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1-04-04
当前时代背景下,乳腺癌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高发病,尤其是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乳腺癌的发展病程时间较长,在其发展过程中,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长期持续性的伤害,甚至会因乳腺癌的发生而严重影响其心理状态,以至于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大打折扣[1],并伴随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况。临床上对于乳腺癌多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术,以此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过于重视对患者生理方面的护理,未对其心理实施针对性的疏导,导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依然会伴随有严重的负面情绪,不利于护理工作的高效化、高质量化开展。本次对照实验中,便重点探究在乳腺癌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60 例患者入组本次实验,是我院两腺外科于2019 年1 月至2020 年9 月收治,经医师判断以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同时患者意识清醒,也无障碍交流,家属也已经知情,并在相关知情同意书中签字;另外,组内乳腺癌患者除本身病症外,无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其他恶性肿瘤、精神类病史等情况,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在组内患者入组后,将其分配为了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使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每组30 例患者。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41-66 岁之间,平均年龄(51.23±2.14)岁,平均病程(3.69±1.05)年;对照组最小年龄39 岁,最大年龄72 岁,平均年龄(58.85±3.06)岁,平均病程(4.63±1.14)年。对比来看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将健康知识宣教、用药管理、生活指导、饮食干预等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中[2]。
观察组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1)心理急救护理:在乳腺癌病症的长期影响下,患者心理状态较差,影响了诊疗效率的提升,甚至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心理波动[3]。对此,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护理人员首先要注重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方面的干预,纠正其心理认知。同时,部分患者可能较为内向,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要注意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聆听其内心的苦楚,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以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2)纠正认知:到目前为止,导致乳腺癌的直接因素尚不明确,但可确定的是与遗传、雌激素的长期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使得患者伴随有皮肤水肿、乳房肿块等临床症状[4]。部分患者在患上乳腺癌后,其内心极为恐惧,极易轻信不好的谣言,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在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时,要讲解有关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告知其根治术的优势、相关康复案例等,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5]。(3)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对于女性来说,乳房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根治术后,乳房被切除,虽然会佩戴义乳,但也会在其身体及心理上留下疤痕,同时,对于部分家庭来说,乳腺癌根治术后甚至会对其婚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是导致离婚[6]。因此在心理护理干预中,不仅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还要对其丈夫以及其他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其能够体谅患者,不要戴有色眼镜,要在术后的生活中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4)互助护理:互助护理是当前比较新颖的一种护理方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在术后将多名患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接受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让患者们进行自主的沟通交流,以达到互相砥砺的效果,促使患者巩固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两组患者的心理学症状评分、满意度为准。
心理学症状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主要包括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四个维度,最高10 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佳[7]。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择SPSS21.0,以上观察指标分别使用(分)、(%)表示,使用t 或X2 检验结果,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的SCL-90 评分对比
从表1 来看,在采取护理干预后,使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CL-90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CL-90评分对比(,分)
2.2 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十分满意患者18 例,一般满意12 例,不满意0 例,满意度100%;反观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患者例数分别为19 例、6 例、5 例,满意度83.33%,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威胁着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通过调查分析来看,乳腺癌可以说是女性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风险性极高。同时,经研究,年龄在50-54岁的女性最易患上乳腺癌,且也会因其他乳房类疾病、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初孕年龄等因素而导致乳腺癌风险提高。
患者在长期受到乳房不适感的影响到院检查并被确诊为乳腺癌后,其心理会受到严重打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个别患者甚至会有过激反应。目前,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应在注重常规生活指导、用药管理等方面的前提下做好心理干预工作,以促进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改善[8]。本次实验中,重点研究了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于观察组中实施了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有心理急救护理、纠正认知、加强家庭和社会护理以及做好互助护理等措施。要知道,患者在得知患有乳腺癌后,其心理状态会比较复杂,并会进一步加剧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自实施心理护理对照实验后,从表1 实验结果中便可以看出,使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两组患者,其心理状态较之护理前均有改善,而使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改善情况较之对照组更佳,(P<0.05),使得患者能够重拾信心,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另外,一种护理模式的实施最重要的便是要得到患者及社会的认可,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来看,观察组满意度高达100%,较之对照组83.33 更高,(P<0.05)。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继续在临床上加大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