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Harris评分分析

2021-04-04

保健文汇 2021年1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头股骨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骨科患病人数较多的疾病[1],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高暴力外伤等因素所致[2],老年人群是上述骨折疾病的主要患者,以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较多见,若未及时施行救治,可对患者运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从而使其日常生活活动受限。手术是目前救治上述疾病的常用手段,但手术类型较多,为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效果,我院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上述术式,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后施行研究,借助计算机随机法将2018年1 月至2019 年9 月我院68 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34 例)、观察组(34 例)。

观察组34 例患者年龄为75-89(79.75±1.73)岁,男女分别为19(55.88%)、15(44.12%)例;致伤原因:7 例坠落伤,15例车祸伤,12 例跌倒伤。

对照组34 例患者年龄为76-90(79.80±1.69)岁,男女分别为20(58.82%)、14(41.18%)例;致伤原因:6 例坠落伤,16例车祸伤,12 例跌倒伤。

两组资料经统计得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者;(2)≥75 岁者;(3)家属签署知情协议者。

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2)不能完成随访者;(3)麻醉药物过敏史者;(4)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34 例患者施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麻醉后,在C 型臂机下开展手术,先施行牵引,确认基本复位后,于股骨上端外侧作一纵行切口,以暴露股骨大粗隆及股骨干上端外侧,于大粗隆下约3cm 处打入导针,侧位透视观察复位效果,满意后,测量深度,扩孔、攻丝,安装钢板及动力螺钉,并给予固定,对于存在明显移位的小粗隆及内侧骨块,给予复位和固定,再次在透视下检查效果,确认无误后,冲洗创面,缝合切口。

观察组34 例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取侧卧体位,麻醉效果满意后,于髋外侧作一小切口,并于大转子前缘做一10cm 弧形切口,分离阔筋膜张肌,以显露股骨颈、髋臼缘,结扎旋髂外血管,然后于小转子1.5cm 处截断股骨颈,去除股骨头,清理关节内软组织,以显露股骨部位,对其施行复位、固定,待效果满意后,插入假体柄,确认插入位置及稳定性良好后,置入骨水泥,并给予加压固定,结合患者股骨头大小安装合适假体,复位髋关节,确认无误后,冲洗创面,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对所有患者均施行抗凝、抗感染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康复训练。

1.3 评估指标

均随访一年,对比两组优良率(对比术后3 个月优良率)、手术指标(手术用时及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Harris 评分。

Harris 评分[3]:使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总分100 分)对关节功能(47 分)、活动度(5 分)、疼痛(44 分)及畸形程度(4 分)进行评估,90-100 分、80-89 分、70-79 分、<70 分分别提示优、良、可、差,评分越高,则关节功能越好;优良率为优+良占比和。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 施行统计,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x2、t 检验,P<0.05,则统计学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少,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82%)较对照组(29.41%)更低,P<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2.3 对比两组优良率

观察组术后3 个月疗效优良率(70.59%)较对照组(47.06%)更高,P<0.05,如表3。

2.4 对比两组Harris 评分

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如表4。

表3 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n(%)]

表4 对比两组Harris评分(,分)

表4 对比两组Harris评分(,分)

3 讨论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属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传统术式,但由于高龄患者其各项身体机能欠佳,而上述术式创伤性较大,且需制动4-6 周,导致患者术后需卧床较长时间[4],从而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性[5],患者术后可尽早进行下床活动,从而有助于早日恢复其关节功能,对加速骨折部位愈合及缩短恢复进程具有积极影响。

此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少,提示相比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且创伤性更小,手术用时更短。同时,数据显示,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82%)较对照组(29.41%)更低,亦提示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安全性更高,可有效减少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经上述术式治疗后,患者卧床时间更短所致。此外,数据显示,观察组术后3 个月疗效优良率、Harri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但两组术后半年及1 年月Harris 评分对比无显著区别,提示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有助于加速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预后效果更佳。

综上所得,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较好疗效,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有助于改善Harris 评分,且并发症较少。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头股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