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张家川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及前景分析

2021-04-04张晓琴

中国水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冷水渔业养殖

文/张晓琴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资源丰富,气候环境条件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当地坚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产业中去。本文通过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当前水域资源、冷水渔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等进行探索分析,寻找适宜当地资源特点的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途径,为全力推进地方特色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黄河水系的渭河流域,境内有千河、长沟河、牛头河和葫芦河四大水系,河流总长度234.48km,自东北部至西南部流淌,还有东峡、石峡、富川三座水库,水域资源丰富。由于地势地貌复杂,其境内地区差异显著,年平均水温在13℃~16.5℃之间,最高时可达25℃,每年4月~11月水温均高于12℃以上,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

一、养殖现状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渔业发展相对滞后,冷水鱼养殖起步较晚,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冷水鱼养殖产业开始不断壮大,且养殖质量有所提高。当地先后出现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泓渔业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马鹿秦岭细鳞鲑驯养繁殖场、关山美渔业开发有限公司、长宁驿休闲度假中心、花园三信养鱼场、天河养鱼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宝林米兰水产养殖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传奇养殖场等11个以养殖冷水鱼为主的水产养殖公司(场),建有国家级秦岭细鳞鲑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18.95km2。

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产养殖总面积1550亩,包括池塘养殖面积109亩,水库养殖面积1440亩,水产品年产量120t,产值260万元。养殖类型包括以东峡水库、石峡水库、富川水库等为主体的水库生态养殖,以天然河道水体为主的外荡养殖,以马鹿河、樊河为主的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性养殖,以及传统的池塘养殖。养殖品种从“四大家鱼”发展到虹鳟、金鳟、鲟鱼等十余个品种,经营模式已从单一的生产经营、资源保护型渔业向休闲垂钓型和产业经营型渔业延伸过渡,养殖效益连年提高,充分发挥了水产养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致富等方面的作用。

在产业融合方面,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依托农家乐生态旅游,积极发展现代休闲养殖渔业,相继打造了马鹿镇长宁驿休闲度假中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传奇养殖场、关山美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休闲养殖渔业企业,每年接待游客8000多人,利润达80多万元。

二、前景分析

一方面,近年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膳食结构在改变,餐桌食品需求向高维生素含量、低脂肪、低热量的绿色安全食品转变。冷水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源,国内市场对鲑鳟鱼、鲟鱼等冷水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冷水鱼产业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追求休闲生活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可观光、垂钓、品尝的体验休闲渔业迎合了人们对精神和休闲生活的需要。依托关山生态旅游区和秦家塬高山草原风情度假区,在当地打造冷水鱼观光、垂钓、品尝一体化休闲渔业体验活动,可增加群众娱乐性,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渔业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开辟出冷水鱼养殖的新天地。

三、冷水鱼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技术发展停滞,资源利用率低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渔业起步比较晚,科研体系不够健全,冷水鱼产业技术升级缓慢,无法完全达到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域滩涂利用和综合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养殖水域资源利用率较低;当地从业人员观念陈旧、思想保守,文化水平较低,池塘养殖模式创新较为缓慢;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水质监测、科学养殖、鱼病防治等相关知识;传统养殖场(公司)养殖场地设施设备简陋,鱼塘水循环系统、排污系统不科学,使得经营管理方式粗放,整体生产水平和效益不高。

(二)产业格局不合理,产业发展落后

由于缺少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导致当地水产养殖呈现小而散的局面,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规模、效益一直处于低水平。尤其是冷水鱼养殖基础薄弱,抵御各种风险能力不强,冷水鱼加工企业较少,产业链存在部分环节缺失现象。由于养殖冷水鱼产品无法加工,产品只能以鲜鱼的形式销售,导致不易存放、运输困难、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发生,产品缺乏后续销售部门造成的销售困难一定程度也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养殖产业发展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秦岭山区,采矿业、畜牧养殖业、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之间的产业布局长期存在冲突。县域东部矿产资源丰富,企业开矿产生的粉尘、尾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一大因素;随着旅游开发和特色小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又一因素;再加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一个农业、畜牧业大县,农田施用化肥、群众草原放牧,雨水流经农田、草场进入河道也会造成水体污染,各种污染都影响着特色冷水鱼养殖产业的发展。由于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到水生生物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使得秦岭细鳞鲑等珍稀物种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四)冷水鱼养殖投入较高,成本逐年增加

由于冷水鱼养殖产业投入成本较高,又缺乏引导性合作组织,当地生产要素不够集中,部分人员对推动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为缩减建造成本,部分冷水鱼养殖企业养殖场地并没有按照科学需求建设,设施设备基础条件不达标,严重阻碍了冷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饲料价格上涨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冷水鱼饲养成本不断增加,导致冷水鱼养殖产业效益降低。

四、发展冷水鱼产业的对策

要坚持渔业资源保护和发展利用同重并举的原则,突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理念,科学布局、因势利导,切实发挥资源优势,调优产业结构,加大依法治渔力度,加强行业监管,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当地特色冷水鱼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一)加强技术创新与服务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渔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当地或外地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冷水鱼养殖产业科技开发与服务。加强渔业推广队伍建设,稳定和充实基层推广体系,加强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推广应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紧跟特色冷水鱼养殖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大力推广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布局合理的冷水鱼养殖场地标准,并将渔业机械与现代工业技术进一步结合,提高渔业机械作业配套能力,以现代化的设备来提高渔业装备水平,提高冷水鱼养殖效率。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搞好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抓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快产业布局谋划

按照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水域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政府部门发布的《天水市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对水产养殖模式和场地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郊、旅游区发展冷水鱼休闲垂钓、观赏、品尝等休闲旅游渔业;在林缘区利用山涧溪水发展冷水鱼流水养殖产业;加大马鹿河、樊河等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养护力度,在其流域发展冷水鱼工厂化养殖和冷水鱼加工产业;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范围内大力宣传、推广冷水鱼养殖产业,营造浓厚的冷水鱼产业发展氛围,抢抓乡村振兴新机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鼓励群众发展特色冷水鱼养殖产业,拓宽致富增收渠道。

创新冷水鱼养殖产业组织经营形式,推进行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提高渔业生产制度化进程;建立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贮运、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销售一体化的冷水鱼产业链,不断推动冷水鱼养殖产业经营机制创新;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增强特色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水体污染;环保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农牧业和渔业自身对水环境的污染;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用可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工程措施,统一规划,改造旧池塘养殖进排水系统,标准化建设新渔场;推广集容量、密度控制,粪便收集处理、高能环保饲料使用、水体净化保持于一体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多营养层次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

注重生态渔业保护与建设,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原理,加快生态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保护区的日常巡护;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积极探索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物种保护新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渔业自然资源,增殖濒危珍稀物种,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如开展秦岭细鳞鲑人工驯养繁殖等。同时,建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制度,设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专项用于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濒危物种的人工繁育、增殖、放流。

(四)加大政策鼓励

政府鼓励采取自筹、银行贷款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公共财政的扶渔力度,撬动民间资本,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渔业,形成投资长效机制,增强冷水鱼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建立渔业发展专项基金制度,在农业项目扶持资金中明确设立渔业发展项目专项基金,每年的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农业资金增长水平,并将渔业基础性建设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内的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坚持“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聚集资本、水域、滩涂、技术、经营、管理、劳力等各类渔业生产要素,建立多种形式的渔业经济合作关系,调动群众投身特色冷水鱼养殖产业的积极性,吸纳更多的民间资金和集体资金投资,建设渔家乐、渔业公司、冷水鱼养殖场和合作社等。

猜你喜欢

冷水渔业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冷水泡面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炖肉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