络期间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优劣参半,有效信息、无效信息、垃圾信息等诸多信息形式鱼龙混杂,用户难以通过现有信息接收渠道查询获取对自身有用的关键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气象公众平台需重点讨论信息吸引力的提升方式,对下述两方面内容进行探讨[2-3]。
(1)为平台用户提供现代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在正式运营期间可以适当借鉴国外气象部门在当前阶段的公众平台运营模式。比如:将啤酒指数、洗车指数、晨练指数等相关数据加以结合,为不同用户群体提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服务,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实际使用需要和社会行为需要。我国当前已有部分气象平台开始汲取用户提出的意见建议,在平台中将放风筝指数、晨练指数、钓鱼指数等相关数据进行结合,用以更好的满足平台区域化发展的切实需求。
(2)研究微信平台信息阅读数据。分析用户使用平台阅读的频率,利用大数据技术筛选出用户相对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针对部分单调、新鲜感不足的信息内容进行处理,删除该内容或者提升内容质量,在此之后可以有效增加增加信息内容对用户产生的吸引力。因此,我国气象部门需在经营公众号期间加入适当的创新思维,以此保证推送的信息内容具有多元化特征。例如:可以在推送信息内容中适当加入部分历史事件、生活常识、天文知识、科学知识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态内容。
3.2 组建专业素质更强的微信运营团队
就我国而言,部分地区现有的微信气象公众平台服务依旧停留在开发时期,并未成立足够健全与完善的现代化微信运营队伍,气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存在整体素质方面的不足,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均有待提升。地区气象局需保证自身提供的气象信息质量,保证推送的气象消息具有实际价值,以此获得用户的阅读量、点击量和浏览量,因此需打造专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运营团队,利用这种方式提升天气预报信息推送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充分显示出气象信息资源的实际价值所在。在此期间,平台运营人员需将信息内容加以转换,改变传统气象信息描述方式,此前的气象信息中心会使用大量专业术语,用户的实际阅读体验不佳,因此预报效果不明显。因此,适当改变专业术语的表述形式,可以让推动内容变得更加通俗化。除此之外,气象部门在管理微信公众制度方面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不利于公众平台在未来阶段的发展。所以,气象部门需利用专业团队与平台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通过照片或者视频调动平台用户浏览的积极性。借助固有信息以及最新科学信息,进一步丰富气象信息内容。例如:通过微信气象公众平台,对我国各区域或某一单站雷达图进行查询,即采用“区域名或者单站名+雷达”的文本输入形式获取对应雷达图。例如:输入“珠三角雷达”,即可实现对珠三角区域雷达图的查询。
3.3 树立公众品牌效应
微信气象公众平台要想保持长远的发展状态,需保证已有用户群体的稳定性,同时不断扩大自身品牌的实际影响范围。经过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的统计计算,截止到2019年5月,我国云南的某一个地方公众号,即文山微信气象公众平台已经有4000人添加了关注,任意一篇天气消息的推送,再经过人们的转发,平均会有1.6万人关注到这一消息,上述现象可见,我国气象部门可以打造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账号作为自身品牌,通过气象微博、天气预报以及气象局网站等相关媒介机构的融入,提升微信气象公众平台的信息宣传力度,保证用户可以简单的熟练使用这一服务程序,更加及时的获取相关气象咨询。在上述内容之外,气象部门还有其他方面的选择,如组建相关微信社交渠道,通过各不同岗位防汛人员发出的邀请,对现有气象传播渠道加以拓宽,保证气象信息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基础上,达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微信App因自身的使用便捷性而深受人们信赖,在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中均有着大批量的受众,气象部门需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研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上及时推送最新气象消息。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定位功能进行定点气象推动,充分展现出微信气象平台与其他媒体之间的不同之处,保持气象信息更新的频率,为公众提供更为全面的气象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