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浅全身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科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21-04-03侯名虎
侯名虎
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重庆 404500
上肢骨折属于骨科中常见疾病,引发上肢骨折的因素为外力作用在患者的双臂上,使患者的骨骼发生断裂,上肢功能逐渐丧失,还会出现强烈地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伤口则会发生感染,对机体内的各个脏器功能造成影响,直到患者死亡,所以有效的治疗是极为必要的。临床中一般会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中麻醉和手术效果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麻醉方法是十分重要的[1]。本次研究,作者抽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80例骨科上肢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研究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80例骨科上肢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在术中通过单纯喉罩浅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臂丛神经阻滞进行复合麻醉,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17岁-44岁,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年龄平均为(31.56±1.78)岁,男女比例为25:15,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16岁-43岁,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年龄平均为(30.48±1.57)岁,男女比例为24:16,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术中通过单纯喉罩浅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臂丛神经阻滞进行复合麻醉。
患者在术中采取仰卧位,将患者的患肢放于手术台,在患者的患侧肌间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通过给予患者1%的利多卡因以及0.25的布比卡因,进行混合注射麻醉,起效后,需要持续输入0.5μg/kg的舒芬太尼以及2mg/kg的丙泊酚,对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则需要使用一次性喉罩,固定,连接麻醉机。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呼吸频率以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评价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呼吸频率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59.43±5.48)min,(13.29±0.46)次/min,(1.97±0.16)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呼吸频率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71.36±5.31)min,(15.42±0.44)次/min,(3.59±0.14)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临床中上肢骨折患者一般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修复断肢,通过内固定外固定修复骨骼,进行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喉罩全身麻醉,该麻醉方法起效快,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但是通过喉罩全身麻醉,需要持续性的输入异氟醚,保证麻醉效果良好,这就使患者在手术后无法及时苏醒,对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且术后会出现较多麻醉不良等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2],所以,有效的麻醉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主要是通过臂丛神经干周围,注射麻醉药物,使神经传导受到阻滞,该麻醉方法主要应用在上肢骨折手术中,和喉罩全身麻醉进行复合麻醉,可以起到效果显著的麻醉作用,避免出现术中躁动[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呼吸频率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59.43±5.48)min,(13.29±0.46)次/min,(1.97±0.16)分,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呼吸频率以及疼痛评分分别为:(71.36±5.31)min,(15.42±0.44)次/min,(3.59±0.14)分。
综上所述,骨科上肢手术中通过喉罩全身麻醉和臂丛神经阻滞进行复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