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早熟西瓜与优质食味水稻轮作模式
2021-04-04张心宁
张心宁
西瓜是睢宁县特色农产品,也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园艺产品,在周边地区颇有盛誉,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县常年西瓜种植面积 10 万亩(6 666.7 hm2)左右, 以早春设施钢架大棚+多层覆盖种植为主,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南京及周边地区。 但由于西瓜不抗枯萎病,若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2 a 以上会产生连作障碍, 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采用瓜—稻轮作方式可以杀死大部分为害西瓜的病原菌、害虫及虫卵,达到减轻病虫草害的目的,同时又能洗盐压盐,防止土壤酸化、盐化,实现养分高效利用,还能改善土壤通透性。 瓜—稻轮作即水旱轮作,是我国传统的生态种植模式,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连作障碍最重要、最根本的技术。西瓜以早熟、优质、抗病的中果型品种为主,12月上中旬播种,翌年4 月下旬开始采摘上市,至6月上旬结束。 水稻选用中熟中粳优质食味品种,6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收获。 瓜稻轮作周年生产,西瓜 667 m2产量3 500 kg 左右,产值12 000元左右; 水稻 667 m2产量 650 kg左右,产值1 800 元左右;全年667 m2产值 13 800 元左右,效益8 000 元左右。 瓜稻轮作种植模式有效利用了睢宁县的气候条件及土地资源,解决了西瓜重茬问题, 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不但稳定了粮食生产,而且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大棚西瓜栽培要点
1.1 品种选择
要求品种具有早熟性、较强的耐低温弱光性、植株长势稳健、不易徒长、易坐果、果实膨大快、抗病、耐贮运、外观和内在品质好、 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等特性。睢宁县早春大棚栽培西瓜, 一般选择早佳84-24、美都、嘉年华5号、京欣系列等中果型品种。
1.2 育苗
①播种 苗床设置在避风向阳的温室或大棚内, 苗床宽1.2~1.5 m、深20 cm,长度视育苗规模而定,底部平整。冬季育苗采用电热温床增温措施,选用50 孔塑料穴盘及西瓜育苗专用基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一般采用温汤浸种, 浸种后将种子放入恒温箱内催芽。 当胚根长3~4 mm时即可播种,每穴播1 粒,播种深度1.3 cm 左右,播后覆盖一层地膜,防止水分蒸发。
②苗期管理 主要是抓好温、光、水、气的调节,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增加光照。 从播种到移栽,温度掌握“两高两低”:播种至出苗要求高温30~35℃,一般3~4 d 即可出苗, 当出苗70%时揭去地膜, 此后直到第1 片真叶展开时适当降低温度, 白天20~25℃、夜间 15~18℃,真叶展开以后再提高温度, 白天保持25~28℃、夜间 18~20℃,定植前 1 周再逐渐降低温度,以提高抗性。
湿度控制是早春育苗的关键点之一,湿度高容易形成高脚苗,同时引发多种苗期病害, 白天棚内温度升到30℃以上时,开始通风,通风时先开小口,随后逐渐扩大,通风口应开在背风的方向。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 幼苗心叶出现前一般不需要浇水, 以后视床土含水量情况在晴天午间补水,见干见湿。苗期一般不需追肥,如发现缺肥症状, 可结合浇水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冬天气温低,光照弱,应增加光照,可配备补光灯延长见光时间。 定植前5~7 d通风炼苗。
1.3 定植前准备
西瓜种植应选择地势较高、能灌能排、5 a 以上未种瓜类的田块,土层深厚、排水便利、地力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较适宜。每667 m2施充分腐熟4 000~5 000 kg 的有机肥、 三元复合肥40~50 kg、硫酸钾15~20 kg 作底肥, 施肥后深翻整地。
钢架大棚一般在定植前15~20 d 扣上, 按照钢管塑料大棚(单体)通用技术要求(DB32/T 1590-2010),搭棚时按合理轴线规划,以南北走向为宜,棚长一般不超过80 m, 相邻大棚间距1.2~1.5 m。采用热浸锌钢管以提高棚体抗载强度, 大棚跨度6 m、顶高2.3~2.5 m、肩高1.2~1.5 m,拱管间距≤0.7 m, 拱管插入土中深度≥0.3 m。 覆盖薄膜选用长寿流滴膜、多功能消雾膜、PO涂覆膜等新材料,提高棚室透光率,降低棚内湿度。 钢架大棚两侧风口处悬挂防虫网,以阻隔蚜虫、烟粉虱等害虫迁入为害。 棚内整地后作成高20 cm 呈龟背形的垄以增加受光面积,有利于提高地温。
大棚西瓜肥水供应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即在地膜下铺设滴灌软管,将水肥均匀输送到植株根际,滴灌软管沿西瓜定植行向铺设,距西瓜根部10~20 cm,然后在滴灌软管上面铺设厚度为0.01 mm 的无色透明地膜。
1.4 定植
睢宁县通常在1 月下旬至2 月上中旬、 棚内土温稳定在10℃以上时结合适宜苗龄选择晴天定植。 出圃时瓜苗 3 叶 1心、株高8~10 cm,叶面舒展、叶色浓绿、团根好,可直接从穴盘中取出而不散坨。移栽过程中轻拿轻放, 将瓜苗放入定植穴中,覆土前浇足底水,以利于扎根和缓苗。 定植穴在畦中央,定植密度 800~900 株/667 m2。
1.5 定植后田间管理
①温、湿度和光照管理 大棚西瓜生长前期外界温度较低,通过采取多层覆盖措施来提高棚内温度。 在大棚内搭1~2 层简易棚, 然后在行向上搭建2 层小拱棚, 夜间温度特别低的情况下可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或无纺布,保持白天棚内温度30~35℃、夜间15℃左右。 当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拆去小拱棚。 进入开花坐果阶段, 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 夜间温度不低于15℃,以利授粉受精。 进入果实膨大期, 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35℃以下、夜间温度不低于18℃,以利于西瓜膨大。 西瓜喜较干燥的环境, 相对湿度白天控制在55%~65%、夜间75%~85%,每次浇水后及时通风以降低湿度, 放风时应打开与风向相反一侧的放风口。 西瓜喜光,每天晚揭棚、早闭棚,使光照充足,植株生长健壮。
②水肥管理 西瓜生长期间不需勤浇水,尤其是低温季节要控制好棚内湿度,保持棚内干燥, 但应视土壤墒情适当补水,切忌忽干忽湿。 缓苗后及时浇1次缓苗水; 茎蔓开始迅速生长时,浇1 次水促进茎蔓生长;待瓜坐住并开始膨大时浇水促瓜;采收前7~10 d 停止浇水。西瓜苗期吸肥量少,一般不施肥;坐瓜后至鸡蛋大小时施膨瓜肥, 随水冲施高效水溶肥7~8 kg/667 m2; 果实膨大期再随水冲施高效水溶肥7~8 kg/667 m2。另外,西瓜生长期间视瓜秧生长情况, 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
③植株调整 大棚西瓜采用双蔓整枝法, 坐果前只留主蔓和1 条健壮侧蔓, 多余的侧蔓一律摘除,果实坐住后,结果节位以后出现的侧枝,一般不再摘除。大棚西瓜宜在第2 雌花节位留瓜,瓜坐住后及时垫瓜、翻瓜,保证瓜形端正和皮色美观。
④人工辅助授粉 早春大棚内温度低、昆虫少,应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以提高坐瓜率。 7:00~10:00 摘下当天开放的大型雄花,去掉花瓣,采用对花或毛笔蘸花粉将花粉轻轻涂在雌花柱头上, 授粉后做好标记。 瓜坐稳后,及时去除其他花和畸形瓜,以减少养分消耗。
⑤病虫害绿色防控 西瓜整个生长期均会发生病虫害,尤其是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 高温高湿条件更易诱发多种病害。 西瓜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和立枯病,中后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疫病、根结线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瓜叶螨等。 在防控上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贯彻绿色防控理念,优先采用农业和物理防治, 科学使用化学防治。防治技术上做到品种为先、全程管理、准确识别、及时防治、合理用药、措施到位。大棚两侧风口悬挂银灰色防虫网阻隔蚜虫、烟粉虱等害虫迁入为害, 棚内悬挂黄板防治白粉虱、 蓝板防治蓟马。改进耕作方式,推广土壤深松技术,实现深沟高垄、全层覆膜、膜下滴灌栽培,加深土壤耕作层,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提高作物抗性。改良施肥结构,增施植物源有机肥,减少氮、磷化肥投入,增加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微生物肥料(菌剂)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施用,控减化肥用量。药物防治上要合理、科学使用农药,用生物农药替代部分化学农药,正确选药、对症下药、适时用药、科学施药、轮换用药。
1.6 采收
西瓜成熟标准:瓜皮发亮,手摸有光滑感,表面略显不平,果面条纹清晰可见,果粉褪去,瓜节位上卷须枯萎,果柄茸毛脱落,蒂部向里凹, 果皮与地面接触部位由白变黄。 坐果至成熟一般需35~40 d, 按授粉时插牌标记的日期收获较为准确。 结合销售地点距离, 在达到成熟度要求后及时采收,保证果实品质。
2 水稻栽培要点
2.1 品种选择
根据西瓜茬口和睢宁县实际情况选择熟期偏早的中熟中粳品种,以确保安全齐穗、顺利灌浆、正常成熟。 一般选用南粳505、宁粳 4 号、徐稻 9 号等优质食味品种。
2.2 培育适龄壮秧
对准备作秧田的地块,按照秧田和大田比 1∶(70~100)的比例留足, 每667 m2大田备足秧盘30~40 张, 每盘播干种100~120 g,药剂浸种,播种好的秧盘运送至秧田畦面摆放整齐,然后用无纺布及时覆盖。 播种后上1次大水,然后将水放干,促进出苗。齐苗后,保持秧田干干湿湿。秧苗第1 叶抽出时适时揭开无纺布进行炼苗。 栽前3~4 d 视苗色施“送嫁肥”“陪嫁药”。机插秧合适秧龄15~20 d,叶龄3~4 叶、苗高12~18 cm。
2.3 精确插秧
西瓜收获结束后,在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 基础上,底施 45%复合肥 20 kg、尿素10 kg、硫酸锌 1 kg,翻耕整地,水田整平后沉实1~2 d 达到水浆分清。插秧前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 根据秧苗密度,调节确定适宜的穴距与取秧量,栽插株距采用可调最小株距,确保每667 m2穴数在1.8 万以上,每穴栽插3~5 株苗以保证穴苗量。精细栽插,减少漏插,提高均匀度,做到不漂秧、不淤秧、不勾秧、不伤秧。
2.4 精细大田管理
①水浆调控 栽后及时灌寸水护苗活棵,适当晾田。 活棵后浅水勤灌,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促分蘖早生快发。达到预计穗数80%时自然断水搁田,以多次轻搁为主,增加土壤通透性。 出穗后灌浅水层,自然落干至表土湿润,手按有印迹但手不沾土再灌浅水层,如此往复,直到收割前7 d 断水干田。
②精确施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分次施蘖肥,以利争足穗、攻大穗,栽后 5~7 d 施 1 次、10~12 d 再施 1 次,2 次等量施用。穗肥在中期叶色褪淡后于倒4 叶期和倒2 叶期分2 次施用。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搞好药肥混喷。
③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充分利用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绿色安全高效防治稻田病虫草害。 机插后3~4 d 和无效分蘖期选用安全高效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采用高效安全药剂,准量准时保质施药,在不同生育阶段,采用一喷多防、药肥混喷的方法,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2~3 次总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