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OCTA的变化
2021-04-03杨主敏黄星刘圣慧李娟娟王鲜
杨主敏,黄星,刘圣慧,李娟娟,王鲜*
(1.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贵州 贵阳 550001;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云南 昆明 65002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影响中心视力的视网膜变性疾病,主要集中在>50岁的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的风险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黄斑部位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眼衰老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破坏中心视力,严重者视力丧失而导致失明[1]。该病的发生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和根本性的预防措施,临床上采取视力矫正、激光光凝治疗、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其中,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线治疗方案,而如何更好的预测疾病治疗的情况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2-3]。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多种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因无创,快速获得图像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4]。但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OCTA的变化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中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OCTA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5例,女25例;年龄50~80岁,平均(69.67±4.98)岁;病变时间1~5年,平均(2.46±0.87)年;裸眼视力大于0.05,患眼固视较好,屈光间质无明显混浊;疾病分类: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29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31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采用斯内伦视力表、Amsler's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在接受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前未接受其他眼部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全身基础疾病者;患有明显的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可能影响视力疾病者;不愿配合检查或眼部外伤者。
1.3 方法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接受治疗前3 d,选取妥布霉素眼液(Alcon NV比利时,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811)点患眼,每天4次,在手术室由同一医师完成,随后让患者平卧并进行麻醉,对皮肤进行消毒,选取颞下方距离角膜缘3.5 mm的位置,与巩膜垂直,进针,选取0.5 mg/0.05 mL的雷珠单抗(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批准文号S20170003),于玻璃体腔内注入,随后选用典必殊眼膏,涂抹结膜囊,最后包扎,同样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术后第1天点术眼每天4次,连续点3 d。每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月,随后根据复查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接受治疗[5-6]。
眼部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视力、间接检眼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及OCTA等检查,治疗后除却常规检查,进行OCTA检查。采用Angio Vue OCT系统,选择视网膜血流成像模式,引导患者注视设备自带蓝色视标,扫描黄斑区,范围为6 mm×6 mm,共进行2次扫描,图片选取清晰度最高的一张并选用自带软件系统对齐进行分析,同时将每次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成处理,获取不同层面的OCTA图像,共4张,分别为视网膜浅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外层及脉络膜层,可自行调整分层线,当获得理想的图像信息后停止调整分层线[7]。所获取的图像均经两名工作年限较长的医师阅片,意见出现分歧时,可另选1名医师决定。
1.4 观察指标 通过随访及复查了解患者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变化、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流灌注变化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的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病情进展比较 治疗前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为(15.18±0.64)%,治疗后1周为(13.98±0.68)%,治疗后1个月为(14.09±0.75)%及治疗后3个月为(12.85±0.81)%;治疗前,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流灌注为(33.02±1.54)%,治疗后1周为(31.35±1.67)%,治疗后1个月为(31.25±1.79)%,治疗后3个月为(28.27±1.85)%;治疗前,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为(0.29±1.76)mm²。治疗后1个月面积为(0.08±0.08)mm²。治疗后,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变化、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流灌注变化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人数逐渐增加,是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影响老年人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8]。临床上通常采用抗VEGF治疗,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多种抗VEGF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包括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药物,而对患眼治疗后的应答情况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OCTA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中得到应用,效果理想[9]。本研究中,治疗前,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为(15.18±0.64)%,治疗后1周为(13.98±0.68)%,治疗后1个月为(14.09±0.75)%,治疗后3个月为(12.85±0.81)%,治疗前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流灌注为(33.02±1.54)%,治疗后1周为(31.35±1.67)%,治疗后1个月为(31.25±1.79)%,治疗后3个月为(28.27±1.85)%;治疗前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为(0.29±1.76)mm²,治疗后1个月面积为(0.08±0.08)mm²。治疗后,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变化、中心凹旁表层视网膜血流灌注变化及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经OCTA检查能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的眼科检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成熟、进步,多种检查在眼科中应用,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影像学资料,包括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视功能检查、视野检查等,其中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众多检查中常用的一种眼底检查技术,包括荧光素钠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动态观察视网膜血管的血液循环情况,同时,通过荧光素钠的积存和渗漏及对周围组织的染色情况,评估血管结构改变及功能的损害[10],但存在不良反应、过敏风险、有创性检查、耗时较长等缺点。近年来,OCTA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种检查方式能获取不同层面生理、病理血管的大小、结构及位置,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客观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病灶的变化情况并定量分析中心视网膜的血管及血流灌注情况,可通过OCTA反映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判断病情的变化,有助于增加医生对活动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的应答反应,使临床对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的应答预测和判断更加精准[11]。既往研究[12]表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不同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在新生血管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可反映不同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方式和血管成熟程度,通过OCTA则能观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并进行判断,有助于帮助临床医师判断经抗VEGF治疗的效果,了解VEGF治疗的抵抗机制,丰富临床医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预后判断的概念和理论,对降低我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降低失明风险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潜在价值。
综上所述,OCTA因具有多种优势而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通过OCTA可了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抗VEGF雷珠单抗治疗后病变位置的变化,了解病情的发展,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